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玲回到家,从口袋里掏出18元钱递给母亲。母亲看着钱,眼里满是惊讶——女儿竟真的在山上找到能卖钱的东西。她连忙摆手推辞:“你自己留着吧,开学了好当零用钱,妈不要你的钱。”

张娟又推让了几次,王玲便不再坚持。她心里清楚,这钱留在自己手里,或许能比在母亲那儿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她是从后世来的,经历过上一世的种种,深知机会的可贵。

其实回来的路上,她已在镇上买了两个篮子。今天的水果卖得不错,她打算明天再去镇上摆一趟摊。只是这镇子不大,水果价格又偏高,估计也卖不了几天。这年头,就算是手头宽裕些的人家,或许会花一块钱买几个尝尝鲜,但绝不可能天天如此大手大脚。

王玲暗自盘算着,等再多攒些钱,就一定要进趟城看看。

下午,午饭后的阳光还带着些暖意。王玲跟母亲张娟打了声招呼,又背上背篓上了山。

这次她打定主意往山深处走,心里琢磨着,或许能找到些更值钱的东西。她隐约记得,这个年代——1998年的农村,西医才刚有些苗头,远不如中医深入人心,要是能挖到些像样的中草药,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可转念一想,她又泄了气。自己哪认得什么中药材啊?上一世,她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按部就班地上学、工作,跟医学半点不沾边,对这些草木药材,实在是一窍不通。

王玲琢磨着,要不明天抽空去趟县里,到图书馆找找医学相关的书,尤其是讲中药的。她发现自从喝了空间里的灵泉水,自己的记忆力竟好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体力也跟着大增。

一想到渣爹那一家子,王玲就觉得他们往后肯定还会来找麻烦。这么一来,她更觉得得学些武术傍身才稳妥。

王玲在山上转了一圈,找来找去还是只发现些常见的菌类。山里树木长得茂密,浓荫蔽日,底下的植被没受夏日炎热的影响,依旧翠绿鲜亮,各类植物都长得生机勃勃。

途中她也瞧见不少看着像草药的东西,可大多叫不上名字。一想到草药这东西,不认识可不能乱摘——万一弄错了,那可是关乎人命的大事。

谨慎起见,她打定主意:还是等去县里学过、认清楚草药之后,再来山里找草药卖钱才稳妥。

太阳渐渐西斜,王玲背着装了大半背篓的蘑菇往山下走。这个时节正是蘑菇疯长的时候,杨村后山的野生菌类向来不少。只是王玲格外谨慎,只敢采那些自己认得的,不认识的一概不动手。

傍晚到家,母亲张娟见女儿又采回一背篓蘑菇,心里五味杂陈。自家闺女是真懂事啊,知道离婚后手头紧,便想尽办法挣钱补贴家用,想着这些,张娟既欣慰又心疼。同龄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若是当初离婚时女儿选择跟了前夫,好歹能在城里过安稳日子,哪里用得着跟着自己回山村,还得为了生计在山上奔波呢?

王玲并不知道母亲心里这些想法,她满脑子都在盘算着明天的事:一早去镇上坐班车到云县。

从镇上到云县不算远,车程也就一个小时,到白市也才三个多小时。她想着早点出发,说不定中午就能赶回来吃午饭呢。

第二天不到七点,王玲就起了床,跟母亲说去卖蘑菇,便背着背篓出了门。她一路往镇上走,路过一条小巷时,把背篓收进了空间,随后径直来到客车站,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

去县里的车费不贵,一人只要2元。车上第一个座位坐着个胖胖的大婶,专门负责收钱。王玲从包里掏出提前备好的2元递过去,然后在车厢里找了个空位坐下。

镇上的班车一天有好几班,早上8点、10点各一班,差不多两小时一趟。这是从镇上到县上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人很快就上齐了。

王玲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没多久,旁边就坐下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大概是觉得彼此同龄,小姑娘主动跟王玲搭话,两人便聊了起来。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这小姑娘和王玲同岁,都是15岁,家在云县,这次是来乡下走亲戚的——外公外婆住在这里,可她待了几天就觉得没什么玩的,实在熬不住,便准备回县城了。

聊天间,王玲知道了她叫李丹丹,在云县一中读书。能进云县一中的,要么成绩拔尖,要么家里有些门路,王玲心里暗暗记下这点。

李丹丹性子格外健谈,听说王玲也是15岁、今年读初三,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吐槽初三家长盯得多紧,说学校里有同学偷偷谈恋爱,还说起自己有个心仪的男生,末了又好奇地追问王玲有没有喜欢的人。

王玲看着她叽叽喳喳的样子,觉得真是天真得可爱。心里忍不住想:还好自己不是坏人,不然这姑娘三言两语,怕是就要把家底全抖搂出来了。

李丹丹特意给王玲留了家里的座机号码。王玲一看这个,心里便有了数——这姑娘家境肯定不错。要知道,1998年那会儿,家里能装得起座机的,大多是条件比较宽裕的人家。

李丹丹再三叮嘱王玲,等开学了一定要去找她玩,还说自己在云县的朋友不多。王玲点点头,答应说有时间会去看她——这毕竟是她重生回来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她也跟李丹丹提了自己的打算,说想考云县一中的高中部,只是自己刚从白云市转学回来,能不能上还不一定,具体情况得看后续安排。

李丹丹一听王玲是从白云市转学回来,还想考云县一中,立刻追问她的成绩怎么样。

“我们学校每年开学前都有对外招生考试呢,”李丹丹解释道,“你要是成绩不错,完全可以去考。只要达标,就能进一中读书。这几年学校升学率不算高,正想吸纳各地成绩好的学生,只要分数够了入学标准,直接转进来没问题的。”

王玲听完又惊又喜——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