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透视小保安赌石鉴宝惊世录 > 第218章 吴若巧高中毕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长这么高了。”

吴书涵笑着站起来,看着比上次见面又蹿高了些的小妹,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哥,你才知道啊!”

吴若巧嗔怪地躲开,凑到他身边坐下,好奇地打量着他,“你这次去京都,是不是又遇到好玩的事了?

快给我讲讲!”

“哪有什么好玩的,净是些麻烦事。”

吴书涵笑着摇头,不想让她担心,“倒是你,毕业打算报哪所大学?

想好了吗?”

提到这个,吴若巧眼睛更亮了:“我想报本地的师范大学,离家近,还能经常回来蹭饭。”

“挺好的,”吴书涵点头,“只要是你喜欢的就行。”

柳瑛妍端着切好的水果出来,看着兄妹俩有说有笑,脸上满是欣慰。

厨房里飘出糖醋排骨的香味,窗外的夕阳透过树叶洒下光斑,一家人团聚的温暖,像这饭菜的香气一样,缓缓弥漫开来。

吴书涵看着小妹叽叽喳喳说着学校的趣事,忽然觉得,那些在异国他乡经历的血腥与凶险,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此刻,他只是个普通的哥哥,守着家人,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

“哥,等我考上大学,奖励我一台电脑行不?”

吴若巧晃着吴书涵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

“行啊,”吴书涵笑着点头,“如果考上大学,哥就奖励一台电脑,再加一部5G手机。”

“耶!

太好了!”

吴若巧欢呼一声,随即算起账来,“我要苹果电脑,再配个iphone15!”

“不行,”吴书涵一口回绝,语气坚定,“要么选国产的,要么就自动放弃奖励。”

“哼!

廉价的假爱国!”

吴若巧嘟起小嘴,假装生气。

“呵呵,你看哥像是假爱国的吗?”

吴书涵拍了拍身上的衣服,“一身穿戴全是国货,连我这个人都是原装国产货,妈,你说是不是?”

“你这孩子,就知道打趣你妈。”

柳瑛妍笑着瞪了他一眼,“要说有一点不是国产的,那就是你爸的问题——当年可是他追的我,把我这‘本地货’拐回了家。”

“什么呀?

你们拌嘴别扯到我身上!”

正在厨房切肉的吴泽宇探出头,一脸无语,手上的刀却没停,嘴角却悄悄扬起——儿子有出息,女儿即将考大学,这日子过得,满满的都是幸福。

这时,吴书涵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师姐“林海螺”的名字。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对方爽朗的声音:“师弟,过两天我和我爸、二师兄从屏东坐飞机到南省,给你新店开业捧个场,到时候可得好好招待我们!”

“师姐,欢迎欢迎,一定扫榻相迎!”

吴书涵笑着应道,挂了电话,心里却突然一动——林海螺、海螺姑娘,还有那幅画……

他想起那幅藏着沙滩背影的古画,或许该找个懂行的人看看。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名字——朱灿宇,南省有名的古玩专家,眼光毒辣,对古画尤其有研究。

“爸,妈,我明天去趟古玩街,找朱老先生请教点事。”

吴书涵说道。

“是为新店的事?”

吴泽宇问道。

“嗯,带了件东西,想让他帮忙看看。”

吴书涵没细说,心里却打定主意,明天一早就去找朱灿宇,或许能从那幅画里,找出些关于“海螺姑娘”的线索。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厨房里的饭菜香越来越浓,一家人的笑语声在屋里回荡,而吴书涵的心里,却因那幅神秘的古画,泛起了新的涟漪。

翌日一早,吴书涵拨通了朱灿宇的电话。

“朱老,您好。”

“哟,是吴老弟啊,好久不见。”

电话那头传来朱灿宇洪亮的声音,“听说你在翡翠古玩街盘下了个档口?”

“是的,还在装修呢。”

吴书涵笑着应道,“朱老今天有没有空?

想跟您见个面,我这儿有一幅古画,想请您帮忙瞧瞧。”

“好啊,”朱灿宇一口答应,“我现在在云锦阁,正和几个老哥们闲聊呢,正好让他们也长长眼。”

“好,朱老,我30分钟后到。”

挂了电话,吴书涵小心翼翼地将古画收好,驱车赶往云锦阁。

这是一家藏在巷子里的古玩店,门面不大,却在圈内颇有名气,常有行家聚集于此交流品鉴。

推开雕花木门,浓郁的墨香与古物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里,朱灿宇正和两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围坐在八仙桌旁,桌上摆着茶具,氤氲着热气。

“朱老,李老,王老。”

吴书涵上前打招呼,这两位老者也是南省古玩界的前辈,他曾在几次鉴宝活动上见过。

“小吴来了,快坐。”

朱灿宇笑着招手,“早就听说你在外面闯出名堂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开起了自己的店。”

几句寒暄后,吴书涵从包里取出锦盒,小心地打开,将那幅古画铺展在桌上。

随着画卷缓缓展开,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渐渐显露,沙滩上那个俏丽的侧脸背影尤为醒目——长发被海风拂起,身姿纤细,衣袂飘飘,仿佛下一秒就要转过身来,眉眼间似有无限风情。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朱灿宇和另外两位老者都凑近了些,目光紧紧盯着画卷,连呼吸都放轻了。

“这……这笔法……”李老捻着胡须,眼中满是惊叹,“线条流畅,意境空灵,尤其这海浪的层次感,竟像是活的一般。”

王老则更关注画的材质,手指轻轻拂过画纸:“这纸是陈年的澄心堂纸,墨色沉稳,看这包浆,至少是明清时期的东西。”

朱灿宇没有说话,只是反复打量着画中那个背影,眉头微蹙,似乎在回忆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这画的风格,有点像明末清初那位‘海岳居士’的路子,但他的传世之作里,从没见过这样的题材……”

吴书涵心中一动,海岳居士?

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过。

看来这幅画的来历,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朱老,这画里的背影,有没有什么说法?”他忍不住问道。

朱灿宇摇了摇头:“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