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龙魂抗战上海滩谍影 > 第三十三章 庆典荣光与杯酒释前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三章 庆典荣光与杯酒释前嫌

奉天讲武堂演兵场,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山海关大捷的豪情涤荡着冬日的严寒,积雪映照着将士们脸上疲惫却无比荣光的笑容。高台之下,钢铁方阵肃立,崭新的军装、闪耀的勋章,与阳光下冰冷的枪械交相辉映。空气里弥漫着硝烟、烈酒与一种压抑许久的扬眉吐气——这是属于东北军的凯旋时刻!

少帅张学良一身戎装,步伐沉稳地登上高台。山呼海啸般的“少帅!少帅!“东北军万岁!”声浪几乎掀翻苍穹。他抬手,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场,沸腾的声浪瞬间化作一片肃穆的寂静,唯有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弟兄们!”少帅的声音铿锵有力,穿透寒风,“山海关,我们夺回来了!用血,用命,用咱东北爷们儿不屈的脊梁骨,夺回来了!这一仗,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魂!”雷鸣般的掌声再次炸响。

掌声稍歇,少帅的神情转为凝重:“然,杯酒虽酣,警钟长鸣!关东倭寇,豺狼之性未改!山河破碎,同胞泣血!抗日战争,路漫修远!要把鬼子彻底赶出白山黑水,赶出中华大地,我们肩上的担子,重逾千钧!”

他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每一位将领,“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我要求你们——精诚团结!枪口一致对外!任何内耗、任何倾轧、任何保存实力、不顾大局之举,皆为军人之耻!民族之殇!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精诚团结!一致对外!驱逐日寇!复我河山!”数万将士的怒吼汇聚成钢铁洪流,震撼四野!

激动人心的授勋开始。少帅亲自宣读:

“兹授予,夜海辰将军,东北抗日联军前敌总指挥之职,授青天白日勋章!”海辰肃立敬礼,神色沉毅如渊。

“孙九师长,于绥中闪击、山海关血战,功勋卓着,擢升陆军中将,授宝鼎勋章!”孙九挺胸昂首,脸上伤疤跳动,难掩激动。

“王以哲军长,统筹后方,保障有力,授云麾勋章!”王军长庄重回礼。

接着,少帅的目光投向女兵方阵最前方,声音中带着罕见的温和与敬意:

“雪刺女兵团团长,赵英子!” 这个名字被念出,全场目光瞬间聚焦。赵英子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腰杆挺得笔直,腰间那把刻着“东北女将”的镜面匣子枪尤为醒目。她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痕迹,眼神却清澈而坚定。

“尔率雪刺女兵团,扼守要隘,破敌渗透,于山海关战役中,以巾帼之躯,铸就铁血长城!功勋彪炳!特授四等宝鼎勋章!雪刺女兵团,全体授予‘忠烈玫瑰’称号!并擢升赵英子为陆军上校!”

雷鸣般的掌声,尤其是女兵方阵中爆发出带着哭腔的欢呼,响彻云霄!这是用无数姐妹的鲜血换来的荣誉!赵英子眼眶微红,强忍泪水,干净利落地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动作间带着洗尽铅华的坚韧。

授勋完毕,是新式装备的分配。美制m3轻型坦克、装甲车、粗壮的榴弹炮、蒙着帆布的战机……这些冰冷的钢铁巨兽,散发着诱人的力量。

“这些利器,优先装备功勋部队!”少帅宣布。孙九师补充了坦克,王军长部获得重炮,海辰直属部队分到装甲车和部分空军装备。当念到为“雪刺女兵团”补充一批急需的轻机枪、迫击炮和医疗物资时,赵英子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装备分配完毕,少帅看了看怀表,脸上露出一丝歉意:“诸位将士,庆功酒宴已备好,大家尽情畅饮,共叙袍泽之情!然,军务紧急,采购后续物资及国际斡旋事宜刻不容缓,恕我先行一步!”

“立正——!敬礼——!” 随着值星官洪亮的口令,全场数万将士瞬间如同钢铁森林般挺立,齐刷刷地向少帅致以最崇高的军礼!目光中充满了敬仰、感激与不舍。

少帅庄重回礼,随即在贴身侍卫的簇拥下,大步流星地走下高台,登上早已等候的专车。车队在将士们久久注视的目光中,缓缓驶离演兵场。

少帅离去,气氛反而更加热烈。巨大的帐篷宴会厅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严寒。长桌上摆满了虽不精致却分量十足的东北菜肴和大碗的烈酒。将领们卸下了战场上的紧绷,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海辰端着一碗烧刀子,径直走向了王军长和孙九师长所在的那一桌。两人正隔着桌子,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周围的声音也小了些,不少目光悄悄投了过来。

“王军长!孙师长!” 海辰的声音洪亮,打破了沉寂,“山海关这一仗,打得痛快!没有王军长坐镇后方,调配粮秣弹药,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不了胜仗!没有孙师长在前线浴血拼杀,一刀一枪砍下鬼子的脑袋,也夺不回这雄关!”

他举起酒碗,“这第一碗酒,我敬二位!敬所有为山海关流血流汗的弟兄!这碗酒,能冲开山海关的城门,难道还冲不开咱们兄弟心里那点冰碴儿吗?”

