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 第22章 蒙恬训新警,古法融今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蒙恬训新警,古法融今术

市局特警支队训练基地,空气里弥漫着汗水和橡胶跑道的灼热气味。

“蒙教官来了!”

不知谁低吼了一嗓子。

原本有些松散聊天的队员们如同被电击的沙丁鱼,“唰”地站得笔直,眼神里没了抱怨,只剩下面对真正强者时那混杂着敬畏和一丝兴奋的紧绷。

蒙恬大步走来,厚重的战术靴敲打着水泥地,带着某种战场归来的韵律。

他没穿常服,一身洗得发白的作训服紧裹着岩石般的肌肉线条,古铜色脸庞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鹰隼般扫过队列,每一个被他目光触及的队员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讲评。”

声音不高,却像重锤砸进每个人耳朵里。

昨天那场近乎实战的高强度对抗演练,两队精锐在模拟街区被打得晕头转向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队员们下意识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甲队!”

蒙恬点名。

队长张强,支队有名的搏击好手,一米九的壮汉,此刻挺胸抬头,声音洪亮却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虚:

“报告教官!我方行动迟缓!对b区废弃厂房突击时,被乙队交叉火力完全压制!损失惨重!”

他脸上火辣辣的,觉得窝囊。

“迟缓?”

蒙恬走到他面前,两人身高相仿,但蒙恬的气势如同山岳倾覆,

“何止迟缓!尔等冲入厂房,如野猪入林,只知向前拱!可曾留意两侧高窗?可曾注意脚下复杂管线?可曾想过对手从顶棚破洞索降突袭?!”

张强脸涨得通红,冷汗下来了。

蒙恬说的每一个点,都是昨天乙队用来阴他们的招!

“乙队!”

蒙恬目光转向另一边。

队长陈默,狙击手出身,心思缜密,此刻也一脸凝重:

“报告教官!我方前期战术布置成功,火力交叉点设置有效。但最后围剿甲队残余两人于地下室时,耗时过长!差点超时!对方利用复杂管道和黑暗死角负隅顽抗。”

“耗时?”

蒙恬冷哼一声,

“非耗时,是无谋!地下室狭窄曲折,汝等三人一组,只知平推强攻,相互掣肘!如同瞎眼老熊拍蜂窝!若对手有炸药,或挟持人质,尔等这般莽撞,害死的便是自己兄弟和无辜百姓!”

陈默和一众乙队队员羞愧低头。

昨天那最后僵持阶段,确实打得憋屈又混乱。

训练场上死寂一片,只有远处靶场传来的零星枪声。

蒙恬走到队列前方,负手而立。

阳光勾勒出他如同雕塑般的侧影,一股无形的、源自尸山血海磨砺出的铁血气息弥漫开来。

队员们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眼神专注。

“汝等可曾见过秦弩?”

他突兀的问话让所有人一愣。

秦弩?

博物馆古董?

“臂张弩,射程三百步,需膂力过人者方能操控。”

蒙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的质感,

“然秦军箭阵,遮天蔽日,摧城拔寨,靠的并非单弩之利!”

他目光陡然锐利,扫过队员们手中精良的突击步枪、狙击枪、霰弹枪:

“尔等手中利器,胜秦弩百倍!火力、射程、精度,皆乃神兵!然,若失魂落魄,不知进退,不懂协同,不明敌我之势---”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便与那烧火棍无异!”

字字如刀!

所有队员心神剧震!

看着自己手中吃饭的家伙,第一次感觉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不是枪本身,而是使用它的“魂”!

蒙恬猛地踏前一步,声音沉凝如铁:

“战场之上,无论古今!”

“勇气为骨!无骨,便是烂泥,一击即溃!”

他的目光扫过张强。

“纪律为筋!无筋,便是散沙,各自为战!”

他的目光落在陈默和乙队队员身上。

“谋略为魂!无魂,便是傀儡,任人宰割!”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一字一顿:

“记住!汝等今日守护之城池,便是此世之‘华夏’!非一砖一瓦,乃万家灯火!肩上之重,岂容懈怠?!”

“是!教官!!!”

