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月的光阴,在樊城这片复苏的土地上,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杨逍宇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投入激流中的陀螺,在“基建狂魔”、“知识贩子”、“人肉机床监工”、“城防规划师”以及“苦修者”等多重身份间疯狂旋转。累吗?那是肯定的。但看着眼前日新月异的樊城,听着耳畔那充满生机的喧嚣,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足以抵消所有的疲惫。

最大的喜讯,莫过于土豆的丰收!

之前在霖益发现土豆之后,杨逍宇就让人赶紧送回樊城,并将几种种植方法都做些详细的说明。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正好也到了收获的时间。

城西开辟的试验田里,一片热火朝天。男女老少齐上阵,挥舞着崭新的铁锹和锄头(得益于“人肉机床”的高效产出),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泥土。

当第一串沾着新鲜泥土、圆滚滚、黄澄澄的土豆被一个老农颤抖着手捧出来时,整个田埂都沸腾了!

“出来了!出来了!好家伙!这么多!”

“老天爷!这…这比俺们以前种谷子,一亩地收的还多几倍啊!”

“快看这个!跟小孩拳头似的!这得多少斤啊!”

“城主相公说的没错!这真是仙粮啊!”

丰收的喜悦如同最甘醇的美酒,瞬间弥漫了整个樊城。临时充当粮仓的巨大棚屋里,堆积如山的土豆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淀粉的清香。杨业霆老爷子亲自坐镇,指挥着人手进行分拣、储存。按照杨逍宇的法子,一部分用草木灰处理延长储存期,一部分立刻分发下去作为口粮补充,还有一部分留作种薯。

“粮食储备:1.1年 → 1.4年!” 杨逍宇看着脑海中系统面板上跳动的数字,乐得合不拢嘴。虽然离两年目标还有点差距,但这土豆的产量和生长周期摆在这里,再加上即将收获的其他作物,粮食问题,这个曾经悬在樊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被彻底解决了!系统大爷的“剥夺五感”惩罚,威胁度瞬间下降了好几个等级。

“今晚!全城土豆宴!” 杨逍宇大手一挥,豪气干云。于是,樊城的空气中,第一次飘荡起如此浓郁的、属于丰收的独特香气——烤土豆的焦香、炖土豆的醇厚、土豆泥的绵软、炸土豆条的酥脆(杨逍宇亲自指导了几个厨娘)…各种做法轮番上阵。孩子们捧着热乎乎的烤土豆,小脸吃得跟花猫似的;大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软糯的炖土豆块,一边感慨着这“土疙瘩”带来的踏实感。连一向清冷的柳梦嫣,看着广场上欢乐的人群,品尝着司明月特意送来的、撒了点盐花的烤土豆,嘴角也难得地弯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粮食的基石稳固,另一项关键资源——矿藏的开采,也因杨逍宇的“修士朋克”工业革命而驶上了快车道。

柳梦嫣提供的几处矿脉点,此刻已是另一番景象。

得益于杨根、杨桩等几位凝神期“人肉发动机”驱动下批量产出的精钢工具——更坚固耐用的鹤嘴锄、效率更高的矿镐、结构更合理的矿车和简易轨道——矿工们的效率提升了何止数倍!

叮叮当当!轰隆轰隆!

矿场上,矿石被高效地开采、破碎、分拣、装车。源源不断的铁矿石、铜矿石,甚至少量伴生的其他矿物,被运回樊城内新建的工坊区。在那里,新搭建的、结构更合理的炼铁炉(同样参考了杨逍宇的“理论指导”)正日夜不息地喷吐着火焰。由“人肉机床”加工出的鼓风机部件,大大提高了炉温;更耐火的炉衬材料(来自附近发现的黏土矿),延长了炉子的寿命。工坊里,铁水奔流,钢花四溅,一块块品质更好的生铁、熟铁、乃至少量的钢锭被锻造出来,迅速转化为各种农具、工具、武器胚料以及……更多的机床零件!

