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御书房的烛火燃到第三根时,李鄞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案上摊着的《大盛会要》和国库明细看得他头大如斗——大盛王朝表面看似太平,内里早已千疮百孔:北疆军饷拖欠三月,江南赈灾款缺口达五十万两,内务府为太后修建寿宫的预算却高达八十万两,而整个国库的存银,竟不足百万两。

“陛下,夜深了,要不要传些点心?”张德胜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见他眼底泛着青黑,忍不住劝道,“您身子刚好,可不能这么熬着。”

李鄞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四肢,稍稍驱散了些疲惫。他瞥了眼窗外,月色已沉,只有宫墙上的灯笼还亮着微弱的光:“不用了,把今天收到的密折拿来我看看。”

按照大盛祖制,地方官员可直接向皇帝递呈密折,无需经过内阁,这是皇帝掌握地方实情的重要途径。李鄞也是翻到《会要》中的记载,才想起还有这茬。

张德胜应了声,从书架后的暗格里取出一个铜制匣子,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封火漆封口的密折。李鄞挑了封江南巡抚递来的,拆开一看,内容却与白天朝堂上的奏折大相径庭——奏折里只说河堤决口,密折中却直言“河工贪腐,堤坝早已朽坏”,还附上了一串官员的名字,为首的正是工部侍郎,成国公李景隆的女婿。

李鄞的手指猛地攥紧,密折的边角被捏得发皱。难怪李嵩要让宁王垫付赈灾款,王敬主张削减宫廷用度,原来双方都在避重就轻——一个想包庇外戚,一个不愿得罪太后,竟把江南百姓的生死抛在脑后。

他又拆开一封北疆总兵的密折,上面说“匈奴异动,请求增兵”,可兵部上个月递上来的奏报,却说“北疆安稳,无需增兵”。两相对比,李鄞的心沉了下去——安国公赵毅掌管兵部,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像是有人踩在棉花上。张德胜立刻警觉起来,按住腰间的短刀:“谁?”

“是我。”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太医院院判孙太医提着药箱,佝偻着身子走了进来,“陛下昨夜受了惊,太后娘娘吩咐老臣来给陛下请脉。”

李鄞皱了皱眉,都快三更天了,太后怎么突然想起让太医来请脉?他看向张德胜,后者悄悄摇了摇头,示意没接到太后的旨意。

“孙太医深夜前来,辛苦了。”李鄞不动声色地把密折收进抽屉,伸出手腕,“那就有劳孙太医了。”

孙太医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眼睛却时不时瞟向书桌的抽屉。李鄞看在眼里,心里的疑虑更重了。片刻后,孙太医松开手,躬身道:“陛下脉象平稳,只是有些气虚,老臣开个方子,陛下按时服用即可。”

他说着,拿起纸笔写了个药方,递了过来。李鄞接过一看,上面都是些补气安神的寻常药材,没什么问题。可就在他准备让张德胜去抓药时,孙太医突然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陛下,老臣有话要讲——上月给先皇守灵的小太监,不是病逝的。”

李鄞猛地一震,抬眼看向孙太医。先皇驾崩不过半年,上个月确实有个在皇陵守灵的小太监“突发恶疾”去世,当时他刚登基不久,没放在心上。可孙太医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等他追问,孙太医已经站起身,恢复了那副苍老迟钝的模样,对着张德胜说:“张公公,劳烦你随老臣去太医院取药,有些药材需得老臣亲自挑选。”

张德胜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点头应道:“好。”

两人离开后,御书房里只剩下李鄞一人。他盯着桌上的药方,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孙太医显然是有话要对他说,却又怕被人监听,才借着取药的名义支开张德胜。可先皇守灵的小太监之死,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难道先皇的死……也有问题?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李鄞压了下去。先皇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当时太医院的所有太医都诊断过,应该不会有假。可孙太医没必要平白无故说这种话,这里面一定有隐情。

他正思索着,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触发支线任务:查明守灵小太监死亡真相。】

【任务描述:孙太医的暗示并非空穴来风,小太监的死可能牵扯出宫闱秘辛,甚至关乎先皇驾崩的真相。】

【任务奖励:积分30点,技能“察言观色”(初级),解锁暗线情报渠道】

【失败惩罚:孙太医将“突发恶疾”去世】

【任务时限:七日】

李鄞心头一凛,当即起身对殿外侍卫吩咐:“传朕口谕,即刻封锁太医院周边,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另外,让暗卫统领秦峰立刻来见朕!”他深知此事凶险,必须动用皇帝手中最隐秘的力量。