几十条汉子,无论甲乙队,此刻血性被彻底点燃,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

胸腔里那点训练失败的憋屈,被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炽热战意取代!

守护华夏!

这四个字,从这位铁血教官口中吼出,带着千钧之重!

“甲队乙队!编为‘锐士营’!”

蒙恬命令下达,不容置疑,

“今天,练‘锥矢’!”

接下来的训练,让所有队员大开眼界,也吃尽了苦头。

蒙恬没有讲复杂的现代cqb室内近距离战斗理论,而是直接将秦军经典的冲锋阵型“锥矢阵”拆解、变形,融入现代战术小组突击。

他在地上用石灰粉画出复杂街区结构,亲自示范:

“锥尖!三人小组!一人持防弹盾牌,前突开路为主攻手,形同破甲重矢!左右两侧各一人协同护卫掠阵,清理侧翼死角,如同箭羽稳定箭身!三人步伐、呼吸、视线所及,皆为一体!”

“锥尖之后,五到七人为后续梯队!保持距离,火力覆盖锥尖前方及两侧高层威胁!形同强弓持续施压!”

“锥尾机动!狙击手或重火力手压阵,清除远端高价值目标,同时警惕后方迂回之敌!如同弓弦蓄力待发!”

他将现代特种作战的“火力压制”、“交替掩护”、“定点清除”理念,完美嵌套进这个古老阵型的框架里。

要求锥尖小组突进时必须如臂使指,盾牌手一个眼神,左右护卫必须瞬间理解其意图,填补火力间隙或转向戒备。

后续梯队更要根据锥尖的速度和遭遇的抵抗强度,动态调整跟进节奏和火力密度。

“快!快!快!锥尖不是乌龟!你们的盾牌是破甲锥,不是挡箭牌!”

“后面的!跟上!火力覆盖!压制二楼窗户!眼瞎了吗?!那位置够藏三个枪手!”

“锥尾!那个狙击手!你在看戏吗?!六点钟方向二楼阳台杂物堆!假设有狙击手潜伏!标记压制!”

蒙恬的吼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

队员们从最初的生涩混乱,在一次次反复冲击、被蒙恬用训练弹或者干脆被他徒手“击毙”的残酷“阵亡”中,迅速磨合。

汗水浸透了作训服,肌肉酸痛得发抖,但没人抱怨。

因为所有人都亲眼看到,当这个“锥矢阵”一旦流畅运转起来,那种如同精密战争机器碾压般的窒息压迫感!

复杂街区的推进速度快得惊人,火力衔接几乎没有死角!

原本需要繁琐指令才能完成的战术动作,在阵型本能和蒙恬要求的那种近乎“心意相通”的默契下,变得行云流水!

休息间隙,“锐士营”的队员们或坐或躺,大口灌着功能饮料,看向远处独自检查装备的蒙恬教官,眼神彻底变了。

不再是单纯的敬畏,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甚至带着点狂热。

“卧槽,老张,刚才那波冲进去,感觉咋样?”

一个队员捅了捅张强。

张强抹了把脸上的汗泥,心有余悸又极度亢奋:

“真他娘的跟开了挂一样!以前冲房间,总怕角落蹦出个老六,畏畏缩缩。按蒙教官这‘锥尖’冲法,有盾牌顶着正面,左右兄弟盯着侧翼,只管往前莽。不对,是往前突!后面兄弟们火力跟得死死的!贼有安全感!就是一往无前!”

陈默也凑过来,眼神发亮:

“关键是整体性!以前打配合全靠吼,现在就像蒙教官说的,有了‘筋骨魂魄’!锥尖动了,后面就知道该干嘛。火力衔接几乎不用喊,节奏感太强了!这比国外那套cqb教程感觉更狠,更直接!”

“蒙教官,以前到底是干啥的啊?这身本事,这气势,感觉不像普通部队出来的---”

一个新队员小声嘀咕。

“闭嘴!”

张强低声呵斥,眼神却充满了敬畏,

“不该问的别问!好好学!能把老祖宗打仗的法子跟咱们这身家伙事儿揉得这么牛逼,你就偷着乐吧!这特么是绝学!”

