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138章 我做茶叶加工是认真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章 我做茶叶加工是认真的

钟鹏举对一众人强调白酒、精盐、纸张和茶叶系自己目前生产的最大宗的消费品,无论在工艺上和设备上都做了重大的改进,基本上都实行了半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能大,生产成本低。

比如茶叶加工那里,尽量使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精确控制,保持品质的稳定。

采摘那里,有半机械化的采摘,节省人力成本。

杀青那里,现时多采用传统的锅炒杀青,我引入先进的蒸汽杀青技术,能更快速、均匀地钝化酶活性,保留更多的叶绿素和香气物质,使茶叶色泽更绿,香气更鲜爽。同时,使用温度计等工具精确控制杀青温度和时间,一般温度在180-230c,时间180-300息,以防止茶叶出现焦边或杀青不足的情况。

揉捻那里,改进揉捻工具,我设计制造的揉捻机,使揉捻力度更均匀,能更好地塑造茶叶的外形,同时促使茶叶细胞破碎,让茶多酚等物质更好地转化和溢出,为后续品质形成奠定基础。揉捻程度以茶叶成条,叶汁溢出但不流失为宜。提高效率和均匀性,揉捻时间一般在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

干燥那里,采用烘干和炒干相结合的方式。先用我制造的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c,使茶叶达到七八成干,然后再用文火炒干,这样既能保证茶叶的干燥度,又能使茶叶香气更足,外形更紧结。

鲜叶萎凋那里,白茶的萎凋至关重要,利用我造的萎凋设备,如萎凋槽,我的工艺注重萎凋环境的控制,设置专门的萎凋室,控制温度在20-25c,湿度在60%-70%,并适当通风,使鲜叶均匀萎凋,时间根据鲜叶情况控制在9-12个时辰。萎凋程度以叶片柔软、光泽消失、叶质失水率在30%-40%左右为宜。

发酵那里,发酵是红茶制作的关键环节,我搭建专门的发酵箱,控制温度在25-30c,湿度在90%以上,让茶叶充分发酵,时间约一个时辰到一个半时辰,使茶叶形成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发酵程度以茶叶呈铜红色、香气甜醇为好。

干燥那里,我使用烘干机或焙笼进行干燥,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足火温度较高,在110-120c,快速蒸发水分,使茶叶达到七八成干;采用毛火低温干燥的方式,温度控制在40-50c,缓慢烘干茶叶,直至含水量达到8%-10%。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白茶的天然成分和口感,使茶叶在后期存放中具有良好的转化空间。

对于黑茶,我有特别的工艺:

黑茶鲜叶杀青:与绿茶杀青类似,但黑茶杀青程度要适当偏轻,以保留部分酶活性,为后续的渥堆发酵做准备。我使用锅炒杀青或蒸汽杀青,温度控制在180c左右,时间180-300息,使鲜叶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

黑茶揉捻:我采用较重的揉捻力度,使茶叶细胞充分破碎,茶汁溢出,为渥堆发酵创造条件。揉捻时间一般在一刻半到两刻钟(现三十分钟),揉捻后茶叶成条,叶汁粘附在茶叶表面。

黑茶的渥堆:这是黑茶形成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我搭建渥堆场地,精准控制环境温度在25-40c,湿度在85%-95%,将揉捻后的茶叶堆积起来,厚度一般在一尺半到两尺,定期翻堆,使茶叶充分接触氧气和微生物,促进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和微生物的作用,渥堆时间一般在7-10日。渥堆程度以茶叶颜色变为黄褐色、香气带有陈香为度。

黑茶的干燥:传统的黑茶干燥多采用松柴明火烘干,我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控制好火候和温度,避免茶叶出现烟味过重或干燥不均匀的情况。结合我新研制的烘干设备,将温度控制在60-70c,使茶叶含水量降至12%左右,确保茶叶的品质和耐储存性。

钟鹏举说我做茶叶加工是认真的,花了很多心机去布局的,我还在其它数个地方买了茶园。

闽建州北苑茶园。位于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的凤凰山,方圆30里的茶园都买了下来。因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茶园”。

茶叶品种:主要生产北苑茶,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制作蒸青团茶,又称龙凤茶、龙团凤饼、建溪官茶等,先后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几十个品种。

吴安徽歙县茶区某茶园。歙县已经是重要的茶叶产地,境内山峦重叠,岗崖起伏,溪涧网布,自然条件优越,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茶叶品种:所产大方茶历史悠久,大方茶外形挺秀光滑,色泽翠绿中微微泛黄,芽藏不露,金色茸毫披满全身,冲泡后香气高绵长,回味甚佳。

吴江苏扬州禅智寺茶园。扬州在现时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禅智寺位于蜀岗之上,寺内有茶园,所产茶叶品质优良。

茶叶品种:禅智寺茶园所产茶叶味甘香如蒙顶,其口感和香气来看,是品质上乘的茶叶。

吴越浙江茶区杭州某茶园。吴越地区茶区广阔,产茶地有10多个,数百年前已盛产茶叶,现时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茶叶品种:睦州鸠坑茶、余姚仙茶、嵊县剡溪茶等都很有名,这些茶叶各具特色,有的以香气清幽取胜,有的以滋味醇厚见长。

湖南楚地茶区某茶园。割据楚地的马殷采取比较宽松的茶业经济政策,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听民自采茶卖于北客”,政府只收茶税,使得湖南地区的茶叶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成为重要的产茶区。马殷每年向后梁岁贡茶25万斤。

茶叶品种:楚地产茶量很大,所产茶叶在当时也应有一定的知名度。

接着钟鹏举根据钟华锋提供的茶叶贸易信息向杨不韦等分析道:

区域贸易活跃:各国之间存在着较为频繁的茶叶贸易往来。如楚地茶叶产量大,马殷采取鼓励政策,“听民自采茶卖于北客”,楚地茶叶得以大量销往中原地区。吴越、闽和杨吴也有茶叶贸易,其境内的茶叶通过商人运往各地。

贸易路线发达:以产茶区为中心形成了辐射状的贸易路线。例如,闽建州北苑的茶叶,通过水路和陆路运往周边地区。水路可通过闽江等水系运输,陆路则有商路连接各地。杨吴安徽歙县的茶叶,也通过新安江等水路以及陆路商道,运往吴越等地。

贸易形式多样:有民间商人的自由贸易,也有官方参与的贸易。民间商人将茶叶从产地收购,运往各地销售。同时,各国政府也会参与茶叶贸易,如楚地政府通过收茶税来获取财政收入,杨吴等国可能也有官方组织的茶叶贸易活动,用于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资等。

茶文化在各国传播:茶叶不仅是一种商品,还承载着文化内涵。在杨吴、闽和吴越,文人士大夫阶层喜爱饮茶,茶成为他们聚会、吟诗作画时不可或缺的元素,茶文化在杨吴的上层社会得到发展。在吴越地区,佛教盛行,茶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茶礼在寺庙中成为一种重要的仪式,茶文化也通过佛教活动得以传播。

杨不韦等纷纷表示认同。

钟鹏举强调他自己的茶叶在品质上、工艺上、成本上、产能上和包装上比现今流行的

蒸青茶饼和龙凤茶饼有优势。

我们主打“茶圣堂”这个大品牌,下面涵盖红茶、绿茶、白茶、黑茶,这些分类目前还没有,现时主要的茶类为饼茶(蒸青茶饼和龙凤茶饼)、紧压茶和散茶,都没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