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176章 挖出藏宝一百三十万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挖出藏宝一百三十万两

原来露出来的是一个个用蜡密封好的牛皮包裹的陶箱、木箱、锡箱、铜箱和银盒!

陶箱还是第一次见,而且还是长方形的。

陶制品在现时较为常见,具备一定的防潮性与坚固性。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一些富户定制较大的陶制箱柜,用来存放金银。这类箱子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有盖子可以密封。

木材资源丰富,工匠们能够打造出精致且实用的木箱。在制作时,通常会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像红木、檀木等,以增强箱子的耐用性。

为了提升防盗性能,全部木箱还安装铜质或铁质的锁具。木箱的外观有雕刻装饰,常见的图案有龙凤、花鸟等,既美观又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贵族或富商在埋藏金银时,会优先考虑这类制作精良的木制宝箱。

主要是铜箱或锡箱。铜的质地坚韧,抗腐蚀性较强;锡虽然质地较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地下的潮湿环境。金属箱子能够更好地保护金银,防止其被外界因素侵蚀。而且金属箱子相对比较坚固,不容易被轻易破坏。

不过,金属箱子的制作成本较高,所以只有那些财力雄厚的人才能使用得起。

上次在江州百年大世家李家那里的窖藏金银用金属箱的不到一半,不是金属箱用不起,而是中大型的金属箱产量很低,能够做金属箱的作坊也是做小型的居多,没有哪家锻造工场有钟鹏举那个工场的实力。

例如,夏国在一些五代十国时期贵族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中,就有小型的金属箱,虽然用途可能是陪葬品,但也能反映出当时金属箱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情况,推测在窖藏金银时也会使用类似的金属箱子。

这次没发现有铁皮箱,钟鹏举猜测可能是因为铁皮箱埋在湿地容易生锈的缘故。

钟鹏举并不急着撬开这些箱子的锁看看,因为一切已成定局!

只要里面装的不是尸骸就可以了。

他对这些意外之财已经不那么执着了,随着自己商业帝国已经初具规模,富可敌国是迟早的事。只是荡平狼山泊也有两个月了,关于藏宝这件事不搞个明白,他自己心里难免有点不痛快。

这次回来试验完新式火器后,他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金属矿产开采和冶炼加工上。目前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有七处矿产资源。

钟鹏举顿时感觉到无比的轻松。

他忍不住跪在地上仰天长叹。

自从穿越以来,除了刚开始一贫如洗以外,从卖木柴、牛车开始,到制造出农具慢慢赚钱,二十文,几百文,一贯钱已算大钱,赚得也不快。

真正开始挣到大钱的是从拿到解除婚约那六千两白银开始,再到马匪临时中转站废弃庙宇那里起获到的价值十万两的赃物,那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他自己在村里看到村民使用的都是铁钱,连铜钱都很少见到,更加不用说白银了,白银是很少拿出来流通的。

那十万两使他一下子就达到了巅峰,十万两!够江县全县百姓用三年。十万两相当于夏国二十一世纪时的亿万富翁!

在那个世界钟鹏举在关押署里被打之前,他在里面已经调低了期望值,若有朝一日重获自由从头再来的话,哪怕赚到一百几十万就已经很满足了。更加不用说是亿万了,虽然亿万富翁在那个世界是很多的,但自己已没有那个奢望。

歇了一会,他好奇地打开一个长方形的银盒望望里面究竟有什么?

从考古发现来看,夏国成都永陵博物馆收藏有五代银盒,样式精美。这类银盒本身材质贵重,工艺精湛,盖上往往有凸出的精致花纹,如鸳鸯花草纹等。

它们通常体积较小,可能被用于存放一些较为珍贵、体积不大的金银饰品或小型金银器物等。虽然银盒的容量相对有限,但胜在密封性较好,且材质贵重,能较好地保护内部的金银物品。

所以他对这类银盒装的东西十分好奇。

里面赫然是一条玉带。

这组带饰由七方带跨和一方铊尾、两节革带以及一对银扣组成。带饰表面均以浅浮雕技法加上线刻手法雕琢出凤纹,凤纹飘逸灵动,动感十足。

前世和今生对珠宝首饰没有任何兴趣的钟鹏举也不禁暗暗赞叹。在那个世界他最奢侈的饰物就是一块十几万港币买的入门级别的江诗丹顿手表。

这条玉带选用当时最贵重的温润细腻的和田玉制成,玉质洁白温润,历经岁月仍泛着柔和光泽和保持着上乘品质。每方带跨与铊尾之上,均以精湛的浅浮雕结合线刻技艺,雕琢出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

带跨上的凤凰造型各异,或引颈高歌,尾羽舒展如绽放的锦簇繁花,纤长翎羽上錾刻细密纹理,在光线下仿若流动的星河;

或振翅欲飞,双翼扬起时的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辨,羽翼边缘以金线勾勒,凸显凤凰的灵动与华贵。凤凰头顶羽冠造型别致,如绽放的火焰,以镂空技法雕琢,更添几分轻盈之感。

铊尾上的凤凰则作回首顾盼之姿,身姿优雅,尾羽绵延而下,占据大半板面,尾羽末端饰以云纹,象征祥瑞。

凤凰周身环绕缠枝花卉纹,与凤凰图案相互映衬,花卉线条流畅婉转,仿若随风摇曳,与凤凰的动感形成呼应。

其雕刻工艺虽保留这个时期的风格,地子平整,却在细节之处更显精巧,凤凰的神态、羽毛的质感刻画入微,尽显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套凤凰纹玉带饰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展现了当前玉器制作在艺术与工艺上的完美融合。

玉带是唐代以后新创的玉器品种,佩系玉带是当时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严格的规定,以带板的质地、纹饰、块数不同,来表示品级的高低。

从这条玉带判断应是皇后或太后级别。

夏国蜀国皇帝王建墓出土的一套龙纹玉带饰是目前所仅见的唐、五代时期完整的成套玉带,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随身御带,可谓无价之宝,为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钟鹏举面前这一条是凤纹,形式一样。钟鹏举很好奇它的来历,有可能是宫廷里皇后或太后佩系的玉带。

钟鹏举见天色尚早,连忙开始动手把岛中间有芦苇倒伏的地方全部挖掘一遍。

把所有的藏宝全部清点完毕之后再恢复原貌,钟鹏举在岛那里待到子夜时分,遂趁夜深人静准备把其中的五十七个箱子秘密地运回到自己的家。

而此时在他的家中,小姑娘正与大姑娘拔剑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