私下里,队员们给蒙恬起了个外号——“活兵书”。

几天后,一场高规格的反劫持综合演练在基地模拟城镇展开。

背景设定为武装分子劫持人质盘踞核心建筑。

观摩台上,除了市局领导和支队高层,还多了几位身着笔挺常服、肩章熠熠生辉的军方代表——他们是来考察新型城市反恐装备试用效果的。

演练开始。

“匪徒”异常狡猾,火力凶猛,占据有利地形。

扮演“特警”的队员们按常规战术推进,在复杂环境遭遇强力阻击,伤亡不小,推进速度缓慢。

“启动‘锐士营’预案!”

现场指挥果断下令。 蒙恬的声音在队员们通讯器中响起,冰冷简洁:

“锥矢阵,左翼切入,目标b2。”

早已磨合娴熟的队伍瞬间变阵!

张强持重型防弹盾牌为锥尖,左右两名队员持短突步枪紧随,三人如同一柄烧红的尖刀,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沿着预先规划的复杂路线避开主火力点直插目标建筑侧翼!

后续火力组在陈默指挥下,精准地压制着主楼的几个关键火力点,为锥尖撕开缺口!

狙击手更是如同幽灵,每一次枪响,都精准“击毙”一个试图从高层窗户或隐蔽角落偷袭的“匪徒”!

整个突击过程快如闪电,却又精密如钟表!

突入、清剿、控制关键节点、建立防线,一气呵成!

当人质被安全解救的信号发出时,时间比预案提前了整整三分之一!

而“锐士营”自身仅“轻伤”两人!

观摩台上,市局领导红光满面,与有荣焉。

而那几位军方代表,尤其是居中一位面容刚毅、目光锐利如鹰的少将,从“锥矢阵”启动那一刻起,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眼神亮得惊人!

他死死盯着大屏幕上传回的各小队实时画面和战术轨迹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扶手。

演练结束,总结大会。

各方讲评褒奖,重点都落在了“锐士营”那套高效得令人咋舌的新战术上。

蒙恬作为教官,被请上台简短发言。

他依旧言简意赅,只强调这是团队磨合与基础扎实的结果。

散会后,人潮涌向出口。

蒙恬正准备离开,一个低沉的声音叫住了他:

“蒙教官,请留步。”

蒙恬转身。

正是观摩席上那位目光锐利的少将。

他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身边没有随员,显然是刻意单独留下。

“首长。”

蒙恬站定,不卑不亢。

他能感觉到对方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以及审视的目光。

少将走近几步,开门见山,声音压得很低,目光却如同实质般锁定蒙恬:

“蒙教官,刚才的演练,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你的队员运用那种独特的冲击阵型,效率惊人。这不是常规的特警战术手册内容。”

蒙恬神色平静:

“一点基于实战的改良尝试,融合了些传统智慧,让队员们更好理解配合的本质。”

“传统智慧?”

少将咀嚼着这个词,眼神更加深邃,

“改良得很彻底,也很超前。”

他话锋一转,直接抛出了目的:

“我叫秦卫国,目前在负责一些特殊区域的安保力量建设和战术革新工作。地点比较敏感,涉密。”

他顿了顿,观察着蒙恬的反应,见对方依旧沉稳如山,眼中欣赏之色更浓:

“你的这套思路,把‘勇’、‘纪’、‘谋’拧成一股绳的打法,还有那种把个体力量完美融入整体冲击的‘阵势感’,非常适合我们需要应对的某些特定复杂高危环境。”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更低,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分量:

“有没有兴趣,暂时借调过来,担任一段时间的‘特别战术顾问’?我们需要像你这样,能把‘旧骨’淬进‘新刃’里的人。”

训练基地的喧嚣在门外隐隐传来。

蒙恬看着秦卫国伸出的手,以及对方眼中那份对力量的赤裸裸的渴求与期待。

旧骨淬新刃?

蒙恬心中警铃微鸣。

这邀请,是机遇?

还是更深漩涡的开始?

他伸出手,与那只布满老茧的将军手握在一起,力量沉稳: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