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 > 第134章 的主角:蓝开教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枪风扫过时,它突然人立而起,胸前月牙白毛闪过一道金光,竟是将逸散的枪意尽数吸纳!

蓝开将女儿拎到青石中央。

先学握枪。

嬴琰的小手勉强环住枪杆,右眼突然泛起金光,枪杆爬满枝叶。

不对,要用左眼的秩序力量。

蓝开按住她手腕。

巫力不是裹在枪上炫耀的彩绸。

他引着女儿的手缓缓前推。

要让它顺着枪脊流动,像血液流经经脉。

枪尖突然刺出,三丈外树梢的晨露齐齐震碎。

嬴琰惊讶地发现,这次巫力没有外溢,而是如细流般在枪杆内奔涌,最后从锋芒处迸发成刃。

阿貘!

她突然扭头。熊猫幼崽立刻滚过来,叼起一根竹枝当枪使,笨拙地模仿着突刺动作。

当竹枝划过空气时,竟带起一丝青铜色的流光——那是古蜀国祭祀兵器特有的煞气!

蓝开瞳孔微缩:看来白家巫兽,本就是最好的陪练。

日影渐斜,嬴琰的虎口已经磨得发红。

但她咬着唇,一次次重复着枯燥的突刺。

右眼看到的巫力流动越来越清晰,左眼能捕捉到的破绽越来越精准。

当第一百次刺出时,枪尖突然爆出一朵青莲虚影,将十步外的石灯笼劈成两半!

蓝开难得露出笑意,却见女儿突然摇晃着栽倒。

阿貘闪电般窜过去当肉垫,却被嬴琰下意识刺出的枪杆挑飞了半撮毛。

我...我不是故意的...

嬴琰瘫在熊猫肚皮上喘气。

蓝开拾起小枪,枪身内里已经烙下永不消退的巫纹——那是嬴琰今日所有努力的证明。

他望着西沉的红日,轻声道:明日教你‘破阵枪’,专克六国军阵。

晚风拂过,阿貘叼着断毛委屈巴巴地蹭过来。

嬴琰摸着它秃了一块的屁股,突然发现秃毛处露出个青铜色图腾——正是古蜀国兵器上常见的噬煞纹。

原来你早就会枪法呀?

她戳着阿貘的鼻子。熊猫幼崽突然一个翻滚,竹枝如电刺出,精准挑落她发间玉簪。

白芷的教导

“琰儿,听娘给你唱个小露珠的歌,好不好?”

白芷的声音带着吟唱般的韵律,她伸出食指,轻轻点在廊檐下一颗将落未落的晶莹水珠上。

“小露珠,亮晶晶,(指尖轻点水珠)

竹叶尖尖当滑梯。(手指顺着竹叶滑下)

太阳公公伸懒腰,(双手比划一个圆圆的太阳)

哧溜——滚进泥土里!(手指模拟水珠滚落,点在地上)

泥土张嘴喝饱饱,(双手合拢做碗状)

小草乐得把头摇!(手指轻轻摆动,模仿小草)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轻轻摇晃怀里的嬴琰)

外婆夸我好宝宝!(亲昵地点点嬴琰的小鼻子)”

白芷唱得极慢,每一个字都伴随着生动的手势和表情,将无形的露珠旅程描绘得栩栩如生。

她没有动用任何巫力去“显化”景象。

而是纯粹依靠语言、动作和自身对“露水旅程”那份深刻理解所散发出的、充满童趣和热爱的“意韵”。

这意韵如同温暖的溪流,包裹着嬴琰。

嬴琰的靛蓝右眼紧紧追随着母亲的手指。

仿佛真的看到了一颗调皮的小露珠在竹叶上滑行,滚落泥土,滋养小草。

当唱到“小草乐得把头摇”时,她甚至咯咯笑起来,小手也跟着白芷的动作笨拙地摇晃。

而当白芷点到她小鼻子唱“好宝宝”时,她更是开心地“啊呜”一声,扑进母亲怀里。

青莲印记的光芒柔和而稳定,像是在吸收这歌谣中蕴含的、对微小生命循环的赞叹与喜悦。

白芷轻轻拍抚着女儿,等她从《露水谣》的快乐中稍稍平静,才又开口,声音里多了一份温暖而坚韧的底色。

“琰儿,还有一首歌,是你明家外婆常唱的。明家啊,是守护灯火的人家。”

她抱着嬴琰,望向庭院外雨幕中若隐若现的、远处村落里透出的点点昏黄灯火。

“小窗棂,纸儿薄,(手指在虚空中勾勒方形)

阿娘剪个小纸角。(手指做剪刀状)

灯花跳,影子摇,(双手手指模仿跳动的火焰和晃动的影子)

照着阿爹补镰刀。(做出敲打的姿势)

北风呼呼拍门叫,(缩缩脖子,做出冷的样子)

屋里暖,心火烧。(双手捂在心口,露出温暖的笑容)

一盏灯,一颗心,(伸出一根手指,再点点心口)

照着夜路不跌跤!(做出稳稳走路的样子)”

这首《星火谣》的曲调比《露水谣》略微低沉一些。

却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感和抵御寒冷的温暖力量。

白芷唱得深情,仿佛看到了自己母亲在灯下操劳的身影。

看到了无数平凡人家在寒夜里守护的那盏心灯。

她将这份对“家”、对“守护”、对“微小光芒凝聚温暖”的理解,同样化作充满爱与敬意的意韵传递出去。

嬴琰这次听得格外专注。

当唱到“北风呼呼拍门叫”时,她的小身子下意识地往白芷怀里缩了缩。

而当唱到“屋里暖,心火烧”、“一盏灯,一颗心”时,她的右眼似乎亮了一下,小手指着远处村落那朦胧的灯火。

她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歌词的深意,但那份在寒冷中坚守温暖。

用微弱光芒照亮前路的坚韧与希望。

通过歌谣的韵律和母亲怀抱的温度,深深地印入了她的小小心灵。

青莲印记的光芒似乎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仿佛在调和自然灵性与人间温情带来的不同感动。

白芷没有要求嬴琰立刻学会唱。

她只是反复地、轻柔地哼唱着这两首童谣,有时伴着雨打竹叶的沙沙声,有时伴着远处隐约的犬吠。

她抱着女儿,在廊下轻轻踱步,让这充满童真与热爱的韵律,如同呼吸般自然地融入嬴琰的感知。

“琰儿,你看,”

白芷停下脚步,指着屋檐下忙碌穿梭、修补泥巢的燕子。

“小燕子也在唱歌呢,它们在唱‘衔新泥,筑暖巢,风风雨雨都不怕!’”

她又指着雨后奋力从泥土里钻出的一朵小野菌。

“小蘑菇也在唱歌,‘雨停啦,出来啦,戴顶小帽真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