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 > 第481章 师姐师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莫愁被安置在石室中安心养伤,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洪凌波悉心照料。古墓前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那静谧的氛围如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这片神秘之地。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截然不同于以往的微妙气息,仿佛一场暴风雨过后,空气中残留的湿润与压抑。一场生死冲突的尘埃已然落定,可它带来的影响却如涟漪般扩散,促使人们对过往与未来进行重新审视。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夕阳宛如一位慷慨的画师,将温暖的余晖尽情挥洒,把寒潭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暖金色。那波光粼粼的潭水,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似是无数颗金色的星星在跳跃。小龙女与南宫宸并肩立于潭边,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们的发丝。他们静静地望着那粼粼波光,半晌都沉默不语,仿佛被这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所陶醉,又似在各自思索着心中的困惑。

最终,还是小龙女打破了这份沉默。她那清冷的嗓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困惑,如同一缕轻柔的丝线,轻轻飘入南宫宸的耳中:“她……李莫愁,当年为何会变成后来那样?”

她所问的,是李莫愁的往事,那个叛出师门、杀人如麻,在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的由来。古墓之中,对这段历史向来讳莫如深,孙婆婆提及此事时也总是语焉不详,只说李莫愁性情大变,堕入了魔道。但经历了前几日那场激烈的冲突,亲眼见到李莫愁被南宫宸言语刺穿伪装后的崩溃模样,小龙女心中对这位仅存于传闻中的师姐,产生了一种超越单纯敌意的、复杂而微妙的好奇。

南宫宸闻言,目光依旧静静地望着潭水,那平静的潭水仿佛映照着他内心的思索。他的语气平和,听不出丝毫褒贬之意,更像是在陈述一段客观而又遥远的历史:

“李莫愁,她与你一样,天资极高,曾是古墓派最出色的弟子之一。在那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光里,她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古墓派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这个开头让小龙女微微侧目,她那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李莫愁也曾有过如此辉煌的过往。

“她当年的性情,也并非生来便是后来那般狠毒。只是……她犯了一个古墓派弟子最不该犯的错。”南宫宸顿了顿,那短暂的停顿仿佛是在给小龙女留出思考的空间,又似在组织着接下来的话语,“她爱上了一个叫陆展元的江湖男子,并且付出了真心。那爱,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绚烂而热烈。”

“陆展元?”小龙女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那声音如同微风拂过琴弦,带着一丝疑惑。

“嗯。”南宫宸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据闻,二人曾有过一段情投意合的时光。在那段日子里,他们携手漫步于江湖,看遍山川美景,共享人间繁华。李莫愁甚至可能为了他,动过离开古墓,踏入红尘的念头。那红尘,对她而言,曾是一个充满诱惑与憧憬的世界。”

小龙女静静地听着,她那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难以理解的神情。情爱,对她而言,就像那遥远的星空,神秘而又抽象,是她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然而,命运却如同一位残酷的导演,悄然改变了故事的走向。陆展元最终却选择了另一位女子,何沅君,并与之成婚。”南宫宸的声音依旧平稳,却仿佛带着命运的沉重,那沉重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人的心头,“对于心高气傲、用情至深的李莫愁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无法接受这份背叛,更无法承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与羞辱。那痛苦,如同锋利的刀刃,一次次刺痛着她的心。”

“于是,她叛出师门,性情大变。她将对陆展元一人的恨意,如同野火般蔓延,扩大到了对整个世间的仇恨。她认为天下男子皆薄幸,认为世间再无真情。她开始用杀戮来宣泄痛苦,用狠毒来伪装脆弱,最终……成了江湖上人人谈之色变的‘赤练仙子’。”

南宫宸的叙述到此为止,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个人评价,只是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清晰地勾勒出来。他没有为李莫愁开脱,但也并未一味地斥责其凶残,而是点出了其转变的关键节点——那份被辜负后无法排解、最终扭曲膨胀的恨意。

小龙女听完,久久不语。她静静地望着沉入潭底的最后一抹夕阳,那夕阳的余晖如同她心中泛起的涟漪。她清冷的容颜上没有什么表情,但那双眸子里,却清晰地掠过一丝……怜悯。

是的,怜悯。

她无法理解情爱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毁灭力量,仿佛一场无情的风暴,能将一切美好都摧毁殆尽。但她能感受到,一个原本天赋卓绝的同门,因为一份感情的破灭,便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活在仇恨与痛苦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她忽然觉得,那位手段狠辣、声名狼藉的师姐,其内核,或许并非全然是恶,更像是一个被困在自身执念牢笼中的……可怜人。那牢笼,由恨意编织而成,坚固而又冰冷。

这时,孙婆婆也拄着藤杖缓缓走了过来,她显然也听到了南宫宸的讲述,脸上布满了唏嘘与感慨。那皱纹纵横的脸上,仿佛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往事的回忆。

“唉……莫愁那孩子,当年……确实也是个灵秀的人儿。”孙婆婆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带着无尽的惆怅。她浑浊的老眼中带着追忆与痛惜,“只是她性子太过刚烈执拗,钻了牛角尖,一步错,步步错……若是当年……若是当年她能看得开些,或许……”

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那摇头的动作仿佛是在否定着过去的种种。往事已矣,再多的假设也改变不了既成的事实,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

但经由南宫宸这番相对客观的讲述,李莫愁在孙婆婆和小龙女心中的形象,不再仅仅是一个面目可憎的叛徒和魔头,更增添了一层悲剧性的色彩。那份因被背叛而扭曲的恨意,其源头,竟是一份求而不得的痴情。

这种认知上的微妙转变,如同悄然松动的土壤,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加复杂的互动,埋下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伏笔。那伏笔,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种子,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

南宫宸看着若有所思的小龙女和感慨万千的孙婆婆,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不需要她们立刻原谅或接纳李莫愁,只需要让她们看到那狠毒面具下的悲剧根源,便已足够。

瓦解坚固的壁垒,往往从理解开始。那理解,如同温暖的阳光,能渐渐融化心中的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