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人类意识永生 > 第365章 文山风骨,书生绝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5章 文山风骨,书生绝唱

文山风骨,书生绝唱

红山城的血色尚未淡去,岐军铁骑已携新得矿脉之利,兵锋南指,直逼文山城。此城虽非兵家必争之险隘,亦无丰厚物产,却因文风鼎盛、书院林立而闻名天下,乃天下士子心中的圣地,其象征意义非同小可。

守将林文渊,本身便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年逾花甲,清癯矍铄。他并非以武艺见长,却以其崇高的威望与铮铮风骨,凝聚了全城军民之心。城中学子、百姓,皆愿随其死守,护这文脉不绝之地。副将韩猛,乃林文渊故交之子,勇武过人,对林文渊执父礼,忠心耿耿。

岐军兵临城下,赵战深知此城特殊,若强攻,必损天下士林之心,于新朝稳定不利。故仍先遣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与许诺前往劝降,言岐朝亦尊孔孟,重文教,若林公愿降,必以国师之位相待,文山书院亦可设为官学,地位更胜往昔。

使者入城,陈说利害,言辞恳切。林文渊于书院正堂接待使者,白发苍苍,却脊梁挺直。他静静听完,抚须良久,方缓声道:“岐公美意,老朽心领。然,文山城非一人之城,乃天下文心所在。周室虽亡,然忠义之道,岂因王朝更迭而改易?老朽读圣贤书,所知者,唯有‘忠臣不事二主’而已。请回复岐公,文山城,可破,不可降。”

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不容置疑。堂下侍立的学子、将领闻言,皆热血上涌,齐声高呼:“愿随山长(对林文渊的尊称),与文山共存亡!”

劝降失败。赵战闻报,叹息一声:“林公风骨,令人敬佩。然……势之所趋,非一人之力可挽。”

强攻开始。然而,文山城的抵抗,却呈现出一种悲壮而惨烈的景象。守军虽非精锐,但在林文渊精神的感召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学子们弃笔从戎,与军士一同守城,甚至有许多白发老翁、妇孺百姓,自发搬运守城器械,送水送饭。城破之处,往往需经过极其惨烈的巷战,岐军每前进一步,都需付出代价。

王震虎勇猛,攻上城头,正遇副将韩猛。韩猛武艺虽不及王震虎,却状若疯虎,只攻不守,以命相搏,最终被王震虎斩杀,临死前仍高呼:“山长!韩猛先行一步!”

数日后,外城终破。岐军涌入城中,遭遇了更加顽强的抵抗。街道、书院、宅邸,处处皆成战场。林文渊手持先帝御赐宝剑,立于文山书院“明伦堂”前,周围是最后一批追随他的学子与亲兵。

赵战在马云龙、龚晓婷等人陪同下,亲至书院。看着眼前这位须发皆白、却持剑而立、目光清澈坚定的老人,赵战心中亦生敬意,挥手止住欲上前擒拿的士兵。

“林公,大势已去,何必再做无谓牺牲?岐朝初立,正需林公这般大贤匡扶文教,安定人心。战,愿以师礼事之。”赵战躬身一礼,言辞恳切。

林文渊看着赵战,脸上无喜无悲,缓缓摇头:“赵公(改称,以示不承认其帝位),老夫一生,所求非富贵权位,乃心中之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周室已亡,然臣节不可废。文山城可陷,文山风骨不可折!”

他环视周围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学子,朗声道:“诸生听着!读书为何?非为功名利禄,乃为明理、为养气、为存天地之正气!今日,吾等便以这满腔热血,浇灌这文山之地,让正气长存!”

言罢,林文渊整了整衣冠,面向北方(旧周宗庙方向),深深三拜。随后,他猛地将剑横于颈前,目光扫过赵战与龚晓婷,最终定格在书院那“明伦堂”的匾额之上,慨然长吟:

“文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正气歌罢归去矣,留取丹心……照汗青!”

剑锋掠过,血染青衫!一代大儒,慷慨殉道!

“山长——!”残余的学子与亲兵见状,悲声痛哭,大多亦随之自刎或力战而亡,鲜有投降者。

文山城陷落。赵战下令,不得骚扰书院,以公侯之礼厚葬林文渊及所有殉难学子将士,并亲题“文山忠烈”碑立于书院之前。然而,林文渊那绝命诗与文山城玉石俱焚的惨烈,却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了天下士人心中,也为大岐王朝的南方统治,埋下了一根难以拔除的尖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