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漠的晨光带着刺骨的凉意,林舟站在基地的石木围墙上,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防御布局图。围墙外侧的壕沟里,昨晚新注满的水结了一层薄冰,反射着冷冽的光;远处他国营地的方向,隐约传来争吵声 —— 显然,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在发酵。他知道,只靠单一的围墙或陷阱,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威胁,必须让两者深度联动,构建一套 “预警 - 拦截 - 反击” 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
“林哥,按照你说的,我们已经在围墙内侧每隔十米装了一个震动传感器,只要有东西靠近围墙三米内,传感器就会触发警报。” 老周拿着工具箱爬上围墙,身后跟着两名队员,手里提着一卷细如发丝的钢丝,“不过这钢丝也太细了,真能起到作用吗?”
林舟接过钢丝,将其一端固定在围墙顶端的尖刺木材上,另一端拉向外侧的骆驼刺丛,用特制的卡扣固定在沙地里:“这是高强度合金钢丝,看着细,承重能达到五十公斤,而且涂了隐身涂料,在沙地里几乎看不见。我们把它拉成网状,设在陷阱区和围墙之间,形成‘预警线’—— 只要有人或野兽碰到钢丝,震动传感器就会报警,我们能提前三十秒做好准备。”
他指着布局图上的红色线条,继续解释:“你看,第一道防线是‘预警钢丝网’,覆盖整个围墙外侧五米范围;第二道是‘陷阱拦截区’,就是之前的捕兽夹和绊索,不过这次我们做了改进,把捕兽夹和绊索用钢丝连接到围墙的铃铛上,只要触发陷阱,铃铛就会响,能精准定位出事位置;第三道就是这道石木围墙,我们在围墙内侧加装了射击孔(用于投掷石块、点燃干草束),还在顶端每隔二十米放了一堆浸过煤油的干草捆,遇到紧急情况,点燃干草就能形成火墙,阻挡敌人攀爬。”
老周看着布局图,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想让预警线、陷阱区和围墙形成联动,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来,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拦截,还能快速反击。这比之前单一的陷阱或围墙厉害多了!”
队员们立刻按照林舟的设计行动起来。一部分人负责铺设预警钢丝网,在沙地里精准定位、固定卡扣,确保每一根钢丝都处于紧绷状态;另一部分人则改造陷阱区,将捕兽夹和绊索与围墙的铃铛连接,还在陷阱区周围撒了一层荧光粉 —— 到了晚上,荧光粉会发出微弱的光,方便队员巡逻,却不会暴露陷阱位置;还有人在围墙内侧的射击孔旁堆放石块和干草束,确保每一个防御点都有充足的反击物资。
直播镜头全程记录着这一幕,全球观众看得目不转睛。龙国观众的留言刷满了屏幕:“这设计也太精妙了!预警、拦截、反击一环扣一环,根本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之前还觉得围墙已经够安全了,没想到林哥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这才是真正的防御大师!”
m 国的军事防御专家在直播中发布了一段分析视频:“龙国队的防御体系有三个亮点:一是‘空间分层’,将防御范围从围墙向外延伸五米,形成缓冲带,避免敌人直接冲击围墙;二是‘信号联动’,震动传感器、陷阱铃铛和警报系统互通,能快速定位威胁位置,减少反应时间;三是‘灵活反击’,射击孔和火墙设计,既避免了近距离冲突,又能有效阻挡敌人,兼顾了安全性和实用性。这种体系放在野外生存环境中,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就在队员们紧锣密鼓地改造防御体系时,围墙外侧突然传来 “叮铃铃” 的警报声 —— 是北侧的震动传感器被触发了!林舟立刻拿起望远镜,对准北侧的预警区,镜头里出现了三只体型壮硕的沙狼,正小心翼翼地靠近钢丝网,其中一只的前爪已经碰到了钢丝,传感器的红灯在围墙上不停闪烁。
“北侧预警区发现三只沙狼,触发第一道预警线!” 林舟对着对讲机大喊,“小王,你带两人去北侧围墙,准备石块和干草束;老周,你带三人去陷阱区外侧,防止沙狼绕路;其他人坚守各自防御点,注意观察其他方向!”
队员们迅速到位。小王带着两人跑到北侧围墙,将石块堆在射击孔旁,手里拿着打火机,随时准备点燃干草束;老周则带着三人猫着腰绕到陷阱区外侧,手里拿着铁锹,目光紧紧盯着沙狼的动向。
那三只沙狼显然被警报声吓了一跳,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前进。其中一只体型最大的沙狼,壮着胆子向前迈出一步,前爪正好踩中了一道隐藏的绊索 ——“哗啦” 一声,绊索瞬间绷紧,将它的腿缠住,同时,围墙内侧的铃铛 “叮铃” 作响,精准定位到北侧陷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