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石女的痛 > 第3章 药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药根》

赵伟离婚后的第三个月,老赵的旱烟抽得更凶了。灶房的墙根下堆着半尺高的烟蒂,他蹲在那里,看日头从东墙爬到西墙,嘴里总念叨:“不行,得再给伟子说个媳妇,老赵家不能断了根。”

媒人来了几拨,话都绕着弯。有个嘴快的直说:“老赵啊,不是我不帮忙,外面都传……说伟子那方面不行。”老赵抓起烟杆就往地上砸:“放他娘的屁!我儿子一米八的大高个,哪里不行?”可关起门来,他夜里总睡不着,摸着墙根想:当年为了要这儿子,媳妇吃的那些偏方,黑糊糊的药汤子灌了小半年,会不会……

他不敢往下想,拉着赵伟就往县城医院跑。医生拿着化验单,眉头皱得像团乱麻:“是先天性发育问题,双性畸形,影响生育功能。”老赵手里的搪瓷缸“哐当”掉在地上,水洒了满裤腿,他却像没知觉,盯着医生嘴唇哆嗦:“是……是吃了不该吃的药?”医生没点头也没摇头,只说:“不好说,多种因素都可能。”

回家的路格外长。赵伟背着爹走了半程,听见老赵在背上哭,像头受伤的老兽:“是我作的孽啊……我不该信那些偏方……”赵伟没说话,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土路里,砸出一个个小坑。

这事传开后,更没人敢给赵伟说亲了。老赵不甘心,托人往偏远的村子打听,总算有了消息:邻村马家有个离婚的女人,带着个三岁的小子,愿意嫁过来。老赵一听眼睛亮了:“带小子好啊!现成的孙子,省得生了!”

女方起初不愿意,说赵伟看着太闷。可马家爹娘贪老赵许的彩礼,硬逼着点头了。婚事定得仓促,连红绸子都没来得及买,只让女人抱着孩子,坐辆三轮车就来了。拜堂时,赵伟盯着地上的影子,女人抱着孩子,孩子怯生生地拽着她的衣角,像只受惊的兔子。

日子没过仨月,就吵开了。女人嗓门大,一吵架就站在院里骂:“我算是瞎了眼!嫁个中看不中用的!”赵伟蹲在墙角不吭声,拳头攥得发白。有回吵得凶了,女人摔了碗:“过不了就离!去民政局!”老赵从屋里冲出来,指着她骂:“你敢!进了我老赵家的门,想走就没那么容易!”可转过头,他又给女人塞红糖鸡蛋,陪着笑脸:“伟子是老实,可疼孩子啊,你看他给娃买的糖……”

女人骂归骂,看在孩子和彩礼的份上,终究没走。只是家里的气氛总像憋着场雨,赵伟打工回来就躲进里屋,女人抱着孩子坐在门槛上发呆,老赵的烟袋锅子从早响到晚。

赵伟娘的病就是那时候重的。她一辈子没跟老赵顶过嘴,吃饺子时喝稀粥,吃肉时啃骨头,可夜里总偷偷抹泪。自从知道赵伟的病,她更是话都少了,地里的活计也干不动,总说心口闷。有天她去村口小铺,破天荒买了两根雪糕,坐在墙根下慢慢吃。卖货的问她:“婶子,今儿咋舍得?”她笑了笑,没说话,雪糕化在手里,黏糊糊的,像淌不完的眼泪。大伙后来都说,那时候她心里肯定早就憋着病了,不然哪会突然想吃雪糕?

没过半月,后半夜里,她就倒在了灶房里。医生说是心脏病,急发的。老赵抱着她的尸首,哭得比赵伟还凶:“你倒是等等啊,等伟子有了后……”赵伟站在旁边,看着娘紧闭的眼,突然想起小时候娘偷偷塞给他的煮鸡蛋,总说:“快吃,别让你爹看见。”

办丧事那天,女人抱着孩子磕了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夜里她对赵伟说:“我知道你不容易,可这日子……”赵伟从枕头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他打工攒的钱:“你要是想走,我不拦你,钱你带着。”女人没接,转过身去抹泪。

老赵变得更沉默了,整日坐在老伴的坟前,烟袋锅子敲着墓碑:“你说我图啥?就想要个根,咋就这么难?”风吹过坟头的野草,呜呜地像谁在哭。

有天赵伟从工地回来,看见女人在教孩子写“赵”字。孩子握不住笔,在地上画得歪歪扭扭,女人笑着把他的手:“这是你爹的姓,以后也是你的姓。”赵伟站在门口,突然觉得心里那块冰,好像化了个小缝。

夜里老赵又在叹气,赵伟走过去,给他递了根烟:“爹,别想了,日子能过。”老赵看着他,突然老泪纵横:“伟子,是爹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娘,对不住你姐们……”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照着父子俩佝偻的背影。灶房的墙根下,那堆烟蒂还在,只是不再长高了。赵伟知道,有些根扎错了地方,长不出参天树,可只要还活着,总能发出点新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