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龙魂抗战上海滩谍影 > 第四十七章 誓师大会与童子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七章 誓师大会与童子军

上午十点半,东塔机场。引擎的轰鸣撕裂了奉天初冬的沉寂,一架银灰色的客机稳稳降落在跑道上。舱门打开,少帅略显清瘦但依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舷梯顶端。

早已等候的海辰,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呢料军装,肩章上的将星在微寒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他手捧一束鲜红的杜鹃花与象征坚韧的冬青枝叶扎成的花束,大步迎上。

“少帅!”海辰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磐石般的力度。他身后的几位高级将领也齐刷刷敬礼,气氛肃穆。

少帅走下舷梯,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倦意,但眼神深处是坚毅的星火。他接过海辰递上的花束,目光在花瓣上停留片刻,仿佛看到了王以哲将军刚毅的面容。他伸出手,与海辰紧紧相握,那力道传递着无声的信任与沉重的托付。与其他将领简单寒暄几句,目光扫过众人,便迅速登上了等候的吉普车。

尘土在车轮后扬起。吉普车内,海辰与少帅并肩坐在后排。引擎的噪音掩盖了低语。海辰简洁、清晰地汇报了昨夜雷霆行动的全过程:孙九的背叛、拒捕的枪战、那终结一切的银色审判……每一个字都像淬火的钢钉。

“人心不足蛇吞象!”少帅听完,猛地一拳砸在扶手上,眼中寒芒乍现,那是被至深背叛点燃的怒火,“竟敢背叛我东北军,吃里扒外,死有余辜!杀得好!”他剧烈地咳嗽了几声,脸色更加苍白,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眉宇,“海辰…我身体不济,这东北的局势,这几十万将士的身家性命…就靠你坐镇指挥了。你,就是定海神针!”

海辰心中一凛,肩头的分量感陡然沉重,他挺直脊背,沉声道:“海辰,万死不辞!”

车队一路疾驰,抵达东北军校。演兵场上,早已是黑压压一片。寒风掠过空旷的校场,卷起地上的浮雪,数万东北军将士如同沉默的钢铁丛林,以最严整的队列肃立。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压抑着愤怒、迷茫与对未来的渴望。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那座高耸的观礼台上。

少帅在海辰的陪同下,一步步登上观礼台。他的步伐略显虚浮,但每一步都踏得异常坚定。当他走到台前,面对数万双注视的眼睛时,一种无形的威严与悲怆笼罩了全场。扩音器将他的声音清晰地送到每一个角落,带着一丝沙哑,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将士们!”声音不高,却如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从今日起,奉天,更名为沈阳市!此地将永刻我东北军民不屈之魂!然,强敌环伺,国耻未雪,军事管制,将继续施行!”

台下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寒风呼啸。

少帅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沉痛的缅怀与滔天的怒火:“王以哲将军,忠肝义胆,为国捐躯,遭奸人构陷!今真相大白,追封王以哲将军为革命烈士!其英灵,永佑我东北山河!” 他停顿片刻,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落在身边如同山岳般矗立的海辰身上:

“即日起,任命夜海辰将军,为我东北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统帅三军,卫我疆土!”

“哗——!!!” 如同沉寂的火山骤然爆发!短暂的死寂被瞬间打破!整个演兵场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跺脚声、钢枪顿地的铿锵声,汇成一股撼天动地的声浪,直冲云霄!无数将士眼中含泪,激动地挥舞着拳头,看向海辰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信任与重获主心骨的狂喜!海辰的名字,在东北军中本就是传奇,是“银翼将军”的威名!此刻,这份信任化作了山呼海啸!

少帅抬手压下声浪,继续宣布:“原六十七军,改编为东北抗联军第一军!由于忠将军任军长!” 于忠,这位以勇猛刚烈着称的将领上前一步,向台下敬礼,引来一片喝彩。

“东北抗联军第二军,军长由赵尚志同志担任!” 当这个名字响起时,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赵尚志,这位早已在民间与部分军队中享有盛名的抗日志士,他的任命传递出更明确的信号——联合一切力量,共同御敌!