半个时辰后,一身黑衣、面容冷峻的秦峰跪在御书房内:“陛下,暗卫全员待命,请陛下示下。”

“秦峰,你带两名心腹暗卫,秘密前往皇陵,查上个月去世的守灵小太监——名叫小禄子的底细。”李鄞压低声音,“重点查他去世前见过谁、接触过什么东西,还有他的尸身现在何处,务必完好带回,不能惊动任何人。”

“臣遵旨!”秦峰领命后,如鬼魅般消失在殿外。

次日清晨,李鄞故意在朝堂上对江南赈灾之事大发雷霆,痛斥工部办事不力,顺势将工部侍郎革职查办,命人彻查河工贪腐案。这一举动既敲打了成国公一派,也成功将满朝文武的注意力引到赈灾和贪腐上,为暗查小太监之死争取了时间。

三日后,秦峰带回了消息:“陛下,小禄子的尸身被皇陵守将以‘疫病需焚烧’为由,偷偷烧了大半,只余下一节小腿骨。属下追查得知,小禄子去世前一日,曾被太后身边的掌事太监李德全召见过,回来后就神色慌张,还偷偷藏了一包东西在床底,可惜现已不见踪影。”

李鄞捏着那节泛着异常青黑的小腿骨,又想起孙太医的暗示,心中疑窦更深。他让人将小腿骨交给太医院中最信任的年轻太医陈默秘密验尸,同时传孙太医每日进宫“调理御体”,实则想从他口中套出更多线索。可每次提及李德全或小禄子,孙太医都眼神闪烁,只说“老臣不敢妄议宫闱”,再也不肯多言——李鄞不知道,昨夜李德全已带着太后的“赏赐”去过孙太医府,以其家人性命相要挟。

第五日,陈默的验尸结果送来:“陛下,小禄子骨中含‘寒髓散’毒素,此毒需长期服用才发作,表面与病逝无异。”李鄞翻遍《大盛会要》,只查到“寒髓散为前朝秘毒,今多存于军中”,并未提及与成国公府有关。而秦峰追查李德全时发现,他近日与安国公府的幕僚往来频繁,府中甚至藏有安国公亲批的“采买药材”文书。

第六日深夜,秦峰突袭李德全卧房,在夹层中搜出半瓶寒髓散和一封密信——信上是安国公的字迹,写着“小禄子已见端倪,速除之,事后推给‘意外’”,却无只言片语提及太后。李鄞看着密信,结合安国公平日在兵部的专横做派,心中已先入为主地将其定为幕后主使——他虽怀疑李德全背后有太后影子,却无实证,且太后身份特殊,贸然牵连只会引发朝堂大乱。

第七日,李鄞以“商议北疆军务”为由召安国公入宫,同时传文武重臣齐聚养心殿。当陈默宣读验尸结果、秦峰呈上寒髓散与密信时,安国公当场暴怒:“此乃栽赃!李德全与本公有旧不假,却绝非本公指使!”可李德全早已被太后派人暗中“提点”,上殿后直接对着安国公磕头哭喊:“国公爷,奴才招了!是您让奴才给小禄子下毒,说他发现了您私扣北疆军饷的秘密啊!”

这番话瞬间将安国公钉死在“罪臣”位置上。满朝文武本就对安国公专权多有不满,此刻纷纷跪地请旨严惩。太后坐在侧位,面色平静地补了一句:“安国公自恃兵权在握,行事越发无度,皇儿,此事当以国法处置,以儆效尤。”

李鄞看着太后毫无破绽的神情,又瞥了眼怒目圆睁却百口莫辩的安国公,知道此时已无法回头。他沉声下令:“将安国公打入天牢,彻查其私扣军饷、买凶杀人之罪!李德全杖责五十,流放三千里!”

旨意下达,朝堂再无异议。散朝后,太后路过御书房时,对身边的李德全(早已被掉包的替身)低声道:“没用的棋子,该清就清了。”声音轻得像一阵风,没入廊下的阴影里。

李鄞坐在御书房内,看着案上的密信,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缘由。这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支线任务“查明守灵小太监死亡真相”完成度100%!】

【任务奖励已发放:积分30点,技能“察言观色”(初级)已激活,暗线情报渠道已解锁。】

他松了口气,却又隐隐不安。孙太医站在殿外,看着太后离去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将藏在袖中、写有“李德全夜入慈宁宫”的纸条,悄悄烧了。烛火明灭间,那张纸化为灰烬,如同被掩盖的真相,暂时沉入了宫闱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