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游宫主殿内,不似玉虚宫那般极尽奢华彰显尊贵,也不像八景宫那般简约到近乎空无,而是陈列着诸多奇珍异宝、古老道法典籍、未完成的阵法图谱,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却充满了“截取一线生机”的灵动、活力与一种蓬勃的、不受拘束的创造力。
分宾主落座,自有彩云仙子等童子奉上异香扑鼻、灵气盎然的仙茶。
通天直接开门见山,身体自然地前倾,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兴奋与求知的光芒,仿佛完全没把巫刚之前与鸿钧的冲突当做需要避讳的禁忌,反而充满了探究欲:
“道友,混沌之中与老师……咳咳,与那位交手,可是千真万确?快与我说说,究竟是何种光景?力之大道对上老师那浩瀚天道法则,是何等景象?孰强孰弱?哪种路子更带劲?”
他语气中充满了对大道争锋、强者正面交锋的纯粹向往与热烈好奇,并无半分对老师不敬的惶恐,反而显得跃跃欲试,仿佛恨不能亲身参与其中,体验那极致的力量碰撞。
巫刚见他这般毫不做作、直抒胸臆的态度,心中好感更增,便将混沌中与鸿钧交手的过程,略去自身底牌关键和平心娘娘插手的具体细节,简略而富有冲击力地描述了一遍,重点突出了鸿钧天道法则的运用之精妙、布局之深远,与自己如何以力破法、一力降十会,在那重重法则罗网中艰难撕开裂口的感受。
通天听得目光炯炯,如同发现了绝世瑰宝,时而抚掌赞叹,时而凝神思索:
“妙啊!妙啊!痛快!以力证道,一力破万法,任他千般妙法,万般算计,我只一拳轰去!当真是霸道绝伦,畅快淋漓!老师那天道法则固然精妙浩瀚,层层布局,环环相扣,却也未必就能困住真正拥有大毅力、大神通、大勇气、敢于劈开一切枷锁的求道者!”
他看向巫刚的目光越发欣赏,甚至带着几分同道中人的认同与引为知己的味道,
“道友能逆流而上,打破常规,走到这一步,实乃我辈楷模!不像我那二哥,哼,整天把正宗、礼仪、天命挂在嘴边,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束缚了自己那颗求道之心不说,还想拿着他那套规矩去束缚天下所有生灵!无趣!着实无趣得紧!”
他毫不客气地吐槽元始,显然对此积怨已深,在此刻找到了宣泄口。
巫刚闻言,亦是觉得心胸为之一畅,开怀大笑,声震殿宇:
“通天道友倒是快人快语,句句说到我心坎里!深得我心!你这截教,有教无类,为洪荒众生截取天道一线生机,方显我盘古后裔本应有的不拘一格、勇猛精进、敢于向天争命的无上气魄!比那些固步自封、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家伙,强了何止万倍!”
“说得太对了!道友此言,真是与我心意相通!”通天仿佛找到了难得的知音,兴奋地举起茶杯,也不管什么礼仪,直接以茶代酒,“当浮一大白!这洪荒天地,本就该是百花齐放,万道争流!何须定要遵循什么既定的轨迹、固有的尊卑秩序?生灵求道,各凭本事,各争机缘,方是正道!哪来那么多条条框框!”
两人越聊越是投机,气氛热烈。
从力之大道与通天剑道杀伐之气的共通之处(巫刚虽不修剑,但一法通万法通,对“破”与“绝对力量”的理解,让通天深受启发),聊到对三千大道不同侧面的感悟(巫刚侧重本源力量,通天侧重杀伐与生机转化),甚至兴致勃勃地当场演化神通,切磋了一下对“破甲”、“穿透”与“绝对力量碾压”的理解(巫刚随手一击蕴含的崩灭之意,让通天啧啧称奇,直言其正面攻伐之凌厉纯粹,恐怕仅在非四圣不可破的诛仙剑阵之下;
巫刚也对通天那无物不斩、犀利无匹的剑意和那传说中的洪荒第一杀阵心生凛然与由衷赞叹,认为其极致的杀伐之力,确是天道之下最顶尖的存在)。
宾主尽欢,殿内充满了畅快的论道之音与偶尔爆发出的朗朗笑声。
临别之时,通天亲自将巫刚送出碧游宫,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语气真诚而郑重地说道:
“道友,今日一谈,实在是痛快!受益匪浅!日后若有闲暇,定要常来我处坐坐!我这碧游宫大门,永远为道友敞开!洪荒风波险恶,暗流汹涌,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份照应,总比多个碍手碍脚、看你不顺眼的敌人要好!”
这话语中,已带着明显的、毫不掩饰的结盟与互助之意。
巫刚能清晰地感受到通天话语中的真诚与那份属于截教特有的、带着江湖义气般的豪爽,他用力回握了一下,点头道:
“一定!通天道友之情,巫刚铭记于心。你也请多保重。洪荒将乱,大劫序幕已启,你这截教气象万千,门人众多,万仙来朝,固然声势浩大,令人艳羡,却也易成众矢之的,树大招风。还需早做筹谋,谨慎行事,莫要授人以柄。”
他给出了基于当前局势的、善意的提醒。
要知道,三皇五帝之后,可就是封神量劫了。
而封神量劫要属截教最惨了,死的死,被策反的策反。
就连通天也被鸿钧逼着吃下了陨圣丹。
通天眼中精光一闪,脸上豪气不减,哈哈笑道,声震金鳌岛:
“多谢道友提醒!好意心领!我通天行事,自有我的道理与分寸!管他什么劫数风波,命运弄人,我截教弟子,自当勇猛精进,截取那一线生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若真有不长眼的,敢来惹事,妄动我截教根基,我这青萍剑与诛仙阵图,也绝非摆设!定要叫其见识见识,何为上清仙法,何为截天之道!”
话语中自信满满,豪气干云,却也隐隐透出一丝对于天道大势之下,截教未来命运的隐忧与不惜一切的决绝。
离开金鳌岛,巫刚回首望去,只见万千剑气依旧冲霄,万仙来朝之景依旧热闹非凡,生机勃勃。
但他心中明了,这片看似鼎盛自由、充满无限可能的热土,在这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各方势力博弈加剧、劫气渐生的洪荒大时代中,能否一直维系这般景象,仍是未知之数。
通天的豪情与截教的生机,固然令人心折,却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接连拜访完三清,巫刚对于玄门内部的态度、对于这三位盘古“正宗”在面对自己这个“变数”与鸿钧老师冲突时的反应,有了更为清晰和立体的了解。
老子深沉圆滑,太上忘情运转于心,难以拉拢,只求自保超脱;
元始敌意深重,门户之见根深蒂固,几无转圜余地,未来冲突难免;
唯有通天,性情相投,理念有共鸣之处,可引为潜在盟友,但其人其教,本身亦是大劫焦点,锋芒过露,福祸难料,与之结交,为接下来的封神量劫谋划。
巫刚一步迈出,身影融入虚空,朝着不周山盘古殿而归,身后,昆仑山那连绵巍峨的轮廓在云海中渐渐模糊,仿佛也预示着一场席卷洪荒的滔天巨浪,正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