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 > 第41章 咖啡馆的谈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透过咖啡馆的落地窗,在木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晚提前十分钟到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的边缘,杯壁的凉意让她稍微平复了些紧张。陈屿坐在对面,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推到她面前,指尖轻轻点了点纸页:“这是我朋友整理的设计避雷点,重点标出来了,一会儿聊的时候可以对照着看。”

林晚抬眼笑了笑,眼眶有点发热:“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眼底有淡淡的印子。”

“没事,”陈屿伸手帮她把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自然又轻柔,“早上提前去医院把重要的事处理完了,下午能安心陪你。”话音刚落,咖啡馆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两个穿着休闲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举着手机,正低头确认信息,另一个则四处张望,很快就看到了林晚他们。

“是林小姐吧?我是时光造物的负责人,叫我老周。”戴眼镜的男人快步走过来,伸手和林晚握了握,又转向陈屿,“这位是?”

“我是陈屿,老巷这边的协助者,也懂点设计相关的事。”陈屿起身握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小觑的气场。几人坐下后,老周把一份厚厚的文件夹推到林晚面前,打开其中一页:“林小姐,这是我们初步做的设计方案,你看一下。我们想把老巷的竹编、绣花、木雕这三项手艺融合到文创产品里,比如竹编外壳的笔记本,绣着槐花的帆布包,还有刻着老巷门牌号的钥匙扣。”

林晚拿起方案仔细翻看,指尖在“槐花帆布包”那一页停住了——图纸上的槐花绣得过于艳丽,花瓣边缘还加了亮晶晶的丝线,完全没了老巷那种清淡质朴的感觉。她抬头看向老周,语气尽量委婉:“周先生,这个槐花的设计,会不会有点太花哨了?老巷的槐花是清晨带露水的那种,颜色偏浅,而且我们的绣花师傅用的都是素线,很少用这种亮线。”

老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林小姐是觉得不够大气?我们是考虑到年轻人喜欢亮眼的设计,这样在网上卖的时候更容易吸引眼球。”

“但如果丢了老巷的本色,就算吸引了眼球,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文创产品。”陈屿接过话茬,指了指方案里的竹编笔记本,“还有这个竹编外壳,图纸上写的是机器编织,但老巷的竹编都是张叔他们手工编的,每一条竹篾的粗细、编织的纹路都有讲究,机器编出来的太规整,少了手工的温度。”

老周身边的年轻设计师忍不住开口了:“手工编织效率太低了,我们初步计划第一批生产五千件,如果全靠手工,根本赶不上发售时间。而且手工成本太高,定价也得往上提,年轻人可能不愿意买。”

“成本我们可以再谈,但手工这个核心不能丢。”林晚放下方案,眼神坚定,“老巷的手艺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每一件都是师傅们一针一线、一篾一编做出来的,里面有他们的时间和心意。如果改成机器生产,那和普通的文创产品有什么区别?我们宁愿少生产一些,也不想糟蹋了这些手艺。”

老周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似乎在权衡。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向林晚:“林小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效率和成本确实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样吧,我们折中一下,竹编外壳还是用手工,但可以简化一些编织纹路,提高效率;槐花的绣线我们换成素线,但保留一点亮线作为点缀,你看怎么样?”

林晚和陈屿对视了一眼,陈屿轻轻点了点头。林晚又翻了翻方案里的合作模式,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周先生,这里写的是‘产品利润我们公司拿七成,老巷拿三成’,这个分成比例是不是不太合理?所有的手艺都是老巷的师傅们提供的,而且我们还要负责产品的前期样品制作,三成是不是太少了?”

“林小姐,我们公司要负责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销售,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老周解释道,“三成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最高比例了,毕竟我们承担的风险更大。”

“但风险不是你们单方面承担的。”陈屿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文档,“这是我们做的成本核算,老巷的师傅们手工制作样品,每个样品的工时费、材料费加起来并不低,而且如果产品卖得不好,师傅们的心血也白费了。我们觉得,五成的分成比例更合理,毕竟手艺和运营同样重要。”

老周拿起手机看了看成本核算,脸色有点复杂:“五成太高了,我们公司根本没什么利润空间。这样,我们各让一步,四成,这是我们的底线了。”

林晚低头想了想,想起张叔昨天说的“不能让人随便改得没了味道”,也想起陈师傅小心翼翼保养凿子的样子,她深吸一口气:“周先生,四成可以,但我们有两个附加条件。第一,所有产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明‘老巷手工合作款’,并且要附上每个手艺的简单介绍,让消费者知道这些产品背后的故事;第二,每季度我们要派人去你们的生产车间检查,确保产品没有偷工减料,尤其是手工部分,不能用机器代替。”

老周犹豫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可以,这两个条件我们答应。那我们今天就把合作意向书签了,后续的细节我们再慢慢对接。”

