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槐荫小院中的暗流,并未因柳毅的施针而平息,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

敖婉清施针后,头痛“缓解”,却并未立刻告辞,反而以感谢为由,提出要在此地小住几日,方便后续诊治,甚至暗示可以支付丰厚的诊金,资助柳毅扩建医馆。她那双明媚的眼眸,时不时落在柳毅身上,情意几乎要溢出来,而对白素贞,则维持着表面客气下的隐隐排斥。

白素贞自然也不甘示弱,来的愈发勤快,今日送新采的灵药,明日论新得的丹方,俨然一副与柳毅志同道合、往来密切的姿态。她与敖婉清之间,虽无直接冲突,但那无形的气场碰撞,连偶尔前来伺候的柳青都感觉到了,吓得他大气不敢出,送完茶水点心便溜之大吉,心中暗忖:“乖乖,这两位姑奶奶,都不是省油的灯!老祖这下可有的头疼了!”

柳毅确实头疼。有美人相伴,红袖添香,本是雅事。但两位美人,一位是情深义重、性子执拗的龙女,一位是渐生情愫、道行精深的蛇仙,且彼此看破根脚,互别苗头,这齐人之福,便成了煎熬之火。他本欲在此炼心,了断尘缘,却不料旧缘未了,新缘又生,且纠缠至此。

他深知,此非久留之地。若再待下去,只怕这青城山脚的宁静将被彻底打破,届时情丝缠绕,因果更深,再想抽身便难了。

主意既定,柳毅便开始不动声色地安排。他依旧每日坐诊、采药,对待敖婉清与白素贞的态度也一如既往的温和有礼,不偏不倚,让人看不出丝毫端倪。

暗地里,他却于夜深人静时,研磨铺纸,就着昏黄的油灯,写下了数封书信。

第一封是留给附近村民的,言辞恳切,言道自己忽接家书,有要事需即刻返乡,归期未定,感谢乡邻往日照拂,感念此地山水人情。

他已将一些验证过的常用药方及炮制之法,详细录于纸上,留于村中几位识字的族长处,嘱托他们若有寻常小恙,可依方抓药,或能缓解一时之急。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即将远行、对此地颇为不舍的真挚情谊。

第二封是留给以常金花、柳青为首的众蛇精的。信中以一种平静而威严的口吻,并未点明自己离去之因,只道“机缘已至,需远游历练,以求大道”。信中嘱咐他们需潜心修行,莫要恃强凌弱,亦莫要妄自菲薄,当以持身修德为本。若能恪守此训,静心向道,日后或自有再见之期。

言语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属于“老祖”的威严与期许。他还特意在信中提及,望他们能与山中其他生灵和睦相处,尤其是与胡三及其背后的玉面狐狸一脉,莫要轻易起冲突。

第三封,则是以神念秘法,凝聚于一枚温润的玉简之中,传予后山玉狐洞的玉面狐狸。信中更是简洁,只道:“吾将远行,青城诸事,汝自斟酌。约束麾下,勿生事端。前尘旧谊,容后再叙。”

玉面狐狸于洞府中接到这枚突然出现的玉简,神识探入,心中顿时凛然。她知这位叔叔去意已决,且行事自有深意,虽心中涌起一丝不舍与好奇,猜测他是否要去南海寻万圣姐姐,却也只得按下心思,暗中吩咐麾下狐子狐孙,近期收敛行迹,安分守己,莫要外出招惹是非,尤其叮嘱胡三,看好那帮蛇精,莫要惹出乱子。

一切准备停当。柳毅将给村民的信压在院中石桌上,用一方镇纸压好。给蛇精的信则放在屋内桌上显眼处。

他环顾这居住数月的小院,院中的老槐树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挽留;石桌石凳承载了多少次与白素贞论道、与乡邻闲谈的时光;药架上的种种药材,还残留着他精心炮制的痕迹……处处都留下了他作为“凡人柳毅”的印记。

然而,这些印记,连同那两份已然萌发却不得不割舍的情愫,都到了该告别的时候。

一切准备停当。这一夜,月隐星稀,秋风渐起,正是个适合悄然远遁的天气。

柳毅最后看了一眼这居住数月的小院,院中的老槐树、石桌石凳、药架药匾……处处都留下了他作为“凡人柳毅”的痕迹。他轻轻拂去衣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将几件随身物品收入背囊,并未惊动任何人,如同他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推开院门,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他并未施展神通御空飞行,依旧如同一个普通旅人,沿着山道,步履从容,却是向着北方,渐行渐远。青城山在身后化作一团模糊的黑影,山脚下那小院中的灯火与暗涌的情愫,都已被他决然地留在身后。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小院时,敖婉清带着丫鬟,提着精致的食盒前来“探病兼答谢”,却发现院门虚掩,院内空无一人,只有石桌上压着给村民的信件。她愕然取阅,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中的食盒“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几乎前后脚,白素贞也飘然而至,见到院中情形与敖婉清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顿时明了。她快步走进柳毅平日起居的屋内,只见陈设依旧,却唯独少了那人常用的书箧和几件旧衣,空气中残留的淡淡药香,似乎也正在消散。她怔怔地立在房中,只觉得一颗心仿佛也随着那人的离去而空了一块。

“他……他就这么走了?”敖婉清喃喃道,眼圈微红,又是委屈又是不甘。

白素贞沉默片刻,轻轻拿起桌上那杯昨夜柳毅未曾喝完、早已冰凉的残茶,指尖拂过杯沿,低语道:“他终究……是不愿沾染太多红尘纷扰。”

两女此刻,倒是难得地有了同一种情绪——失落与怅然。那无形的争斗,因着主角的缺席,瞬间变得毫无意义。

不久后,奉常金花之命前来请示一件小事的柳青,也发现了屋内的信。他读完后,先是目瞪口呆,随即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只觉得自己定是哪里伺候不周,或是那日两位“姑奶奶”争斗的气场冲撞了老祖,才让老祖心生厌烦,不告而别。

他拿着信,哭丧着脸回去禀报常金花。常金花默然良久,将信中教诲一字一句牢记于心,而后召集所有常、柳两姓蛇精,严令他们近期需更加低调,潜心修行,不可惹是生非,并将此视为“老祖”留下的最后训诫。

青城山下,因柳毅的悄然离去,似乎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与宁静,只是那槐树小院,再也无人居住,渐渐蒙尘结网,成了山民口中一段关于“神医柳先生”的传说。

而关于那位医术高明、来历神秘、最终飘然远引的柳先生的种种轶事,则在乡民与精怪口中,增添了新的谈资,继续流传下去。

此刻的柳毅,早已出了蜀地险峻的栈道,一路北行,将巴山蜀水远远抛在身后。他不知身后诸事,亦不愿多想。情债难偿,还是早走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