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人类意识永生 > 第120章 无声硝烟,风声鹤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无声硝烟,风声鹤唳

“棱镜”离去的第三十个标准日,联邦首都星仿佛被浸泡在一种粘稠而压抑的沉默里。那艘水晶簇飞船虽然消失了,但它留下的“临时许可”、“观察窗口”和“技术禁令”,却像三道无形的枷锁,牢牢铐在联邦的脖颈上,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回响。

最高指挥中心,苏茜站在巨大的星图前,上面不再标注着明确的敌人舰队,而是布满了代表内部派系势力范围、舆论热点和资源流向的光点与曲线,错综复杂得令人头晕目眩。她试图维持的平衡,如今更像是在一根逐渐崩裂的钢丝上行走,下方是万丈深渊。

“技术伦理审查局”已成为张中华手中最锋利的武器。这个新成立的机构行动效率高得惊人,在张中华的授意下,其权限被无限扩大。他们不仅正式发文,以“避免触及未知平衡边界”为由,无限期叫停了张瑞团队所有关于亚空间和“秩序之影”残留能量的研究项目,更派出武装人员,手持盖有安全委员会和审查局双重印章的命令,强行进入联邦科学院最高级别的样本库,将所有从亚空间巢穴带回的实物样本、乃至所有相关的原始数据备份,全部贴上封条,运往一个连苏茜都无权过问的秘密地点封存。

这一举动,无异于釜底抽薪。张瑞站在自己几乎被搬空的实验室里,看着那些熟悉的仪器如今只剩下空荡的基座,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他提交的申诉报告堆积在审查局的办公桌上,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千篇一律的“正在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请耐心等待”。科学院内,以往充满激情的学术讨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窃窃私语和警惕的目光。“火种派”的学者们不仅失去了研究平台,更在无形中被孤立,他们的每一次发言、每一篇论文草稿,都可能成为被审查和攻击的靶子。学术自由的空气,正被名为“安全”的浓雾所窒息。

莉亚娜的处境则更加微妙而尴尬。王定芬顶着压力,为她进行了数次全面的精神和灵能评估,出具了厚达数百页的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证明,莉亚娜意识清醒,逻辑严谨,并未被“标记”控制或产生认知偏差。然而,这些报告在“枷锁派”控制的媒体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几家影响力巨大的新闻机构开始连篇累牍地发表“专家评论”和“深度分析”,文章用词谨慎,却处处暗示“被未知高等文明标记的个体,其忠诚度与决策独立性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并呼吁“为确保联邦最高利益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干扰,应建立更透明、更集体化的决策机制”。这些言论如同软刀子,一刀刀切割着莉亚娜的公众形象和职业生命。

很快,灵能通讯中心下达了一纸“建议无限期带薪休假”的通知。名义上是关怀她的身心健康,实则是将她彻底边缘化,剥夺了她参与核心通讯工作的权限。与此同时,王瑞及其代表的“灵能正统”派系活动日益频繁。她们在各种场合宣扬建立一套“标准化、去个人化、符合古老灵能传承规范”的对外感知与沟通体系,强调集体仪式和严格戒律的重要性,暗指莉亚娜那种依赖个人天赋和不稳定连接的方式是“危险的捷径”,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莉亚娜存在价值,并取而代之。

而在远离权力中心的联邦舰队后勤基地,骈小洋的日子又是另一番光景。他被发配到一个堆放老旧零部件和润滑剂的仓库,昔日操纵星舰巨炮的双手,如今每日与沾满油污的扳手和清单为伍。周围投来的目光复杂难言,有同情,有惋惜,更有毫不掩饰的鄙夷,认为他这个“英雄”已经因为鲁莽而堕落成了“麻烦”。

然而,这种刻意的闲置和羞辱,并未完全磨灭他心中的火焰,反而像是一种另类的淬炼。远离了核心圈的喧嚣和派系倾轧,他有了大量无人打扰的时间进行思考。他利用过去积累的人脉和尚未被完全注销的低级数据访问权限,像一只耐心的蜘蛛,悄悄从各种非官方渠道、内部论坛的只言片语、甚至是从垃圾数据回收站里,收集着关于“棱镜”离去时被记录下的微弱能量读数,以及那些在“基石技术”被全面封存前,偶然流出的、残缺不全的分析报告碎片。

在堆积如山的物资箱后面,他用个人终端构建了一个简陋的模拟环境。

屏幕上,代表着“棱镜”封锁力的复杂能量模型与那些破碎的数据不断碰撞、演算。

一个疯狂而执拗的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清晰、成型——既然“棱镜”能够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无声无息地锁死“开拓者号”的引擎,那么这种封锁必然基于某种物理规律,存在着能量交互的节点和逻辑闭环。理论上,就存在反向分析、甚至……破解的可能!

他现在缺少的,是关键性的数据支撑和一个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