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石女的痛 > 第6章 随性与清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2处房产背后的财富哲学:利菁的“随性与清醒”

利菁的财富观,像极了她的人生——从不按常理出牌,却总能在看似随性的选择里,藏着清醒的判断。2012年的某天,她跟着朋友去证券公司开户,看着大屏上跳动的数字,突然来了兴致:“炒股听起来挺有意思,要不我也试试?”

那时的她早已凭借电视购物赚得盆满钵满,手里有闲钱,也没把炒股当正经投资。她一口气投了3000万新台币,连股票代码都没仔细看,全凭着“名字好听”“朋友推荐”买了几只股。没过多久,股市震荡,她买的几只股一路下跌,最后算下来,足足亏了1500万。

消息传出去,朋友们都替她心疼,打电话劝她“赶紧止损,别再投了”。利菁却在电话里笑得轻松:“慌什么?我本来就只拿200万本金玩,剩下的都是之前赚的意外之财,亏了就当交学费了。”后来她还常跟朋友笑谈,自己曾误买过一只垃圾股,股价跌得几乎归零,被朋友们笑话了大半年。“炒股对我来说就是图个乐,涨了开心,跌了也不难过,没必要较真。”她总这么说,从不把金钱的得失看得太重。

可没人知道,这个对炒股“随性”的女人,在房地产领域却有着惊人的眼光和魄力。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东京房市一夜暴跌,曾经炙手可热的商业地产无人问津,连当地的投资者都不敢轻易入手。利菁却在这时,带着团队飞了一趟东京。

朋友们都劝她:“现在日本房市这么乱,你这时候进去,不是往火坑里跳吗?”她却不慌不忙,拿着东京地图,在品川区、新宿区转了整整三天。她看地段,看周边的交通和配套,看灾后重建的规划,最后指着品川区一栋商业大厦,对身边的人说:“就买这个。”

这栋大厦的价格因为地震跌了近三成,业主急着出手,利菁毫不犹豫地拿出2.6亿新台币,一次性付清了房款。签合同那天,中介都忍不住问她:“您就不怕以后房价再跌吗?”利菁笑着说:“危机就是机遇。东京是国际大都市,品川区又是核心地段,只要城市还在发展,房价迟早会涨回来。我赌的不是短期的涨跌,是东京的未来。”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推进,东京房市逐渐回暖,品川区的房价一路飙升,那栋商业大厦的租金也水涨船高。四年后,利菁又瞄准了新宿区——当时新宿的公寓价格还处于低位,她又花2700万新台币,买下了两套精装修公寓。如今,这两处房产每月能给她带来75万新台币的稳定收入,成了她“躺赚”的底气。

这些年,她的房产版图不断扩大,从台湾到东京,从香港到温哥华,60多岁的她,成了“飞来飞去的房东”——有时候去东京收租金,顺便逛逛街;有时候去温哥华待上半个月,看看当地的房产市场。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买房子”,她想了想,说:“房子能给我安全感。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像飘在天上的风筝,没有根,现在有了这些房子,就像有了很多个家,不管去哪里,都知道有个地方可以落脚。”

去年,有记者采访她,问起成功的秘诀,利菁坐在温哥华的公寓里,看着窗外的雪山,突然想起了童年。那个躲在卫生间里偷偷穿裙子、怕被父亲发现的小孩,那个因为性别困惑躲在暗处哭的自己,好像还在眼前。她轻声说:“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渺小,连选择自己性别的权利都没有,后来才发现,人生就像买房子,有时候需要敢闯的勇气,有时候需要等的耐心。只要你敢豁出去,敢坚持自己的判断,连命运都能被自己改写。”

现在的她,不再需要靠电视购物证明自己,也不再需要用财富炫耀自己。她会在周末约朋友喝喝茶,会跟小14岁的丈夫一起去公园散步,会把多余的租金捐给公益组织,帮助那些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人。她的财富观,从来都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用自己的能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随性却清醒,勇敢又温柔,这就是利菁,一个把人生过成自己想要模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