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 > 第431章 大理收官,再无牵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1章 大理收官,再无牵挂

晨光熹微,洒在南诏古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昨夜南宫宸登高感怀的思绪,已尽数化为今日行动的决断。天机阁核心成员齐聚城主府议事厅,气氛庄重而肃穆。

“大理段氏那边,昨日已送来最后一份降表。”黄蓉手持卷宗,立于厅中沙盘旁,声音清脆利落,“段正明、段正淳自愿削去帝号,接受天机阁册封为‘大理宣慰使’,世代镇守滇南。其宗室子弟,愿入天机书院者三十七人,愿入武部者二十一人。”

南宫宸坐于主位,手指轻叩扶手:“段誉呢?”

“段公子……”黄蓉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昨日在无量山玉璧前坐了一整夜,今晨传来消息,他已正式剃度,拜入天龙寺枯荣大师座下,法号‘尘隐’。”

厅内一时寂静。木婉清轻咬下唇,钟灵眼中泛起泪光,连王语嫣都微微动容。那个曾经温润如玉、痴情善良的大理世子,终究选择了青灯古佛。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南宫宸声音平静,“传令,天龙寺方圆十里列为清净之地,天机阁所属不得打扰。另以我的名义,捐赠黄金千两,助其修缮佛堂。”

“是。”黄蓉记下,继续汇报,“高升泰旧部最后一股抵抗势力,已于昨夜子时被萧部长率部剿灭。其首领自尽前留下血书,言‘非战之罪,天意如此’。”

沙盘旁,萧峰抱臂而立,沉声道:“大理境内所有武装力量已尽数收编或清除。按阁主指示,另设‘滇南卫戍兵团’,由原大理禁军统领朱丹臣暂代统领,配天机阁监军。”

南宫宸点头:“朱丹臣为人忠厚,可堪此任。但要确保军权牢牢掌握在监军手中。”

“明白。”萧峰颔首,“兵团各级将领均已安排天机阁骨干,军制、训练悉数按我阁新规执行。”

程灵素接着汇报医药方面的情况:“万劫谷、无量剑派等原大理武林门派,其特有药材种植园、炼丹工坊已全部接收。按姐姐指示,已筛选出十七种特有药材,可并入天机阁医药体系。相关药师、丹师,愿留者已签署契约,不愿者发放路费遣散。”

阿朱补充道:“按照阁主‘尊重民俗,平稳过渡’的方略,大理境内各部落头人、土司,共计一百三十二家,已全部重新宣誓效忠。影堂在当地发展的线人网络已初步成型,可确保政令畅通,情报无阻。”

一条条汇报,一个个决策。曾经独立西南的大理国,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命脉,正被天机阁有条不紊地消化、吸收、整合。没有血流成河的屠杀,没有激烈反抗的镇压,只有精准高效的接管与融合。这便是天机阁的行事风格,雷霆手段与春风化雨并存。

午后,南宫宸在王语嫣、木婉清、钟灵、阿朱、阿碧等人陪同下,最后一次漫步于大理古城。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依旧营业,百姓面容安详,仿佛昨日的政权更迭并未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太多波澜。只是城头飘扬的旗帜,已从“大理”换成了“天机”二字,以及巡逻士兵身上那统一的、带有天机阁徽记的服饰,昭示着这片土地已然易主。

他们来到了着名的崇圣寺三塔下。

“还记得吗?”钟灵望着高耸的塔尖,眼神有些迷离,“当初我们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段誉那个书呆子,他还在跟人讲佛经呢。”

木婉清神色清冷,目光却微微波动:“也在这里,母亲她……”她没有说下去,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剑。秦红棉已选择留在曼陀山庄,协助管理原修罗刀部众,并未随行来大理。

阿朱轻声道:“世事变迁,莫过于此。”她看向南宫宸,眼中满是依赖与庆幸。若非眼前这个男人,她与萧峰的命运,恐怕早已终结于那个雨夜的小镜湖畔。

王语嫣静静立于南宫宸身侧,轻声道:“宸哥哥,大理的武学典籍,包括天龙寺的部分收藏,已全部收录入库。其中‘一阳指’、‘六脉神剑’的运劲法门,与我逍遥派武学颇有可印证之处,对‘御世真诀’的推演或有助益。”

南宫宸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些与他命运紧密相连的女子,最后望向那历经沧桑的古塔。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轨迹,段誉、木婉清、钟灵、甚至他自己,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而如今,所有的因果线,似乎都到了收束的时刻。

他伸出手,感受着指尖流淌的微风,体内北冥真气自然而然地运转,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阴阳互济,北冥归一的内力,仿佛能感知到这片土地下蕴含的灵脉与历史沉淀的气息。

“尘归尘,土归土。”南宫宸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淡然,“缘起缘灭,皆有定数。段氏执掌大理百年,享尽荣华,也背负了百年的责任。如今放下,对他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而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而言,融入天机阁的体系,或许能迎来更好的未来。”

他转身,看向众女:“我们在此地的故事,已经写完。所有的恩怨情仇,皆已了结。从今日起,大理不再是我们的战场,而是我们稳固的后方。”

众女闻言,神情各异,但最终都化为释然与坚定。她们知道,南宫宸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北方,那片即将风起云涌的广阔天地。

傍晚,南宫宸独自一人登上了古城墙。

残阳如血,将天空和远山染成一片金红。脚下的古城安宁祥和,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苍山和如镜的洱海。风景依旧壮丽,但他的心境,已与初来时截然不同。

他缓缓运转体内真气,尝试着将这段时间吸收、融汇的诸多武学至理,尤其是对“道”的感悟,与自身磅礴的北冥真气进一步融合。脑海中,《易经》的卦象、现代系统论的模型、博弈论的策略、以及逍遥御风的精义,如同无数流光闪烁,交织碰撞。

一丝明悟涌上心头。

“御世真诀,御的不仅是世,更是‘势’。”他喃喃自语,“天地之势,人心之势,文明演进之势……唯有洞察并引导这煌煌大势,方能真正超脱樊笼,得大逍遥。”

他隐约感觉到,自己触碰到了某个瓶颈的边缘。一个超越了传统武学范畴,涉及精神、能量、规则乃至时空的更深层次领域。那或许就是王语嫣推测中的“修真门槛”,或者说是此方世界所谓的“破碎虚空”之境?

但这层窗户纸,似乎还差最后一点契机才能捅破。或许,那契机就在北方,在那即将登场的新的传奇与浩劫之中。

最后看了一眼在夕阳下沉睡的古城,南宫宸转身,步下城墙。

他的背影决绝而挺拔,再无丝毫留恋。

大理的一切,无论恩怨、情缘、因果,至此,彻底收官。心中再无遗憾,亦无牵挂。

未来的画卷,当在江南,在塞外,在中原,在那更加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