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 第39章 遗迹初探!遭遇简易机关陷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章 遗迹初探!遭遇简易机关陷阱

崤山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陈砚已携同墨尘、三名墨家工匠,以及一应俱全的机关破解工具,站在“墨家长老墓”的入口之外。入口巧妙地隐藏于一处断崖之下,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掩得严严实实。若非“历史锚点雷达”明确显示此处为“先秦墨家遗迹入口(长老墓)”,且羊皮卷上标注的“七星引路石”恰如其分地排列在入口两侧,众人恐怕难以发现这处隐秘之地。

“根据羊皮卷的注解,长老墓的入口需借助融合后的残片能量方能激活。”陈砚边说边抬手,体内的青铜残片能量印记泛起淡淡的绿光。他将手掌紧贴在断崖的石壁上,绿光随之沿石壁蔓延,迅速勾勒出一个与残片纹路完美契合的凹槽。凹槽中央逐渐浮现出“墨”字图腾。随着能量的不断注入,石壁缓缓向内凹陷,最终露出一条仅供一人通行的狭窄通道。通道内漆黑一片,隐约传来水滴落在石地上的清脆声响。

“带好机关灯,紧随我后,留意脚下的每一块石板。” 陈砚手持墨家特制的“探路铜杖”(杖头装配有机关探测装置,遇机关时会发出嗡鸣声),率先步入通道。墨尘紧随其后,手中握着一卷“墨家机关图谱”,随时准备对照图谱破解可能遇到的陷阱;工匠们则背着工具包,内装撬棍、麻绳、防渗泥等应急工具。

通道两侧的石壁上,每隔几步便嵌有一盏石灯。陈砚用火种点燃石灯,暖黄色的光芒顿时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行进约五十步时,探路铜杖突然发出“嗡——”的轻鸣,杖头的铜铃微微颤动。“有机关!” 陈砚立刻止步,示意众人退后。他蹲下身,仔细察看脚下的石板——其中一块石板的边缘略高于周围,石板表面刻有细微的“三角纹”,这正是墨家“地刺陷阱”的标志性特征。

“这是最基本的‘触发式地刺’,一旦踩踏石板,下方的地刺便会立即弹出。”墨尘走上前,指着石板边缘的缝隙说道,“你看,石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有金属反光,这表明下方连接着弹簧机关。按照墨家机关术的规律,破解之道在于找到‘制衡石板’——通常位于陷阱石板的左右两侧,会有一块刻有‘矩尺纹’的石板,按下它便能暂时锁住地刺。”

陈砚依照墨尘的指示,在陷阱石板左侧三尺处,果然发现了一块刻有矩尺纹的石板。他用探路铜杖轻轻一按,石板发出“咔嗒”一声轻响,陷阱石板边缘的金属反光瞬间消失。“现在可以通过了,但动作要快,制衡石板的效果只能维持十息。”墨尘提醒道。

众人依次迅速通过,刚走到通道的另一侧,身后便传来“唰”的一声——陷阱石板下方弹出数根三寸长的铁刺。若再慢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

继续前行约百步,通道骤然变得宽敞,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圆形石室。石室中央矗立着一座石台,台上摆放着一个青铜鼎,鼎身镌刻着繁复的纹饰;石室四周的墙壁上,均匀分布着四个幽深的洞口,去向不明。陈砚刚踏入石室,手中的探路铜杖再次发出嗡鸣声,这次的声响较之前更为急促——地面突然开始剧烈震动,石室右侧的地面缓缓下陷,淡黄色的流沙从凹陷处喷涌而出,迅速向众人蔓延。

“是‘流沙陷阱’!快退到石台上去!”墨尘大声疾呼。众人闻言,慌忙冲向中央的石台。流沙蔓延的速度极快,转瞬间便覆盖了半个石室,石地上的石板被流沙裹挟,发出“咯吱”的刺耳挤压声。陈砚站在石台上,观察流沙的动向,发现流沙从右侧墙壁的洞口涌出,而左侧墙壁的洞口则不断吸入空气,形成明显的对流现象。