林晚接过老周递过来的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陈屿在一旁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欣慰。签完字后,老周站起身:“林小姐,合作愉快!我们下周会把详细的设计修改方案发给你,到时候再约老巷的师傅们一起聊聊。”

“合作愉快。”林晚起身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转身回到座位,陈屿递过来一杯热牛奶:“喝点热的,看你刚才一直紧张得攥着拳头。”

林晚接过牛奶,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忍不住笑了:“刚才还真有点怕谈不拢,幸好有你在。”

“我只是帮你搭了个话,真正坚持原则的是你。”陈屿看着她,眼底带着笑意,“对了,下午要不要去老巷跟大家说一下合作的事?张叔他们肯定很着急想知道结果。”

“好啊,正好下午周慧姐的绣花课应该结束了,大家都在院子里,正好一起说。”林晚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拿起文件夹站起身,“那我们现在就回去吧,我想早点把好消息告诉大家。”

两人走出咖啡馆,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带着街边梧桐树的叶子轻轻晃动。陈屿走在林晚身边,时不时侧头看她一眼,看着她脸上藏不住的笑意,自己也忍不住弯了嘴角。

回到老巷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院子里果然很热闹,张叔正坐在石凳上编竹篮,周慧和几个学员坐在一旁整理绣花线,陈师傅则拿着凿子在木头上雕刻着什么。林晚一走进院子,张叔就放下竹篾迎了上来:“晚晚,怎么样?谈成了没?那文创公司靠谱不?”

“谈成了张叔!”林晚举起手里的意向书,笑着说,“我们跟时光造物签了合作意向书,他们会把我们的竹编、绣花、木雕做成文创产品,而且分成比例我们谈了四成,还要求他们在包装上标明手工合作款,附上手艺介绍。”

“真的?太好了!”张叔一下子激动起来,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我就知道你能谈成!这下咱们老巷的手艺终于能让更多人知道了!”

周慧和学员们也围了过来,周慧接过意向书翻看:“晚晚,你太厉害了!这个设计修改的要求也很合理,没有丢我们绣花的本色。”

“还有还有,”林晚想起什么,又补充道,“他们下周会把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发过来,到时候会约我们一起聊,到时候张叔、陈师傅、周慧姐,你们都要一起去,给设计提提意见。”

“没问题!”陈师傅放下凿子,脸上满是笑容,“我早就想好了,那个木雕的设计,得把老巷的门牌号刻上去,还有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也得刻进去,那可是咱们老巷的标志。”

“对对对,还有竹编!”张叔接过话茬,“我编竹篮的时候,喜欢在篮底编个小槐花的图案,到时候也可以加到竹编文创上,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咱们老巷的东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孙晓和林溪也赶了过来,林溪一进门就喊:“晚晚姐,我哥刚才给我打电话,说那个想投资做老巷体验馆的人,背景查清楚了,是做文旅投资的,之前投资过好几个成功的民俗项目,很靠谱!”

“真的?”林晚惊喜地看着林溪,“那太好了!我们可以约他见面聊聊了。”

“我哥已经帮我们约好了,明天下午两点,还是在昨天那个咖啡馆。”林溪笑着说,“晚晚姐,你这两天可是咱们老巷的大功臣啊,一下子谈成了两个大事!”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晚看着院子里的每个人,心里暖暖的,“如果没有张叔你们坚持手工手艺,没有陈屿帮我把关设计,没有林溪帮我查投资背景,我也做不成这些事。”

陈屿走到林晚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谦虚了,你是咱们老巷的主心骨,没有你牵头,这些事也不会这么顺利。”

夕阳渐渐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院子里,给槐树的叶子镀上了一层金边。大家坐在石桌旁,喝着茶,继续讨论着文创产品和体验馆的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林晚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觉得,老巷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他们这些人,就是树上的枝叶,紧紧依偎在一起,共同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天地,也共同期待着更美好的明天。

晚上,林晚躺在床上,翻看着白天和时光造物签的意向书,嘴角忍不住上扬。她拿起手机,给陈屿发了一条消息:“今天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没过多久,陈屿就回复了:“跟我还客气什么?以后不管有什么事,我都会陪着你。对了,明天见投资人,要不要我陪你去?”

林晚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里暖暖的,回复道:“好啊,有你在,我更有底气。”

放下手机,林晚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明天见投资人的场景,也浮现出老巷未来的样子——有摆满手工文创产品的小店,有游客们在体验馆里跟着师傅们学做竹编、绣花的身影,有孩子们在槐树下追逐打闹的笑声。她知道,这些场景虽然还没实现,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而此刻,陈屿站在自己的窗前,看着老巷方向的灯光,嘴角也带着笑意。他拿出手机,翻看白天在咖啡馆拍的照片——照片里,林晚正低头认真看设计方案,阳光落在她的头发上,温柔又美好。他把照片设成壁纸,心里默默想着:晚晚,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和你一起把老巷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