工业的齿轮一旦开始加速转动,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惊人的。工具的革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原料和产品;更多的产品又支撑起更大规模的建设与需求。一个良性的、滚雪球般的循环,正在樊城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悄然上演。

而杨逍宇最为看重的“人才”与“知识”工程,也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结出了令人惊喜的果实。

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和充满童趣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柳双双站在一块刷了黑漆的大木板前,小脸严肃,手里拿着杨逍宇用木炭削成的“粉笔”,正在给下面的孩子们讲解“浮力”。

“大家看!为什么木头船能浮在水上,石头就会沉下去呢?” 双双指着木板上杨逍宇画的简笔画小船和石头。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木头轻!”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抢答。

“不对不对!我爹说是因为水有托力!” 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反驳。

“双双老师,少爷说是因为…密度?” 坐在前排的柳燕夜,眨着清澈的大眼睛,小声提醒道,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求证。

柳双双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对!燕夜姐姐说得对!是密度!少爷说了,密度就是…嗯…就是一样大的东西,谁更重谁密度就大!水也有密度,木头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起来;石头密度比水大,所以沉下去啦!就像…” 她努力想着杨逍宇举过的例子,“就像油会浮在水面上一样!”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密度”这个新奇的概念,已经像种子一样埋进了他们的小脑袋里。柳燕夜则飞快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着,时不时抬头看看木板上的图画,小脸上满是专注和思索。她的聪慧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仅学东西极快,举一反三,甚至在某些逻辑性强的知识点上,理解速度超过了柳双双。

很多时候,双双遇到卡壳的地方,反而是柳燕夜能用更清晰的方式帮她梳理明白,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助教”。看着两个小丫头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还不时凑在一起讨论的样子,杨逍宇老怀大慰。把柳燕夜接来樊城的决定,真是太正确了!这小丫头绝对是颗蒙尘的明珠!至于霖益那边的另外“九燕”……杨逍宇摸着下巴,看来得让印刷作坊(简易的雕版加墨)再加把劲,多印几套教材送过去了!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啊!

成年人的世界,知识的火花同样在迸发。

铁匠铺里,张师傅拿着杨逍宇给的《铁匠精要》,对照着上面画的铁-碳平衡图(虽然极其简略),对着刚打出来的一块铁胚敲敲打打,又放进炉火里观察颜色变化,嘴里念念有词:“原来烧到‘亮樱桃红’是这个时候…怪不得以前凭感觉有时候硬有时候软…这‘淬火温度’…得弄个能看温度的东西…”

木工作坊,李木匠正尝试着用杨逍宇理论中提到的“三角形稳定性”,改造一个经常摇晃的柜子结构,一边做一边感叹:“老祖宗传下来的榫卯是好,可加上这点‘三角’的巧思,更稳当了!城主相公这书,神!”

农田边,赵老伯带着几个后生,按照《丰产农书》里的法子,尝试着用草木灰和腐熟的粪肥混合改良一小块贫瘠的土地,还学着书里画的,给幼苗间苗,保持合适的间距。“这‘光合作用’…就是让苗苗多晒太阳、透风?” 赵老伯挠着头,虽然名词拗口,但道理似乎明白了。

杨逍宇编纂的“樊城版天工开物”初稿,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炙手可热的“宝典”。它将世代相传的经验,提升到了对自然规律理解和系统化应用的层面。

工匠们不再是单纯靠经验和手感,而是开始理解背后的“为什么”。虽然还很粗浅,但这颗科学的种子一旦发芽,必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樊城的工艺水平,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经验掌握”向着“知识驱动”的雏形迈进。

樊城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加速前进,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也随之而来——钱!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钱!

樊城的一切都还在初级阶段,就算能够自己制造东西,但还是有太多的物资和商品需要靠购买来获得。

杨逍宇看着账本上流水一般花出去的钱财,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

是时候再次出发了。

雷火工坊,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造血机器”和“大杀器孵化基地”,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备,基础建设应该已经初具规模。他需要将樊城工坊里用“人肉机床”精心加工出来的第一批核心机床零件、精密工具,以及囤积的大量铁料、铜料、煤炭等物资运送过去。没有这些硬件,雷火工坊就是个空壳。

而且,此行意义重大,远不止送货安装那么简单。他需要带上一批得力人手(主要是杨家护卫和一些学东西快的年轻工匠),沿途修缮、重建从樊城到预定雷火工坊选址(靠近商路枢纽,又相对隐蔽)之间的废弃驿站、村落据点。

这不仅是打通一条安全的补给线和撤退通道,更是将樊城的影响力和“名片”一路铺过去的重要举措!他要让沿途的人都知道,塞外苦寒之地,崛起了一个名叫樊城的新家园,那里有粮食,有活路,有希望!