“流沙陷阱的核心在于‘水力驱动的流沙阀’,只要找到阀门的控制机关,就能有效阻止流沙。”墨尘迅速翻阅手中的机关图谱,“根据图谱记载,这类陷阱的控制机关通常隐藏在石台下方,需借助残片能量来激活。”陈砚立刻蹲下身,将手掌紧贴石台底部,残片能量随之蔓延,很快便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凹槽。他将能量注入其中,石台底部顿时传来一声“轰隆”,右侧墙壁的流沙洞口缓缓闭合,流沙的蔓延也随之停止。

“真是险象环生!再晚一步,我们恐怕就要被流沙吞噬了。”一名工匠抹去额头的汗水,心有余悸地说道。

陈砚点头赞同,目光扫视石室四周的洞口:“这四个洞口应是通往长老墓深处的通道。按照墨家机关术的布局,其中仅有一个是安全通道,其余三个均布有陷阱。”他随即激活“历史锚点雷达”,对四个洞口进行细致探测。雷达显示,左侧第一个洞口标注为“机关:弩箭阵,风险:中等”,第二个洞口标注为“机关:毒气,风险:高”,右侧第一个洞口标注为“机关:石壁挤压,风险:高”,而右侧第二个洞口则标注为“安全通道,通往‘长老墓室前厅’,风险:低”。

“走右侧第二个洞口。”陈砚指向安全通道,率先迈步进入。通道比之前的更为宽敞,两侧石壁上刻有墨家的“机关术传承壁画”——壁画生动描绘了墨家长老传授机关术、带领弟子修建工坊、抵御外敌的场景,为此次探索之旅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走了约两百步,通道尽头出现一座石门,门上刻着“长老墓室前厅”五个篆字。陈砚尝试推开石门,但石门纹丝不动,门上没有锁孔,只有中央刻着一个与残片能量印记相吻合的凹槽。“需用残片能量激活石门。”陈砚将手掌贴在凹槽上,能量注入的瞬间,石门缓缓向两侧开启,露出前厅的景象——前厅宽敞明亮,顶部嵌有夜明珠,照亮了中央的石棺与四周的书架,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一卷卷竹简,显然是墨家的机关术典籍。

“太好了!这些典籍说不定藏着第三块残片的线索,还有更多失传的机关术!”墨尘激动地走上前,欲查看书架上的竹简。就在这时,前厅地面突然震动,两侧墙壁上弹出数十支弩箭,朝众人射来。“是‘触发式弩箭阵’!快躲到石棺后面!”陈砚大声呼喊,众人迅速躲至石棺旁,弩箭“嗖嗖”射在石棺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陈砚仔细观察弩箭的发射规律——弩箭每隔三息发射一轮,发射口嵌于墙壁的凹槽之中。他敏锐地发现,前厅顶部悬挂的夜明珠中,有一颗光芒格外耀眼,其位置恰好正对墙壁的弩箭发射槽。“墨兄,你看那颗夜明珠,或许正是弩箭阵的控制开关!”陈砚指向那颗亮珠。墨尘闻言抬头,对照手中的机关图谱:“所言极是!这正是‘光控弩箭阵’,夜明珠的光芒通过反射,精准控制弩箭的发射。只需用物体遮挡其光芒,即可令弩箭停止发射。”

一名工匠迅速从工具包中取出黑布,用麻绳牢固系住,精准抛向那颗夜明珠。黑布恰好将亮珠完全包裹。随着光芒被彻底遮挡,墙壁上的弩箭发射口缓缓闭合,弩箭阵终于停止运作。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缓步走到书架前,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卷竹简——竹简上详细记载着“墨家机关战车的改良方法”,正是当前迫切需要的技术。

“看来这次初探并非徒劳,不仅觅得了机关术典籍,还洞悉了长老墓的机关布局。”陈砚的目光扫过满架的竹简,内心洋溢着期待,“然而,前厅仅是序章,后续的墓室必定暗藏更为复杂的机关。我们必须做好更周全的准备,方能继续深入探查,寻找第三块残片。”夕阳西沉之际,众人携带所获的机关术典籍,撤离长老墓。

立于入口之外,陈砚回首凝望断崖,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尽管初探时遭遇了简易机关陷阱,却也为此后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只要掌握更多墨家机关术,集齐三块残片,必能揭开长老墓之谜,使墨家技艺重放异彩,为大汉的繁荣与稳定贡献力量。

归途墨家工坊,众人一边梳理典籍,一边探讨破解机关之策,夕阳余晖洒落肩头,为这场波折迭起的遗迹初探画下了充满希望的圆满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