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修铁路 > 第115章 铁舰初成与暗涌将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铁舰初成与暗涌将至

龙江船厂的船坞中,钢铁与木材的交响曲迎来了新的高潮。继“破浪”号之后,第二艘改进型明轮战舰的龙骨铺设完成,第三艘的料件也已备齐,整个船厂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蜂巢,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艘被工人们私下称为“定江”号的首舰——“破浪”,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舾装工作,黝黑的船体、高耸的烟囱、巨大的明轮以及那门散发着冷冽寒光的舰艏主炮,无不昭示着它已是一柄随时可以出鞘的利剑。

这一日,天光未亮,“破浪”号便再次升火起锚。这一次,它并非进行简单的试航或训练,而是执行林昭亲自下达的“前出警戒与适应性巡航”任务。它将沿着长江向下游方向航行至镇江一带,模拟实战环境,检验远程航行能力、通讯联络以及舰炮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射击精度。

临时舰长(原漕运把总,现已被正式任命)站在舰桥上,神情肃穆。他手中拿着一份沈云漪与几位老船工共同修订的《江防水文要略》,上面标注了沿途的暗沙、礁石和湍流区域。锅炉压力稳定,明轮缓缓转动,巨大的舰体悄无声息地滑离码头,融入黎明前的薄雾之中。

沈云漪此次并未随行,她需要留在船厂,主持二号舰的建造和副炮的量产工作。但她站在码头上,目送着“破浪”号消失在江雾里,心中那份牵挂与期待,丝毫不亚于亲临其境。这艘船,从第一根铁肋到如今的全副武装,凝聚了她太多的心血。

巡航并非一帆风顺。在途经一处江心洲时,“破浪”号遭遇了强劲的横流,庞大的船身出现了明显的偏航,明轮打出的水流与湍急的江水相互冲击,使得操控变得异常困难。舰长根据事先预案,果断下令调整明轮转速差,配合舵效,艰难地稳住了船身。这次意外,为未来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更令人警惕的是,在接近镇江水域时,了望哨再次发现了荷兰侦察船的踪迹!那艘体型小巧、帆桨并用的快船,远远地吊在“破浪”号后方,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

“保持航向航速,不必理会。”舰长按照林昭事先的指示,并未采取过激行动,只是加强了警戒,并通过旗语与沿途新建的信号站保持联络,将敌情及时回报江宁。

这次巡航,历时三日,往返近三百里。“破浪”号安然返回龙江码头时,虽然船体附着了不少水藻,机器也需检修,但整个航行过程有惊无险,充分证明了其设计的可靠性和初步形成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它像一头巡视自己领地的雄狮,向潜在的敌人展示了力量,也极大地鼓舞了沿江军民的士气。

然而,“破浪”号的每一次出航,都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扩散至远方。

江宁城内,关于“铁甲神舰”巡江的传说愈发神乎其神,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亲眼见到该舰喷吐火舌,一举击沉了夷人的窥探小船。这些传言虽不可尽信,却实实在在地塑造着一种“我方力量正在增强”的集体心理。

而在长江口外,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旗舰“海上主权”号的船长室内,气氛却截然不同。范·德伯格船长看着侦察船带回来的素描和报告,粗壮的红眉毛紧紧拧在一起。画纸上那艘冒着黑烟、依靠明轮驱动的怪船细节更加清晰,报告中也提及了该船在湍流中展现出的操控性和那门看起来就非同小可的主炮。

“明国人……竟然真的造出了这种东西……”范·德伯格放下报告,用手指敲打着桌面,眼神阴鸷。他原本以为封锁江口、偶尔的炮击袭扰就能让这些明国人屈服,最多是像齐王那样的合作者主动献上利益。但林昭的出现和这艘怪船的成功,打乱了他的计划。

“船长,我们是否要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大副询问道,“不能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根据我们与齐王……嗯,现在是‘武靖皇帝’的协议,他也希望我们尽快解决掉这个麻烦。”

范·德伯格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暂时不要。这艘船很奇特,我们需要更多情报。而且,齐王那边……哼,他连自己后院的一个技术官僚都收拾不了,承诺我们的款项和特权也迟迟未能完全兑现。”他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诈,“让他们明国人自己先斗一斗,消耗一下力量,或许对我们更有利。传令下去,加强对江宁方向的侦察,尤其是那艘怪船和船厂的动向。同时,催促北边的那位‘皇帝’,尽快履行他的承诺!否则,我们不介意找新的合作伙伴。”

他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坐观其变,但暗中的绞索,正在一点点收紧。

几乎在“破浪”号返航的同时,一匹来自北方的快马,携带着绝密的信息,冲入了江宁城,直奔龙江船厂。

信是李如松通过数道秘密渠道,辗转送来的。信中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北虏(指齐王)已决意南征,以‘剿逆’为名,整合京营及部分边镇兵马,不日将发。水师亦有可能协同。江南危殆,望早图之。如松。”

这封密信,证实了林昭最坏的猜测。齐王朱翊钧在稳固北方后,终于要腾出手来,以泰山压顶之势,彻底清除他这个“心腹大患”。而“水师协同”四字,更是让人浮想联翩,难道齐王竟然不惜引狼入室,要与荷兰人联手?

林昭将密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脸上没有任何惊慌,只有一种风暴来临前的极致平静。

他召来了周铁鹰、孙幕僚和刚刚结束巡航、尚未来得及休息的“破浪”号舰长。

“准备迎战。”林昭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敌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了。‘破浪’号需尽快完成检修,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二号舰的建造要加快,哪怕先保证能下水,具备基本航行和自卫能力。沿江所有防御工事,立即进行加固。动员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江防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江宁与长江口之间的某片水域。

“这里,将是我们与北虏,乃至与红毛夷的决战之地!”

“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江南,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踩就踩的地方!”

“这第一仗,必须打出我们的威风,打出江南的骨气!”

龙江船厂的灯火,在这个夜晚亮得格外早,也格外耀眼。钢铁的轰鸣声、工匠的号子声、训练的呐喊声,交织成一曲悲壮而激昂的战歌。初成的铁舰即将迎来真正的血火洗礼,而江面之下,各方势力汇聚的暗涌,已然奔腾咆哮,即将化作吞噬一切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