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石女的痛 > 第6章 槐树下的家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槐树下的家常

老陈第一次穿着花裙子走出院门时,村口老槐树下的议论声像炸了锅。王大爷蹲在石墩上抽着旱烟,眼神往她身上瞟,嘴里跟旁边人嘀咕:“好好的老爷们穿裙子,怕不是疯了。”张婶抱着孙子路过,赶紧把孩子往怀里紧了紧,绕着道走,嘴里还念叨着“造孽”。老陈攥着裙摆的手沁出了汗,头埋得低低的,快步往村头的小卖部走,耳朵里全是那些刺人的话。

那阵子,村里人见了她都躲着走,背后的指指点点就没断过。有次她在河边洗衣服,听见两个妇女在不远处说:“你看她那样,真是心理变态,也不怕教坏孩子。”老陈手里的棒槌“啪嗒”掉在水里,眼泪跟着就涌了上来。她赶紧捞起棒槌,抱着衣服往家跑,从那以后,再也不敢白天去河边洗衣。

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天傍晚,她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看见老陈坐在院子里抹眼泪,院里晒着的花裙子还没来得及收。妻子放下锄头,坐在她身边,拿起裙子帮她叠好:“别听他们的,咱过咱的日子,时间长了,他们就懂了。”老陈靠在妻子肩上,哽咽着说:“我就是想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怎么就这么难?”

日子一天天过,老陈还是照样穿着裙子在家洗衣做饭,偶尔去村口小卖部买东西,也慢慢敢抬起头了。有次张婶家的孙子发烧,家里没人,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老陈听见哭声,赶紧跑过去,抱着孩子就往村医家跑,一路上还哼着儿歌哄孩子。等张婶从地里赶回来,看见老陈正帮孩子擦汗,心里忽然就软了——原来她不是什么“变态”,只是个心善的人。

后来,村里有人家的电器坏了,老陈还像以前一样,提着工具箱去帮忙修。有次帮王大爷修收音机,王大爷看着她熟练的手法,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是我说话不好听,你别往心里去。”老陈笑着摆手:“没事,都过去了。”从那以后,王大爷见了她,都会笑着打招呼,还经常喊她来家里喝茶。

渐渐的,村口老槐树下的议论声少了。大家看见老陈穿着花裙子去赶集,会笑着问她:“你这裙子真好看,在哪买的?”看见她帮邻居带孩子,会说:“你真是个热心肠。”有次村里办庙会,老陈和妻子一起去逛,有人拉着她的手说:“你现在看着比以前精神多了,这样挺好。”老陈听了,心里暖融融的,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如今,老陈在村里已经是个“名人”了——不是因为她的特别,而是因为她的热心。谁家有难处,她都会搭把手;村里的老人没人陪,她会陪着唠家常。傍晚时分,她常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一起聊天,手里织着毛衣,阳光落在她的花裙子上,温暖又祥和。

有天,张婶抱着孙子来串门,孙子拉着老陈的手,奶声奶气地说:“大姑婆,你给我讲故事吧。”老陈笑着抱起孩子,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张婶坐在旁边,看着她们的模样,笑着说:“其实啊,不管是男是女,心善就好。以前是我们想多了,现在看着你这样,挺好。”老陈听了,点了点头,心里忽然觉得,所有的委屈和艰难,都在这些温暖的家常里,慢慢化成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