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 > 第168章 侯亮平和李达康的终极对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侯亮平和李达康的终极对决!

“侯局长,省厅办公室内并未发现李达康的踪迹;”

“侯局长,省政府的办公室里面也没有发现李达康的踪迹;”

“侯局长,李达康位于城郊的别墅家中也没有找到李达康的踪迹;”

“侯局长......”

一条条消息实时汇总到联合办案组组长侯亮平的耳机里面,听着各路办案人员的汇报,侯亮平的眉头皱得越来越深。

此时,侯亮平正在京州市局特警队的一辆移动指挥车上,指挥多路办案人员同时对李达康经常出没的场所实施抓捕行动。

然而,根据前方办案人员的汇报,在这些李达康经常出没的地方,都并没有发现李达康的踪迹。

移动指挥车内,联合办案组的副组长钟小艾听到前方传回来的这些消息,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她低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道:“侯局长,是不是李达康提前收到风声跑路了?”

侯亮平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的说道:“应该不可能,这次抓捕李达康的行动是绝密的,所有参与办案的工作人员都是在行动开始后才知道具体抓捕任务,根本没有走漏风声的时间和通讯工具;”

“唯一的可能,是李达康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后果,并且提前作出了预判;”

“毕竟,他已经在省公安厅厅长的位置上待了长达八年,他的反侦查能力和对危险的嗅觉要远超一般的犯罪分子。”

就在这时,移动指挥车内又传来了前方办案人员的紧急汇报。

“侯局长,刚刚和汉东省公安厅的相关人员确认,李达康的身上携带着一把制式手枪和超过三十发子弹!”

哗!

此消息一出,侯亮平顿时表情一滞。

移动指挥车内,其余的联合办案组成员俱是心头一紧。

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做足了预案,也预料到李达康会以职务之便将枪械携带在身上;

所以,前去抓捕李达康的各路工作人员都是全副武装,以随时应对李达康的困兽之斗;

却不曾想,百密终有一疏,李达康竟然不在他平常出没的地方,而是携带着制式枪支消失在联合办案组的眼皮子底下,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万一带着枪支的李达康狗急跳墙,他携带的超过三十发子弹可就是超过三十条人命啊!

真要是出现这最为糟糕的极端情况,可不仅仅只是在场的联合办案组所有工作人员停职反省那么简单,搞不好是要被以渎职罪论处的。

副组长钟小艾当即表态道:“侯局长,鉴于犯罪嫌疑人李达康身上携带枪支和弹药的特殊情况,我建议立即向上级组织汇报,请求上级组织对汉东省的高速出口、省道出口和内河码头进行封锁;”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达康携带着枪支弹药离开汉东省境内!”

钟小艾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即便最终这次抓捕行动酿成了极端后果,也必须把事态范围控制在汉东省境内,这样才能给汉东省委和上级组织足够的处理空间和回旋余地;

而一旦让李达康离开汉东省,那事态的发展可就不受汉东省委和联合办案组掌控;

尤其是,京州距离京城也不过一千公里而已,驾车无需二十四小时就能抵达,这要是让李达康在京城闹出什么幺蛾子,可就不是他们联合办案组摘帽子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听着副组长钟小艾的意见,侯亮平只用了几秒钟思考就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当即作出部署,道:“我同意钟主任的意见,马上和汉东省委取得联系!”

接下来,整个移动指挥车内顿时变得忙碌起来。

侯亮平亲自向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作了汇报,在得知李达康的身上竟然带着制式枪支后,沙瑞金也不禁表情一滞,生怕狗急跳墙的李达康会不会埋伏在那个犄角旮旯里,然后突然冲出来给自己来一梭子。

沙瑞金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责令汉东省委立刻成立专案组,配合联合办案组对汉东省境内的高速路口、省道出口和内河码头进行全面封锁。

同时,还加强了省委办公大楼的安保工作。

移动指挥车内,得到沙瑞金授权的侯亮平顿时忙得像旋转陀螺一样,协调着各方面的工作。

不知过了多久,等侯亮平终于清闲片刻换了一口气的时候,他突然猛地一拍脑袋,道:“我知道李达康去哪儿了!”

“什么?”

闻言,钟小艾当即一脸狐疑的看向侯亮平,移动指挥车内的其余办事人员也纷纷看向了侯局长。

迟疑了片刻,侯亮平斩钉截铁的说道:“李达康应该在京州和金山县之间的梭子坡隧道附近!”

哗!

此话一出,移动指挥车的众人依旧是一头雾水的看向侯亮平。

而侯亮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先是下令让移动指挥车立刻向金山县方向驶去,前往梭子坡一带。

紧接着,才是胸有成竹的向众人解释道:“诸位,我研究过李达康的从政履历,李达康在金山县任县长的时候,曾在修建金山至京州的高速公路过程中,在梭子坡隧道一带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并且,这件事情一直被李达康视作是仕途上的滑铁卢;”

“现如今,穷途末路的李达康一定会选择重回梭子坡,回到那个改变他人生轨迹和仕途轨迹的地方;”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行为叫‘重返行为’,和犯罪分子会重返犯罪现场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