王军长和孙九闻言,脸上都有些动容。海辰的话,既给了他们台阶,又点明了团结的大义。

海辰走到两人中间,将两人的手拉过来,叠放在一起,用力按了按:“战场上,后背只能交给兄弟!过去的事,就让它像这碗酒一样,干了!从今往后,咱们只有一个目标——把鬼子赶下鸭绿江!为了这个,咱得拧成一股绳!王军长,孙师长,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王军长看着孙九肩膀上那枚崭新的中将肩章,又想起他在绥中、在山海关的勇猛,心中那点芥蒂确实消散了不少。

他端起碗,声音有些沙哑:“海辰老弟说得对!孙师长,以前…是哥哥我有些地方欠考虑!这碗酒,我干了,敬你在前线打的硬仗!”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孙九更是性情中人,眼圈微红,激动地端起碗:“王军长!以前是我孙九鲁莽!您坐镇中军,劳苦功高!这碗酒,我敬您!往后打鬼子,我103师,永远冲在最前面!干了!”

两只粗粝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酒碗重重一碰,辛辣的液体滚入喉中,所有的隔阂仿佛都在这浓烈的酒气中烟消云散。周围的将领们爆发出由衷的叫好声和掌声!

就在这时,宴会厅中央传来一阵清脆悦耳,带着几分刻意张扬的笑声。所有人的目光被吸引过去。只见盛美兮身着一套剪裁极为合体、料子考究的崭新少校呢子军服,在一群同样衣着光鲜的男女军官簇拥下,款款走来。

她妆容精致,与周围粗犷的环境格格不入,领口一枚硕大的钻石胸针在灯火下熠熠生辉,无声地彰显着她“上海大财阀千金”的身份。关于她这身军衔是靠家族巨额“捐赠”换来的传闻,早已在私下流传。

她优雅地站上一张铺着白色桌布的方桌,居高临下,清了清嗓子,声音娇脆,带着一丝上海腔调:

“诸位长官!诸位英勇的将士们!”她笑容明媚,目光扫过全场,尤其在赵英子朴素的军装上停留了一瞬,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胜利的荣光,不仅需要刀枪铸就,更需要艺术来颂扬!将士们的无畏,需要舞台来传唱!后方父老的期盼,需要歌声来慰藉!枪炮夺回土地,而艺术,能征服人心!”

她微微扬起下巴,姿态宛如在发布时尚宣言:“我,盛美兮,不才忝为少校,愿以个人微薄之力,自费成立东北抗日联军首个战地文工团——‘芳华艺社’!”

台下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有好奇,有不屑,也有对她财力的咋舌。

“我知道,”盛美兮仿佛没看见那些复杂目光,自顾自地、声音愈发高亢,“在我们这支铁血雄师里,藏匿着无数未被发掘的艺术明珠!会唱京戏、评弹的,会拉小提琴、弹钢琴的,能写动人诗篇、编精彩话剧的……脱下戎装,你们就是照亮战地、振奋人心的艺术家!”

我们东北军里,藏龙卧虎!” 盛美兮继续说道,“还有会拉二胡、唱大鼓的兄弟,有能写快板、编故事的秀才,有嗓子亮能唱《松花江上》的姐妹,甚至能翻跟头演武生的好手!拿起枪,你们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拿起笔,拿起乐器,站上舞台,你们就是鼓舞士气、唤醒民族的号角!”

她的话极具感染力:“我们需要歌声,在行军的路上驱散疲惫!我们需要戏剧,在休整的营地坚定信念!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牺牲,我们的不屈,唱给后方的百姓听,演给全中国、全世界看!让所有人都知道,东北没有亡!东北军在战斗!”

“我盛美兮在此承诺,文工团一切开销,由我个人承担!现在,我诚挚邀请所有、有文艺才能、愿意为抗战文艺事业贡献力量的战友,无论男女,无论官兵,加入我们‘战火芳华’!用我们的方式,在另一条战线上,打鬼子!”

她的话语充满了浮华的煽动性:“我们需要悠扬的琴声,在烽火连天中抚慰创伤!我们需要激昂的戏剧,在血与火中点燃希望!我们需要把我们的英雄,像赵英子上校这样的楷模,搬上舞台,唱响全国!让全中国、全世界都看到,东北的脊梁,从未折断!”

“芳华艺社,由我盛美兮全资支持!”她特意强调,环视众人,“现在,我诚挚邀请所有身怀艺术才华、愿为抗战文艺献力的同仁,加入我们!用你的歌喉,你的笔墨,你的舞姿,在另一个战场,为民族存亡而战!”

她的演讲技巧娴熟,极具蛊惑力。一些年轻、向往文艺或被她身份吸引的官兵开始鼓掌叫好。

“盛小姐说得好!”

“我报名!我会吹口琴!”

“算我一个,我能写写画画!”

气氛似乎被调动起来。

然而,在热烈的角落之外:

赵英子只是安静地抿了一口酒,眼神平静无波,仿佛盛美兮的华丽辞藻与她无关。她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把刻着“东北女将”的镜面匣子枪柄。

王军长和孙九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嘴角挂着淡淡的、看戏般的笑意。

海辰远远看着场中光芒四射的盛美兮,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举起酒杯,对着她的方向遥遥示意,脸上挂着礼节性的微笑,眼神却深邃难明。

这位亦正亦邪、背景深厚的盛家千金,此时成立文工团,究竟是为了抗战宣传,还是另有所图?她的加入,如同在刚刚弥合的东北军内部,投入了一颗带着华丽包装的未知石子。

奉天的夜空中,庆功的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荣誉、伤疤、冰释的嫌隙,也映照着新生的“芳华”与潜藏的暗流。胜利的欢宴之下,东北军的未来,似乎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