“师以下军官,由海辰总司令,全权酌情擢升委任!”

紧接着,是庄重的授衔与授勋仪式。少帅亲手将象征着最高军权的三军总司令委任状,两枚特制的、镌刻着咆哮猛虎、展翅雄鹰的金色勋章佩戴在海辰胸前。当那沉甸甸的勋章贴上胸膛时,海辰肩胛骨深处那两道蝉翼般的银色纹路骤然传来一阵灼热,

沉睡的力量在呼应着历史性的重托,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威严以他为中心悄然扩散开来,让离得近的将领们心神为之一凛。随后,于忠、赵尚志等人也一一接过委任状和勋章。

仪式完毕,少帅退后一步。海辰向前,立于观礼台最前端,如同出鞘的利剑。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通过扩音器,带着一种金属般的穿透力和燃烧的意志,响彻整个校场:

“弟兄们!” 三个字,掷地有声,瞬间让沸腾的校场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数万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

“日本狼子野心,占我山河,屠我同胞!此仇此恨,不共戴天!王军长的血,孙九的背叛,都在告诉我们,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忍一时,便是家国沦丧!”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如同战鼓擂响:

“今日,我东北抗日联军,于此立誓!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枪口,只对准侵略者!胸膛,只为守护家园而挺立!我们要用鬼子的血,祭奠死难的英灵!要用手中的钢枪,夺回失去的土地!把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

“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台下,数万条喉咙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这吼声汇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带着积压了太久的屈辱、愤怒和此刻被彻底点燃的斗志,排山倒海般席卷了整个演兵场,连天空的流云似乎都被震散!

“少帅英明!!!” 有人带头高呼。

“东北联军万岁!!!” 这崭新的、充满力量与决绝的称号被数万人齐声呐喊,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

“抗战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最后的宣言,带着必胜的信念,如同誓言般刻入每个人的骨髓!

整个演兵场变成了沸腾的熔炉!将士们高举着钢枪,用力地挥舞着军帽,脸上是激动得扭曲的泪水和狂热的战意。吼声、口号声、金属的撞击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磅礴无比、足以撕裂一切阴霾的钢铁意志!空气仿佛被点燃,弥漫着硝烟未至却已热血沸腾的气息。

寒风似乎也被这冲天的豪情驱散,阳光刺破云层,洒在这片誓死扞卫的土地上,照亮了每一张坚毅而愤怒的脸庞,照亮了海辰胸前那枚在激荡情绪下,隐隐发出低吼虎啸的金色勋章!

少帅看着台下这山呼海啸、同仇敌忾的场面,看着身边如同定海神针般矗立、接受着三军将士狂热拥戴的海辰,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如释重负的笑意,但眼底深处,那抹深重的忧虑并未完全散去。风暴,才刚刚开始。而此刻凝聚的这股钢铁洪流,将是劈开黑暗最锋利的战刃!

正午的阳光穿过东北军校食堂高大的玻璃窗,在略显陈旧的木质长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大锅菜特有的、略显油腻的咸香和米饭蒸腾的热气。少帅、海辰、赵尚志、于忠等几位高级将领围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旁用餐。

少帅显然没什么胃口,面前的饭菜几乎没怎么动,只是用筷子无意识地拨弄着碗里的米饭。长途奔波的疲惫和心事的重压,让他本就苍白的脸色更添几分憔悴,偶尔忍不住轻咳几声,眉心微蹙,显然嗓子极为不适。海辰看在眼里,放下自己的筷子,对侍立一旁的勤务兵低声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勤务兵端着一个青花瓷小碗快步走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少帅面前。碗里是澄黄透亮、光滑如镜的蒸鸡蛋羹,上面点缀着几颗饱满粉嫩的虾仁,还淋了几滴提鲜的香油,散发着清淡温润的香气,与食堂里浓重的菜肴味截然不同。

