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星空灵魂列车 > 第129章 应天烽火?江湖路始(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应天烽火?江湖路始(一)

震耳欲聋的喧嚣声浪如同实质的潮水,猛地将三人拍醒!

混杂着汗臭、牲畜粪便、鱼腥、劣质脂粉、尘土以及各种食物香料的浓烈气息扑面而来。这气息粗粝、鲜活,带着滚烫的市井烟火气,粗暴地灌满了他们的鼻腔和肺部。

巨大的声浪紧随其后,构筑成一幅无比嘈杂的背景音:

“让开!让开!漕帮卸货!”

“上好的新米!江南水田头茬!”

“磨剪子嘞——戗菜刀——!”

“小娘子,看看这苏州的绢花……”

“快走!北边又要加税了!这应天待不得了!” ……

三人站在一处堆积如山的货堆旁,脚下是湿漉漉、泥泞不堪的夯土地面,混杂着稻草、烂菜叶和各种不明污物。眼前,是一个巨大而混乱的码头区域。浑浊宽阔的河面上,密密麻麻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简陋的渔船、吃水很深的漕运粮船、装饰稍显华丽的客船。巨大的木制栈桥延伸向河中,无数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苦力如同蚂蚁般在船只与岸边的仓库之间穿梭,扛着沉重的麻袋、木箱,发出沉闷的号子声。

视线越过码头,是巍峨的、在秋日阳光下泛着青灰色泽的应天城墙。城墙根下,人流如织,车马喧嚣。高大的城门洞开,门洞上方石刻的“通济门”三个大字清晰可见。进城的队伍排成长龙,出城的车马则显得更加匆忙,多是装饰华丽的马车或满载箱笼的骡车,透着一股惶惶不安的气息。

战火,虽然还未烧到这座大明的京师,但它的阴影,如同北地卷来的寒风,已然渗透进这座城市的每一丝空气。富商巨贾的逃离,便是最清晰的征兆。

茫然与震撼,如同两只巨手,紧紧攫住了三人的心脏。

他们真的来了。六百年前,大明王朝最惊心动魄的转折点——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的尾声,燕王朱棣兵锋直指应天!

就在这时,那冰冷、毫无感情的列车系统提示音,如同三根钢针,精准而冷酷地刺入三人脑海深处:

【任务触发:游魂李无根的执念委托。】

【任务目标:

1.寻救李无根:找到并确保李无根存活,并将其安全护送至应天皇城。

2.救出建文帝:找到建文帝朱允炆,并将其安全护送至三花峰。

任务报酬:150枚纯白晶币(李无根剩余记忆碎片)。

特殊晶币:功德晶石(1枚)。(注:与罪孽晶石相对,功德晶石蕴含纯粹正向精神能量与生命印记,极为稀有。此枚晶币内封存李无根毕生武学经验与感悟,包含其独门内功心法、刀法精髓及宫廷秘传身法。)】

【任务时限:三十日。】

【特殊状态:肉身替身已生成。任务期间死亡仅导致替身毁灭,不伤及灵魂本源,但任务强制终止。任务完成或失败后,替身自动消散。】

【武器限制:当前场景无法使用超越本时代认知的武器形态。使用前,请集中注意力于灵魂空间内武器,其将自动具象化为符合时代背景的实物形态(仅外观与基础物理特性改变,核心威能不变)。】

【语言系统同步完成。同步对象:大明官话(应天口音)。】

信息洪流冲击着三人的意识。三十天!救一个太监,救一个皇帝!目标地还是千里之外的荆州!这任务难度简直令人窒息。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肉身替身”和武器伪装机制,以及那枚听起来就非同小可的“功德晶石”。

三人下意识地互相打量,这才惊觉自己身上的变化。

江宅身穿靛青色的粗布劲装,腰束牛皮板带,脚踏千层底快靴。背后斜背着一柄用灰布缠绕刀柄和部分刀鞘的长刀,形制古朴,鞘身隐约可见磨损痕迹。他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又因沉默而显得有些孤冷,活脱脱一个初入江湖、身负家传刀法的少年刀客。唯有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偶尔闪过的银芒,透着一丝不凡。

肖华换上了一套深灰色的短打,布料厚实耐磨,袖口紧束,露出结实的小臂。腰间系着一条宽厚的黑色布带,脚蹬厚底抓地靴。他双手骨节粗大,指根处布满老茧,此刻正下意识地活动着指关节,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周围环境,浑身散发着沉稳干练、拳脚功夫硬朗的青年拳师气质。那根符文短棍,此刻变成了一根黝黑发亮、两端包铜的水磨短棍,随意地插在腰后。

林悦穿着一身素雅的淡青色衣裙,外罩一件方便行动的半臂短衫,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肩上斜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靛蓝印花布包裹,里面似乎装着各种瓶瓶罐罐和布卷,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清香。她眉目清秀,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好奇和紧张,俨然是一位跟随长辈或师兄行走江湖、学习医术的年轻女医师。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既来之则安之”的无奈和一丝初临异世的兴奋。这副江湖儿女的打扮,倒是非常适合他们接下来的行动。

“李无根…”江宅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目光望向远处巍峨的皇城,“他此刻不在皇城。” 这是通灵天赋带来的直觉,结合任务信息,“一个贴身太监,不在皇帝身边,必然是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建文帝身边已无多少可用之人,最大的可能,是派他出城搬救兵!”

肖华眉头紧锁,习惯性地摸了摸腰后的短棍:“搬救兵?找谁?藩王?地方卫所?时间是个大问题!三十天…从这里到最近的藩王封地,就算快马加鞭,来回也得十天半个月!更别说还要说服对方发兵勤王,再带着兵赶回来…” 他摇摇头,语气沉重,“古代交通靠船马,信息传递靠驿站,一个月,实在太紧了!我们得立刻搞清楚他被派往哪里了!”

就在这时,“咕噜噜——” 一阵极其响亮的声音从林悦的肚子里传出来,打破了凝重的气氛。

林悦瞬间闹了个大红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呐:“那个…应天就在眼前…我听说…六百年前的应天烤鸭…就很有名了?”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对美食的天然向往和对这个陌生时代的好奇。

江宅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空空如也。别说银子,连个铜板都没有。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烤鸭?我也想。可惜,囊中羞涩。系统可没给咱们每人塞几千两黄金当启动资金。” 他望向码头和城门方向,“吃饭,得先挣钱!问题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怎么快速弄到钱?难道要去扛包?” 他看着那些汗流浃背的苦力,掂量了一下自己这副“少年刀客”的身板。

“行侠仗义或许来钱快,但风险太大。” 肖华作为乘警,本能地否定了打劫的想法。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由远及近,打断了他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