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重生水浒 > 第66章 古道逢忠良 侠义救赵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章 古道逢忠良 侠义救赵鼎

宣和元年(1119年)的春节热闹非凡,柴府正厅的宴席从除夕摆到元宵,南北头领齐聚沧州,共商来年大计。

席间,柴承乾将整个柴家事务总览托付给吕师囊——吕师囊精通钱粮调度与地方治理,留在沧州既能协助柴进打理田产商号,又能统筹各个地方的物资转运,让他得以安心筹备进京事宜。

酒过三巡,柴承乾望着窗外飞雪,对众人道:“开春我便进京参加省试,西北又朱武和史进,江南靠王寅,山东靠李助,河北有吕先生与孙安大哥,我在汴京也能安心。”众人齐声应诺,满厅豪气冲散了岁末的寒意。

转过年到了正月十六,沧州的官道上已杨柳依依。柴承乾换上轻便的行装,带着时迁与十名护卫,骑着骏马向汴京进发。此行除参加省试,他更想借进京之机,摸清汴京官场的虚实,尤其是蔡京、高俅一党的势力分布,为日后入仕铺路。

这日午后,队伍行至河北与河南交界的荒野古道,两侧山林茂密,怪石嶙峋。忽然听到前方林中传来兵刃交击声与呼救声,柴承乾勒住马,对时迁道:“去看看。”

时迁如狸猫般窜入林中,片刻后回来禀报:“少爷,是几个蒙面人追杀一个文人,那文人快被追上了!”

柴承乾眼神一沉,拍马冲了过去。只见林间空地上,五个蒙面汉子手持钢刀,正追赶一个身着长衫的中年文士。

那文士一边跑还一边仍厉声怒斥:“高俅奸贼!我赵鼎就算死,也要在黄泉路上骂你祸国殃民!”

“找死!还敢口出狂言!”为首的蒙面人狞笑着追上去就要挥刀砍向他的脖颈。

“住手!”柴承乾大喝一声,手中沥泉枪如灵蛇般甩出,精准地缠挡住刀刃,猛地一挑。蒙面人猝不及防,钢刀脱手飞出。

护卫们趁机上前,三下五除二便将五个蒙面人制服,卸下他们的蒙面布,竟是几个面带凶相的江湖恶汉。

“多谢英雄相救!”文士捂着流血的左臂,对着柴承乾拱手道谢,虽脸色苍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柴承乾翻身下马,见他长衫染血却气度不凡,问道:“先生是何人?我看先生乃是读书之人,为何会遭江湖人追杀?”

“在下赵鼎,原是汴京御史。”赵鼎苦笑一声,声音因太累有些虚弱,“因弹劾高俅纵容子侄强占民田、克扣军饷,被他罗织罪名罢官,没想到他竟派杀手追杀,欲斩草除根。”

柴承乾心中一动,赵鼎的名字他早有耳闻——此人在御史台以刚正不阿闻名,多次弹劾奸佞,在士林中声望极高。没想到竟在此地遇到,更没想到高俅竟猖狂到敢在荒野劫杀前御史。

“高俅奸贼,真是无法无天!”时迁在一旁怒骂,“赵大人,您放心,有我们少爷在,定保您平安!”

柴承乾扶着赵鼎到树下坐下,让护卫取出金疮药为他包扎伤口,又递上干粮和水:“赵大人,此地不宜久留,高俅的人或许还有后援。我正要前往汴京,不如与我同行,到了汴京,他们便不敢放肆了。”

赵鼎感激地看着柴承乾:“多谢壮士搭救,只是汴京我怕是回不去了,高俅不会放过我的,你们带着我恐怕会惹祸上身。不过这份恩情,赵鼎没齿难忘。敢问公子名讳?”

“在下沧州柴承乾。”柴承乾拱手作揖说道。

“柴承乾?”赵鼎一愣,随即恍然,“莫非是沧州柴进柴大官人之子?

“正是。”柴承乾回答道。

赵鼎眼中闪过敬佩之色:“久闻柴公子年少有为,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武艺高强,更有侠义之心,比起汴京那些只知空谈的官员,不知强多少倍!”

他叹了口气,“可惜如今朝廷被蔡京、高俅之流把持,忠良遭贬,宵小得志,若多些公子这样的人物,何愁天下不平?”

柴承乾闻言,顺势道:“大人所言极是。晚辈此次进京,正是要参加省试,若能有幸入仕,愿追随大人这样的忠良,为朝廷尽一份力。”

“好!好!”赵鼎激动得声音发颤,“公子有此志向,实乃朝廷之幸!以公子之才,定能高中!可惜我怕是不能看到公子高中了!”

柴承乾忙问为何?赵鼎目中无光:“如今我全家已被高俅陷害囚禁,我拼死逃出,还遭到他派的人追杀。有家不能回,有冤不能申,天下之大,哪里有我容身之地?”

柴承乾非常佩服赵鼎为人,于是还是想要救他一下,说道:“大人不必担心,我可以派人把你送回河北躲藏,至于伸冤或者报仇,只要活着,终会有机会!”

赵鼎转念一想,又说到:“可是我是高俅必杀之人,公子救我,岂不是得罪高俅,断了自己的仕途?”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只求做事问心无愧,赵大人铮铮铁骨,我柴承乾又怎会害怕高俅而放弃道义。”柴承乾大义凛然的说道。

“对,我要活着,我要找机会扳倒高俅。”赵鼎听到这话,心中也是热血沸腾:“感谢柴公子大恩,我怕赵鼎他日必当回报!”

当下柴承乾命令护卫解决了几个杀手,丢下了深谷之中,又安排了两个护卫,一路快马加鞭,护送赵鼎前往河北避难。赵鼎也不再推辞,对着柴承乾一拜,跟着护卫就上马朝着北方逃去。

目送赵鼎的等人骑马远去,时迁笑道:“少爷,这赵鼎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硬骨头,救下他,将来我们就能就多了个帮手!”

柴承乾点头,望着汴京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高俅追杀御史,可见其猖狂到了极点。这样的朝廷,更需要有人进去搅动风云。省试只是第一关,汴京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队伍继续前行,夕阳将古道染成金红,远处的汴京城墙已隐约可见。柴承乾知道,此次进京不仅是为了科举,更是为了在这乱世的中心,埋下一颗改变格局的种子。而救下赵鼎的侠义之举,或许便是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