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宋家庄于上午8点召开加入农村互助社投票意向大会,各家各户的当家人作为代表齐聚村委会大院。
宋常贵先向村民们通告了《关于加入农村互助社的决定》,宣读完毕,台下瞬间变得聒噪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届时就像是炸了锅一样,大家一个个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各种疑惑之声充斥着会场,总之,理由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
有的说收上去这地算谁的呀?还有的说:“这地一开始都不一样,有的肥,有的贫,拿的钱一样多吗?”更有甚者:“万一弄瞎了怎么办?”
宋常贵示意大家安静一下:“我们就是得学习先进,你看我们考察的人家那几个村,都是把地先整合了,然后才有精力去干大事!”
还是有存在诸多疑虑的社员,宋常贵接着讲起来:“前些天,咱们自己拍的人家那几个先进村的视频录像和人家自己制作的宣传片咱们也都看过了,怎么大家就是拗不过这个弯来呢?”
不少有疑问的社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宋常贵,宋常贵不厌其烦,一一作答,要致富就要学习人家发达的地区,富裕的村子,咱们光闭门造车,当鳖木匠,啥也干不好,说到底就是井底之蛙,永远看不到人家外边的模样。
宋常贵说的嗓子都快冒烟了,终于又有很多社员下定了决心跟着村委干。
他看着动员大会也进行的差不多了,见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就号召大家投票表决。
百十户人家也就只有那么七八户不赞同,表示强烈反对的,其中就包括宋大华和李芋之两家“显眼包”。
宋常贵满意的点点头,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同意,本来就超出了预料了,就宣布:大家散会,那几户不同意的留下。
众人散场后,被留下的几户代表被宋常贵叫到了办公室,宋常贵先问了宋大华和李芋之为什么不同意?
这俩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自己种多带劲呀,想种啥自己说了算,再说了每亩地还能给补贴,多滋的事呀!”
两人口径一致,让宋常贵也犯了难,心想:先得把这两个“刺头”拿下,要不然那几户都瞅着呢,要不更难办。
宋常贵就说开了他俩,做开了思想工作:“你们俩怎么这么死心眼,你自己不用管地里,到时候拿分红就行,还能在打个零工挣个外快,多美的事呀,总比栓在地里强吧!”
宋大华反问道:“我家里养着几十头猪,要是自己种地,在自己地里就能出饲料,省了饲料钱,猪粪还能当肥料,化肥钱也省了,我还用弄那个干什么呀?那不脱裤子放屁吗?”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无不哄堂大笑,搞得宋常贵也是脸上不好看,真是拿他没办法呀!
李芋之又问:“那一亩地能给多少钱?我们家七口人,十几亩地呢!”
宋常贵:“哎呀,放心好了,亏不了你的!都是按亩数分红,一亩地有一亩地的钱。”
李芋之:“我不管,反正你给不够钱达不到俺的要求,俺就是不干!”
宋常贵也是有点无计可施了,好说歹说就是说不动他俩呢。
不过经他这一说,虽然两个“刺头”没有被劝动,另外几户反而被说动了。
另外几乎一致表态:“常贵叔,你放心,我们跟着你干了!”
然后,宋常贵让这几户先行回去了。
最后,只剩下了这两个“刺头”了,真是让人长愁呀。
他搬来了宋腾飞来说服这两个人,宋腾飞先是对本家叔叔宋大华说道:“大华叔,你怎么就是不相信我们呢?”宋大华:“我不是不相信你们,而是我觉的没必要。”
他又去说李芋之:“芋之大哥,常贵爷爷都说了,亏不了你,你还有啥好顾虑的?”
李芋之:“我还是不太看好这个弄法!”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宋常贵是黔驴技穷了,心想:宋腾飞的面子他们都不给,要说动他们俩看来是真的没戏了。
然后,他就先让这二位回家了。他再和宋腾飞重新商议一下该怎么办?
宋腾飞笑着说道:“常贵爷爷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