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 > 第244章 签到获材料学知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赤漠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刚越过沙丘,林舟已站在核心实验室的窗前,习惯性地打开手机里的 “技术创新签到系统”—— 这是国家为支持重点科研基地搭建的知识赋能平台,每日签到可随机获取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知识,此前林舟曾通过签到获得过 “纳米防沙膜制备工艺”“微生物菌剂优化配方” 等关键技术,为基地农业生产提供过不少助力。

随着指尖轻触屏幕,签到页面弹出一行提示:“恭喜获得《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国防工事中的应用技术》,包含材料配比、施工工艺、性能参数等完整技术方案。” 林舟眼前一亮,立刻点开详细文档 —— 超高性能混凝土,又称 “万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普通混凝土的 5 倍以上,抗渗性、抗冲击性更是远超传统材料,还能与钢筋、纤维复合形成更强韧的结构,文档中不仅标注了 Uhpc 的核心原料配比(水泥、硅灰、超细骨料、钢纤维的最佳比例),还附带了针对荒漠高温环境的施工温度控制方法,甚至有适配基地防御工事的预制构件设计图。

“这不正是咱们防御工事建设急需的材料吗?” 林舟拿着手机冲进老王的实验室,将文档投影在屏幕上,“你看这 Uhpc 的性能参数,抗压强度 150mpa,抗渗等级 p20,就算遇到极端冲击,也能保持结构完整。之前咱们规划用普通防弹钢板加固实验室墙体,成本高还容易生锈,要是换成 Uhpc 预制板,不仅成本能降低 30%,使用寿命还能延长 20 年!” 老王凑近屏幕,逐行查看材料配比表,越看越兴奋:“文档里还提到可以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进一步提升耐高温性能,刚好适配赤漠夏季 50c的高温环境。咱们之前担心防御工事在极端天气下易损坏,有了这技术,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两人立刻召集防御建设团队,结合《赤漠基地防御建设优化方案》,重新规划工事材料方案。原计划用普通混凝土修建的应急避难区墙体,改为 Uhpc 预制墙体,厚度从 30 厘米缩减至 15 厘米,重量减轻 40%,却能抵御 12.7mm 穿甲弹的直接射击;围栏周边的防护沟,原本设计用砖石砌筑,现改为 Uhpc 浇筑,沟壁添加 5% 的钢纤维,抗冲击能力提升至原来的 3 倍,即使被重型机械撞击也不会坍塌;核心实验室的地面和天花板,也将铺设 5 厘米厚的 Uhpc 薄层,配合钢筋网形成 “防爆层”,可有效抵御爆炸冲击波。

“要想让 Uhpc 发挥最佳性能,原料配比和施工温度控制是关键。” 林舟对照文档,在白板上写下详细的材料准备清单:“水泥必须用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要选用纯度 95% 以上的微米级产品,钢纤维长度 12mm、直径 0.2mm,超细骨料的粒径不能超过 0.6mm。赤漠白天温度太高,施工必须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筑时环境温度要控制在 25-30c,浇筑后还要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避免水分过快蒸发导致开裂。” 负责工事建设的小李拿着清单,立刻联系建材供应商,可问题很快出现 ——Uhpc 所需的超细骨料和高纯度硅灰,在当地建材市场难以买到,从外地采购不仅运输成本高,还可能因长途颠簸影响原料纯度。

林舟再次翻阅签到文档,发现其中有一段 “荒漠本地原料替代方案”:可利用赤漠周边的风积沙,经破碎、筛分后作为部分超细骨料(替代比例不超过 20%),再通过 “高温煅烧 + 化学提纯” 的方法,将当地易得的石英砂转化为高纯度硅灰。“咱们赤漠最不缺的就是沙子,正好可以就地取材!” 林舟带领团队在基地周边采集风积沙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 —— 样本中二氧化硅含量达 92%,符合替代原料的纯度要求。随后,老王根据文档技术,搭建了小型煅烧炉,将石英砂与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在 1200c高温下煅烧 2 小时,再经盐酸溶解、过滤、烘干,最终得到纯度 96% 的硅灰,成本仅为外购产品的 1\/5。

施工阶段,团队严格按照文档中的 “荒漠高温施工工艺” 操作。每天凌晨 4 点,施工人员就开始搅拌 Uhpc 原料,利用赤漠清晨较低的温度(约 20c)进行浇筑;为防止原料在搅拌过程中温度升高,特意在搅拌罐外包裹了一层隔热棉,并加入冰水控制温度;浇筑完成后,用喷雾器在构件表面喷洒保湿剂,再覆盖双层塑料薄膜,确保养护期间湿度不低于 90%。“以前浇筑普通混凝土,总会出现表面开裂的情况,这次用 Uhpc,加上严格的温度控制,构件表面光滑得像镜子一样,一点裂缝都没有。” 小李拿着抗压强度检测仪,对刚养护完成的 Uhpc 预制板进行测试,仪器显示抗压强度达 158mpa,远超文档标注的 150mpa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