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重生水浒 > 第59章 贤才逢明主 丹心向苍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贤才逢明主 丹心向苍生

王寅把妻儿送回了家,自己也在换下了囚服,洗了个澡就匆忙来拜见柴承乾。

杭州城西的客栈后院,桂花落了一地金黄,晚风带着甜香掠过廊下的灯笼,将光影晃得摇曳。王寅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衫,虽面带疲惫,眼神却亮得惊人。

见到早已等候在此的柴承乾,他立刻跪倒在地,“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哽咽:“柴公子大恩,王寅粉身碎骨也难报!若不是公子仗义出手,我一家早已家破人亡,这救命之恩,我王寅没齿难忘!”

柴承乾连忙扶起他说道:“王大哥快请起,我出手相助,不仅是因为看不惯恶霸横行,更佩服王大哥的才华人品。若真是奸猾之徒,我也不会多管闲事。”

王寅见状更是感激,握着柴承乾的手道:“公子胸怀磊落,王寅无以为报。公子若有差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绝不皱眉!”

“差遣谈不上。”柴承乾笑着摆手,引着王寅到廊下坐下,吕师囊早已泡好了茶,“我听闻王大哥懂水利、通兵法,还精于吏治,刚才在知府衙门,李大人也赞你是难得的全才。我正好有些疑难,想向大哥请教。”

王寅一愣,随即正色道:“公子请讲,只要我知道的,定当如实相告。”

“就说这钱塘江水利吧。”柴承乾拿起桌上的茶杯,指着水面,“我看杭州城临江而建,每年汛期都要防洪,可堤坝修了又塌,银子花了不少,效果却不佳,这症结何在?”

王寅闻言,眼中瞬间燃起光芒,之前的颓丧一扫而空,侃侃而谈:“公子问到了点子上!钱塘江潮势凶猛,寻常堤坝只知加高加厚,却不懂‘疏堵结合’。潮水来时有回漩之力,堤坝迎水面若太陡,反而会被潮水掏空根基;再者,官府修堤多是层层克扣,石料用劣等品,工匠敷衍了事,这样的堤坝,哪能经得住大潮?”

他随手捡起地上的树枝,在青砖上画出堤坝剖面图:“若依我之见,迎水面当砌成斜坡,用生铁铸件连接巨石,底下再打松木桩固基;更要在下游修导流堤,分走部分潮势,如此才能长治久安。前几年我曾将图纸呈给上司,可惜……”他苦笑一声,“上司只顾着贪墨修堤银子,根本不理。”

柴承乾听得连连点头,又问:“那兵法呢?若江南有水军叛乱,该如何平定?”

王寅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水战贵在船快、箭准、识水性。若叛军据守芦苇荡,不可硬攻,当以小船诱敌出荡,再以大船列阵,用火箭烧其粮草;若叛军顺流而下,当在狭窄水道设暗桩,断其退路,再以火攻首尾夹击。关键在于‘知水情、善用势’,而非一味拼兵力。”

一旁的吕师囊忍不住赞叹:“王先生对水战的见解,竟比许多水师将领还透彻!”

柴承乾心中越发欣喜,这王寅果然是文武全才,水利、兵法、吏治样样精通,正是他急需的栋梁之材。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下来: “王大哥有如此才学,却因不肯献田遭此诬陷,可知这官场为何如此黑暗?”

提到官场,王寅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握着茶杯的手紧得发白:“还不是因为‘贪’与‘私’!朝廷上下,蔡京、高俅之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贪污成风;地方官吏攀附权贵,欺压百姓,稍有不从便罗织罪名。像李大人这样的清官,百中无一!我不过是守着祖产不肯屈服,便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世道,哪有公理可言?”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都带着颤抖:“百姓丰年尚且温饱难继,灾年更是易子而食,可官府依旧横征暴敛,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官场,早已烂到了根里!”

柴承乾静静地听着,见他心中积愤已深,适时开口:“王大哥说得没错,这朝廷确实烂了。北有辽金虎视眈眈,西有西夏作乱,朝中奸臣当道,百姓怨声载道,依我看,天下大乱,已不远了。”

王寅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公子……公子也这么看?”

“不是我这么看,是大势如此。”柴承乾望着院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却有力,“乱世将至,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柴承乾虽不敢称救世主,却想趁此乱世,聚拢些志同道合的弟兄,将来若天下真乱了,便拉起一支队伍,护佑一方百姓,重建一个清明世道。”

他看向王寅,目光坦荡:“王大哥有经天纬地之才,心怀百姓,却遭此冤屈。与其在这腐朽的官场挣扎,不如随我一起,做些真正济世救民的大事。你懂水利,可保江南水患无忧;你通兵法,可助我训练水师;你精吏治,可帮我治理地方。”

王寅怔怔地看着柴承乾,眼中的震惊渐渐变成激动,最后化为滚烫的光芒。他活了半辈子,空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刚遭诬陷,本对世事心灰意冷,可柴承乾的话,却像一道光照进了他心中的黑暗——原来真有人和他一样,看不惯这乱世,想为百姓争一条活路!

“公子……公子所言,正是我王寅毕生所求!”王寅猛地站起身,对着柴承乾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沙哑。

“我原以为此生再无希望,没想到还有公子这样心怀苍生的明主!我王寅若再犹豫,便是不识时务!从今往后,我王寅这条命,全交给公子!哪怕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

柴承乾见状,心中大喜,连忙扶起他:“王大哥肯屈就,真是天助我也!有你相助,江南的水利、吏治、水师都有了着落,何愁大事不成?”

吕师囊在一旁笑道:“王先生加入,咱们如虎添翼!往后江南的事,就更有底气了。”

王寅端起茶杯,对着柴承乾一饮而尽:“公子,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吧!”

当下,柴承乾把自己在各地的规划都说给了王寅,王寅一边听一边惊叹,自己这个主公不过17岁,没想到已经在天下布局如此之久。如果按照规划,如果天下真的有变,那么自己的理想完全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