健全这条商路,为樊城未来的贸易和人口流入打开门户,同样刻不容缓。

计划已定,行动迅速展开。物资装车,人手点齐,杨根、杨桩等几位核心管家这次需要留守樊城,保障后方运转和“人肉机床”的生产。杨逍宇则带上了杨墩(需要他的爆发力应对突发情况)和另外几名身手不错的护卫,以及一队负责基建的工匠。

临行前的清晨,樊城东门。

十几辆满载着货物、用油布遮盖得严严实实的马车一字排开。随行人员都已就位,马匹打着响鼻,空气中弥漫着远行的气息。

杨逍宇一身利落的劲装,外面套了件半旧的皮甲,背后斜挎着那杆用厚布重新包裹起来的暗金墨枪(低调,低调)。他正跟杨业霆老爷子低声交代着樊城后续的一些安排。老爷子拍着他的肩膀,沉声道:“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和梦嫣丫头盯着。路上机灵点,遇事别逞强。”

“知道了,爷爷。” 杨逍宇郑重点头。

交代完毕,他转身,目光下意识地寻找那个清冷的身影。

柳梦嫣就站在城门洞的阴影边缘,晨光勾勒着她窈窕的身姿。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月白衣裙,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脸上没什么表情,清冷的眸光落在杨逍宇身上。

杨逍宇几步走过去,脸上习惯性地挂上笑容:“娘子,家里就辛苦你了!土豆的推广、工坊的生产、学堂的课业,还有外城的初步勘测…都…”

“我知道。” 柳梦嫣打断了他絮絮叨叨的嘱咐,声音清冷依旧,却少了几分往日的疏离。她的目光在杨逍宇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淡淡道:“此去路途不近,沿途或有流寇、蛮族游骑,多加小心。” 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几不可闻,却清晰地传入杨逍宇耳中:“……注意身体,莫要太过操劳。”

杨逍宇微微一怔,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这…这算是关心吗?虽然语气还是那么平淡,但这话里的意思…他咧嘴一笑,重重点头:“嗯!娘子放心!我惜命得很!保证全须全尾地回来!”

柳梦嫣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目光随即转向了杨逍宇身后的马车队伍,司明月那清冷的身影。

司明月也看到了柳梦嫣的目光。二女的视线在空中无声交汇。

刹那间,时间仿佛凝滞了一瞬。

晨风吹拂着柳梦嫣鬓角的发丝,也吹动了司明月额前的刘海。她们的眼神都极为复杂,有审视,有探寻,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默契,甚至…还有一点点只有她们彼此才懂的、昨夜谈话留下的余韵。

只是片刻,柳梦嫣的目光再次从司明月脸上移开,重新落回杨逍宇身上,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模样,仿佛刚才那短暂的眼神交流从未发生。

她只是轻轻颔首:“去吧。”

杨逍宇并未察觉那瞬间的微妙,他翻身上马,意气风发地一挥手:“出发!”

车轱辘碾过新铺的碎石路面,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长长的车队在晨曦中缓缓驶出樊城东门,扬起淡淡的尘土。

杨逍宇骑在马上,忍不住回头望去。

晨光中的樊城,城墙巍峨,炊烟袅袅,学堂的方向隐约传来孩子们晨读的声音,工坊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也清晰可闻。城门口,柳梦嫣的身影依旧伫立在那里,晨风拂动她的衣袂,清冷而孤高,却又像一根定海神针,牢牢地守护着这座新生的城池。

“等我回来,娘子!” 杨逍宇在心中默念,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赚钱的迫切,一夹马腹,汇入了远行的车队。

车轮滚滚,驶向未知的前路,也驶向那条充满铜臭与机遇的“毒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