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从前有个忘川郡 > 第244章 星灵借势 药王临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拍卖会的喧嚣与华彩,如同投入忘川河中的一颗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后,终归于平日的静谧。几日光阴在公务文书与日常巡查间悄然溜走,谢珩感应着九泉之井那恒久而微妙的韵律,心中忖度,又该到了迎接新客之时。

这日清晨,他唤来正在擦拭书架的小仙吏:“幽砚,你去九泉之井旁候着,若有异动,即刻来报。”按常理,新名士降临,他这位忘川使君需亲往迎接,以示尊重。

“是,使君!”幽砚放下鸡毛掸子,脸上带着惯有的好奇与一丝执行任务的郑重,快步离开了桃源居。

然而,就在幽砚身影消失于门外灵雾的刹那,谢珩平和的目光骤然一凝,倏地转向忘川边界某个方向。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熟悉恶意与扭曲气息的波动,如同水底暗流,触动了他作为忘川守护者的敏锐灵觉。

邪魔气息……而且,是“老朋友”了。

他不动声色,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一道微不可察的仙力印记已附着在幽砚离去的方向,确保她暂时不会折返。随即,他身形一晃,紫色官袍在空中划过一道流光,已瞬移至忘川边缘那片灵力相对稀薄、与外部混沌接壤的荒芜之地。

只见一块嶙峋的黑色怪石旁,空间微微扭曲,一个身影逐渐凝实。来者形态不定,仿佛由无数破碎的镜面拼接而成,手中握着一面边缘锈蚀、镜面却幽深如渊的古朴铜镜——正是曾与幻魔一同作乱,擅长折射心魔、制造虚实困境的镜魔,谢珩认出眼前的镜魔不过又是一道分身。

镜魔那由碎片组成的脸上,露出一个扭曲而怨毒的笑容,沙哑的声音如同玻璃刮擦:“谢珩……又见面了。忘川如此热闹,岂能少了吾等点缀?”

话音未落,它手中铜镜骤然对准谢珩,镜面幽光暴涨,一股无形无质、却直透神魂的力量席卷而来,试图搅乱谢珩的心神,映照出他内心潜在的迷茫与弱点。

然而,谢珩岂会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对此魔手段亦有防备。他心念如磐石,丝毫不为那惑心之力所动,同时双手结印,清喝一声:“锁!”

刹那间,数道由纯粹仙力凝聚、闪烁着符文光芒的银色锁链自虚空中激射而出,如同灵蛇般精准地缠绕向镜魔的四肢与那面铜镜!锁链之上符文流转,散发出强大的禁锢之力,正是阴司专门用来对付此类无形魔物的拘束锁链。镜魔没料到谢珩应对如此迅捷果断,身形一滞,镜光也随之黯淡了几分,行动顿时受制。

但它毕竟是积年老魔,挣扎嘶吼,破碎的身躯不断扭曲,试图崩断锁链。谢珩深知此魔难缠,单凭禁锢恐难持久,需以雷霆手段彻底净化。他闭上双眼,不再用肉眼去看那扭曲的魔物,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忘川的本源,感知着那与万千名士星魂之间千丝万缕的玄妙连结。

无数璀璨的星辉在他心海中点亮,如同浩瀚的银河。他的意念如同精准的探针,迅速掠过李白的不羁、苏轼的豁达、司马迁的沉毅……最终,停留在了一颗最为沉凝、霸道、蕴含着统御八荒、涤荡乾坤意志的帝星之上——嬴政。

远在千工苑,正对着一座复杂机关图谱凝神思索的嬴政,似有所感,微微抬眸,那双深邃如寒渊的眸子望向桃源居方向,却并未有任何动作,只是周身那无形的帝王气运,似乎更加凝实了一分。他未发一言,继续专注于自己的钻研,仿佛只是清风拂过。

与此同时,谢珩猛然睁开双眼,眸中紫电缭绕,威严毕露。他手中那枚一直缀于玉簪之上的乾坤镜,感应到主人心意与借调而来的磅礴星力,清光大放,形态瞬间改变——不再是古朴小镜,而是化作一柄造型古朴、剑身隐有玄奥纹路、通体散发着横扫六合、定鼎天下无上威仪的长剑!剑格处似有龙纹盘踞,剑意冲霄,正是与始皇嬴政帝气紧密相连的定秦剑——泰阿!

虽是由仙力与星灵共鸣暂时显化,而非实体,但那睥睨天下的皇者剑意却一般无二!

谢珩手持虚幻却威势惊人的泰阿剑,剑尖直指被锁链束缚、兀自挣扎的镜魔,口中朗声念动真言,每一个字都引动忘川灵脉与之共振:

“六合一统,万世永昌!”

