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 > 第247章 书惊四座,水调歌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书惊四座,水调歌头

棋局认负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试剑亭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黄药师默然片刻,挥退棋盘,哑仆早已会意,将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端砚、徽墨、宣纸、湖笔,恭敬地置于石桌之上。

“琴棋已过,接下来,是书。”黄药师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那双锐利的眼眸深处,审视之意却比之前更浓。他并未要求南宫宸先展示,而是径自取过一支狼毫笔,在砚台中饱蘸浓墨。

他立于桌前,略一沉吟,随即笔走龙蛇!

但见他运笔如飞,时而如狂风骤雨,时而如雷霆万钧,笔锋转折处锐利如刀劈斧凿,带着一股睥睨天下、不容于世的孤愤与狂放!他所写的并非前人诗词,而是一篇自述心志的短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对自身才学的自负,以及那份深入骨髓的寂寞与桀骜。

其书法更是独具一格,已然超脱了颜筋柳骨等寻常法度,自成一家。字体结构奇崛险峻,线条瘦硬通神,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他不屈的意志与磅礴的内力。通篇看来,虽狂放不羁,却又在混乱中自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秩序与力量感,令人望之而生畏,心生震撼。

这便是东邪的“字”,亦是他的“心”!

最后一笔落下,力透纸背,仿佛要将那石桌都戳穿一般。黄药师掷笔于案,负手而立,虽未言语,但那傲然之态已然表明——此字此文,便是他黄药师的风骨!

黄蓉看着父亲那力透纸背、孤高绝俗的字迹,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担忧。爹爹在书法与文章上的造诣,她是深知的,南宫大哥要如何应对?

南宫宸静静地看着那幅墨迹淋漓的作品,眼中闪过一丝欣赏。黄药师此书此文,确实已臻化境,将个人的性情、才学、内力完美地融于笔端,堪称一代大家。

他并未立刻动笔,而是走到桌旁,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纸张与笔墨,甚至还用手指轻轻捻了捻宣纸的质地,仿佛在感受其特性。

这番举动,让黄药师眼中掠过一丝不解。

随即,南宫宸也取过一支大小适中的湖笔,在砚台中缓缓舔墨。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与沉静。

当他提起笔,悬于纸上空时,整个人的气势陡然一变!不再是方才下棋时的冰冷理性,也不是弹琴时的沉郁悲慨,而是一种恢弘、开阔、带着明月清风般朗润的气度。

笔尖落下!

并非黄药师那般狂放不羁的草书,而是端正而不失灵动的行书。起笔藏锋,运笔中正,转折处圆润而富有弹性,收笔回锋,法度严谨,深得颜真卿的筋力与柳公权的骨感,却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某种更为流畅、更具观赏性的现代审美意趣,使得字体在庄重典雅之余,更添几分飘逸与清健。

这手字一出来,黄药师的瞳孔便是微微一缩!他浸淫书法数十年,一眼便看出南宫宸这手字,根基之扎实,法度之严谨,已然达到了宗师级别!更难得的是那份浑然天成、不露斧凿痕迹的功力,竟似不在他之下!

然而,真正让黄药师,以及所有能看到纸上内容的人心神剧震的,是南宫宸所书写的内容!

那并非什么生僻的古文,也不是自创的诗词,而是一首他们从未听过,却仿佛具有魔力般的词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笔走龙蛇,词句如流水般倾泻而出。那旷达的胸襟,那对明月的追问,那对人世间的眷恋与超脱,瞬间构建出一个宏大而美妙的意境,将人的思绪引向无垠的星空与深邃的哲学思辨。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落下笔锋,那股穿越时空的祝愿与豁达,如同暖流般涤荡了黄药师文章中所带来的孤愤与冷寂。

整幅作品,字与词相得益彰。那端正而灵动的书法,完美地承载了词中那份既超然物外又眷恋人间的复杂情感。字里行间,仿佛有明月之光在流淌,有清风之韵在回荡。

试剑亭内,一片死寂。

黄药师怔怔地看着那幅墨迹未干的作品,嘴唇微微翕动,想要说什么,却发现自己竟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自负才高八斗,文章书法冠绝当代,但此刻面对这首词,这幅字,他生平第一次感到了什么叫“碾压”,什么叫“降维打击”!

他的文章,写的是个人的孤愤与桀骜,格局虽奇,终究落于“小我”。而南宫宸这首词,写的却是宇宙、是人生、是普世的情感,其意境之开阔,思想之深邃,情怀之博大,远远超出了他的范畴!

他的书法,虽自成一家,狂放不羁,但终究带着刺人的棱角。而南宫宸的书法,法度与性灵兼备,庄重与飘逸共存,仿佛蕴含着某种更为普世、更为和谐的“美”的法则。

这……这究竟是怎样的惊世之才?!

黄蓉早已看得痴了,她反复默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觉得这词句美得让她心尖都在发颤,再看向南宫宸时,眼中已满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崇拜与爱慕。

郭靖虽然不懂诗词书法,但也觉得南宫大哥写的字好看,那词念起来也好听,让人心里觉得很舒服,很开阔。

程灵素亦是眸光闪动,她被那词中蕴含的豁达与深情深深触动。

良久,黄药师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极其复杂地看向南宫宸,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

“此词……何名?何人所做?”

南宫宸放下笔,气定神闲,淡然道:“此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乃晚辈……偶有所得。”

他并未直言作者,但这已然不重要了。

黄药师闻言,身躯微不可察地一震。他深深地看了南宫宸一眼,那眼神中,之前的审视、挑衅、乃至因棋局失利而产生的些许不甘,尽数化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叹服与……一丝落寞。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他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