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野和夏芷晴约会?!
沈繁星呆住了。
幸好方野立刻否认了,说是“碰巧遇到”而已。
但这句话还是在她脑海里不断回响。
她下意识低头看向怀里崭新的帆布袋,手指摩挲间,忽然在边角处摸到了一点凸起。
仔细一看,袋子上果然印着一个不大却清晰的新华书店logo和字样。
这个发现,像是一盆冷水,让她刚才的欣喜和感动降温了不少。
所以这个袋子,真的是他和夏芷晴一起去书店时买书免费赠送的吗?
他们是一起逛书店、一起买书、甚至可能还一起吃饭、逛了街?
沈繁星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方野和夏芷晴并肩走在书店或街上的画面。
夏芷晴那么漂亮,成绩又好,气质出众,和方野站在一起,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显得那么般配。
而自己......
沈繁星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变得失落起来。
刚才的欢欣雀跃被一种淡淡的自卑和酸涩取代。
她默默的把新帆布袋小心的收进抽屉,又拿出了那个缝补过的旧布袋。
仿佛这样就能守住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早读课结束,各科课代表开始下来收作业。
夏芷晴抱着一摞英语作业本走过来。
她今天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依旧清冷漂亮,举止得体。
走到方野桌前,她公事公办的说道,“方野,英语作业。”
方野从字典里抬起头,言简意赅,“没写。”
夏芷晴点了点头,没像以前那样皱眉或者说些什么,只是平静地“嗯”了一声。
不过她看到方野抱着一本厚厚的牛津英语词典啃,还是挺意外的。
昨天方野还拿起英语词典看了眼,只是没有买。
也不知道后来去哪买的,但她现在也不方便问。
夏芷晴转向旁边的李洋。
“李洋,你的。”
李洋一边翻找作业本,一边嬉皮笑脸的试探着问。
“班长,那我能不能也跟野哥一样,享受一下不交作业的特殊待遇啊?”
要是放在以前,夏芷晴很可能直接一个冷眼扫过去。
但今天,她只是嘴角似乎极轻微扯动了一下,语气平淡的回了一句,“可以啊。”
李洋眼睛一亮,大喜过望,“真的吗?!”
夏芷晴看着他,继续用那种没什么波澜的语调说,“嗯,跟秦老师说一声就行。”
李洋脸上的笑容瞬间垮掉,变成失望,哀嚎道,“啊……那还是算了。”
他乖乖把写好的作业本递给夏芷晴。
等夏芷晴走后,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有点兴奋的凑近方野。
“野哥,你发现没?班长刚才好像还挺幽默?居然会跟我开玩笑了,而且她都没生气欸。”
方野闻言,终于抬起头,淡淡的瞥了李洋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我看你倒是挺幽默的。”
李洋:“......”
这一切对话,都被旁边低着头的沈繁星一字不落的听在耳朵里。
夏芷晴没有生气。
而且还会跟李洋开玩笑。
是因为方野吧。
是因为和方野周末一起逛了书店,所以关系变好了吗?
沈繁星心里更加难受了。
她把自己缩得更小,头埋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臂弯里。
刚才因为新帆布袋而产生的那点欣喜,早已被这股汹涌而来的失落和自卑感彻底淹没!
她的手指无意识的抠着旧布袋上粗糙的缝线,心里酸酸涩涩的,很不是滋味。
她甚至觉得,自己刚才因为一个袋子就欣喜若狂的样子,有点可笑。
抽屉里那个印着书店logo的袋子,此刻在她看来,仿佛成了一个无声的证明。
证明着方野和夏芷晴之间那段她无法参与的“邂逅”。
方野注意到了身边那颗几乎要埋到桌子底下去的小脑袋,以及沈繁星周身散发出的低落气息。
他微微蹙了下眉,大概能猜到沈繁星在想什么。
但他并不打算解释什么,有些事情越描越黑。
况且他和夏芷晴本来就没什么,更没必要特意去安抚谁。
方野只是觉得,沈繁星的心思实在太敏感了,像一只容易受惊又容易难过的小动物。
他收回目光,继续啃词典。
对他来说,记住一千个单词,远比揣测少女曲折心事来得简单直接得多。
上课铃响。
方野收起英语词典,上课才是最适合刷题的时间。
早读课和课间休息都太吵了,还是上课最适合刷题。
数学老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他标志性的洪亮嗓门即使不刻意提高也很有穿透力。
讲课讲到一半,陈友山让全班消化下刚讲的内容,他则是拿着保温杯走到后面。
李洋立即挺直了后背,陈友杰更是紧张。
刚开学那会,众人还调侃他是不是陈友山的弟弟,名字就差了一个字。
陈友杰也确实多受到了几分关注,但他宁可不要。
因为陈友山是所有科目老师中最严厉的一位,讲题时口水能喷一脸。
教室后排唯独方野自顾自刷题。
陈友山目光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方野身上。
当看到方野今天没看书,而是全神贯注的刷数学真题时,他眼底掠过一抹赞许。
对于方野这种不听讲、课上干“私活”的行为,陈友山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在心里默许了。
若论各科老师里谁提问方野的次数最多,陈友山绝对名列前茅。
但这绝非刁难,恰恰相反,他打心眼里有点欣赏这个“问题”转校生。
思维敏捷,有个性,不盲从,最关键的是,数学天赋和基础都扎实得惊人!
这份独特的“优待”,自然是建立在方野一次次用实力说话的基础上。
陈友山有个保留项目,每讲完一个重要章节或模块,喜欢在黑板上留下一道精心设计的压轴难题。
美其名曰“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思维”。
实则就是给夏芷晴、唐天翔这类尖子生加餐,让他们提前感受高考数学最后大题的残酷和魅力。
准确的说,他给出的题目比高考最后一道大题难度更大。
一班虽是尖子班,但能在当天解出这道题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大多数成绩中游的学生会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
耗时巨大,不如巩固基础。
但最让陈友山觉得有意思的是方野。
这小子平时根本不鸟他布置的这道额外作业,连正经作业都不交,更别说这种“加餐”了。
可每当课堂上无人能解,陈友山抱着点恶趣味的心态点名让方野起来。
这小子往往只需要蹙眉盯着题目看上一两分钟,顶多三分钟,就能条理清晰、步骤分明的把解题过程阐述出来。
偶尔还能提供一两种更巧妙的解法,让陈友山都惊讶不已。
这才是陈友山愿意给方野最大自由度的根本原因。
实力,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换做其他学生敢在他课上这么不务学业,早就被请去办公室进行“爱的教育”了。
今天看到方野开始主动、系统性刷真题,陈友山心里其实是老怀欣慰的。
月考临近,他也存了几分期待。
想看看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总能惊掉人下巴的小子,到底能考出个什么惊世骇俗的分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