口诀既出,异象陡生!只见九条凝若实质、鳞甲分明、闪耀着璀璨金光的龙气,自虚无中咆哮而出,环绕于谢珩(借嬴政星灵显化)周身,那龙威浩荡,瞬间将镜魔散发出的扭曲魔气冲散大半!随即,五条金龙顺着泰阿剑的剑势,如同九道撕裂苍穹的金色雷霆,带着碾碎一切邪祟、奠定永世基业的无上意志,咆哮着轰向镜魔!

“不——!”镜魔发出绝望的尖啸,它那破碎的镜面身躯在煌煌帝威与纯净龙气的冲击下,如同冰雪遇阳,迅速消融、崩解。那面核心的铜镜更是“咔嚓”一声,布满了裂纹,最终“嘭”地彻底碎裂开来,化为缕缕黑烟,被紧随其后的龙气净化殆尽,再无一丝痕迹。

魔气消散,九条金龙虚影也随之隐去,泰阿剑重新化为乾坤镜,飞回谢珩玉簪之上。忘川边界重归宁静,仿佛方才那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从未发生。

谢珩轻轻拂了拂紫色官袍上沾染的灰尘,气息平稳,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再次感应了一下幽砚的位置,确认她仍在九泉之井旁安心等候,这才身形一晃,返回了桃源居书房,重新拿起那份尚未批阅完的关于金戈馆器械损耗的报告,神色如常,仿佛只是出去散了趟步。

约莫一炷香后,书房外传来了轻快的脚步声,以及幽砚略带兴奋的嗓音:“使君!使君!接引来了一位新先生!”

谢珩抬眸,只见幽砚引着一位老者走了进来。那老者看年纪约莫古稀,身形清瘦,微微佝偻,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粗布长衫,衣着十分简朴。他面容慈和,皱纹如同干涸土地上的沟壑,刻满了岁月的风霜与智慧,但一双眼睛却清澈明亮,充满了洞察世情的温和与悲悯。他手中拄着一根看似普通的桃木拐杖,步履虽缓,却沉稳有力。

无需幽砚多言,谢珩目光落在那老者身上,感受到其魂灵中那股浓郁而纯净的生机之气,以及悬壶济世、遍尝百草所积累的独特功德光华,心中已然明了。这气韵,与史册所载那位誉满天下的唐初神医一般无二。

幽砚在一旁脆生生地禀报:“使君,这位老先生姓孙,名思邈。他说自己是个郎中。”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敬佩,“后世的人都尊称他为‘药王’呢!”

孙思邈闻言,对着谢珩微微躬身,态度谦和,声音温润如古玉:“老朽孙思邈,见过谢使君。初临宝地,多有叨扰。”他目光扫过书房,在那些堆积的文书和散发着灵韵的器物上停留一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好奇。

谢珩起身,郑重还礼:“孙老先生不必多礼。您医道通神,泽被苍生,能驾临忘川,实乃此地之幸。晚辈谢珩,忝居此地使君,日后老先生有何需求,尽管直言。”他语气诚挚,对这位真正践行“大医精诚”、备受世人景仰的医者,给予了极高的尊重。

孙思邈捋了捋雪白的胡须,呵呵一笑:“使君过誉了。老朽不过一介山野郎中,略通岐黄之术罢了。此地清灵祥和,甚好,甚好。”他目光温和地看向幽砚,“还要多谢这位小仙官引路。”

幽砚被药王点名,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连忙摆手:“孙先生您太客气了,这是幽砚分内之事!”

谢珩看着眼前这位慈眉善目、气息平和的老者,再想到方才借嬴政星灵雷霆抹杀镜魔的场景,心中不由感慨。忘川便是如此,既有需以霸道帝威涤荡的邪祟,亦有如药王这般润物无声的仁心仁术。刚柔并济,善恶并存,方是这汇聚千古星辉之地的真实面貌。

他温言对孙思邈道:“孙老先生初至,想必对忘川尚不熟悉。幽砚,你先带老先生去安置,寻一处清静且邻近药圃的居所。稍后,我再为老先生接风洗尘。”

“是,使君!”幽砚领命,恭敬地对孙思邈道,“孙先生,请随我来。”

孙思邈对着谢珩再次颔首致意,便随着幽砚离开了书房。谢珩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目光落在孙思邈那根看似普通的桃木拐杖上,若有所思。药王降临,或许,这忘川日后,不仅能解魂灵之前尘憾恨,于调理名士神魂、乃至应对某些特殊状况,都将多一份坚实的保障。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回案头公文,唇角微勾。这忘川的日子,果然是永无单调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