“少帅,”海辰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咱们食堂的菜为了下饭,口味比较咸。您嗓子疼,吃这个会舒服些。这虾仁鸡蛋羹,最是润喉养胃。”

少帅有些意外,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拿起调羹,轻轻舀起一勺。蛋羹细腻得如同凝脂,在勺尖微微颤动,虾仁鲜甜弹牙。送入口中,滑嫩温润,带着蛋香和虾的鲜美,清淡适口,恰到好处地抚慰着干涩灼痛的喉咙。

他忍不住又吃了两口,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真实的赞许笑容:“嗯…这鸡蛋糕蒸得是真嫩,火候正好,口味也刚刚好,不错!”他这才有了些胃口,就着这碗清淡鲜美的蛋羹,小口地吃起了碗里的白米饭。

同桌的赵尚志和于忠等人见状,也稍稍松了口气。赵尚志扒拉着碗里的高粱米饭和炖菜,看着少帅胃口稍开,便趁热打铁,提出了他思虑已久的事情。他放下筷子,神情严肃而认真,目光扫过海辰和少帅:

“总司令,少帅,有件事,我想提个建议。最近我在下面跑,看到不少农村…尤其是被鬼子祸害过的村子,很多半大的孩子,八九岁、十二三岁的,都憋着一股劲儿,哭着喊着要参军打鬼子。他们年纪是小,可这股血性,这份家仇国恨,是真真切切的!硬拦着不让,反而可能出事。”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务实:“依我看,与其让他们零散地跟着游击队跑,或者被敌人利用,不如咱们正式成立一个‘童子军团’!就设在咱们军校里,由专人负责。

一来,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报国的途径;二来,可以系统地教授他们文化知识、军事常识、战场急救、甚至简单的侦察通讯技能。这些娃娃们机灵、学东西快、目标小,好好培养,将来都是极好的‘预备兵’(侦察兵、通信兵的雏形)种子!等他们再长大些,就是咱们抗联最忠诚、最精悍的骨干!”

少帅正小口吃着滑嫩的蛋羹,闻言抬起头,眼中精光一闪。赵尚志的话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忧思。

他放下调羹,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虽然依旧带着沙哑,却透着一股穿透时空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这话说得再对不过了。一个民族的脊梁,不仅要看现在拿枪的人,更要看下一代的心气和本事。鬼子亡我之心不死,这场仗,十年八年未必能打完。

我们流的血,是为了给孩子们打出一个未来;而这些孩子们,就是未来的希望和力量!赵军长这个提议,我看可以!” 他看向海辰,“海辰,你觉得呢?”

海辰一直安静地听着,深邃的目光在少帅和赵尚志之间流转。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神中流露出对赵尚志远见的赞赏和对少帅决断的认同。他放下茶杯,点了点头,语气沉稳而果断:“赵军长的建议,深谋远虑,确实是个好主意!既能凝聚少年力量,又能为未来储备精兵。”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任命人选:“至于这童子军团的团长人选… 我看,就让‘小野狼’来担任吧。”

“小野狼?”赵尚志和于忠都微微一愣。他们知道这孩子,是海辰身边那个沉默寡言、眼神却像狼崽子一样锐利的哈尔滨少年。

海辰嘴角勾起一丝带着复杂情感的弧度,解释道:“这孩子…别看他只有十岁出头,却已经是在尸山血海里爬滚过几回的‘老兵油子’了。他对危险的直觉近乎野兽,潜伏、追踪、设置陷阱、野外生存…这些本事,很多老兵都未必及得上他。更重要的是,”

海辰的目光变得深邃,“他亲身经历过家破人亡、被侵略者奴役的痛楚,也经历了被我们救赎、找到新生的过程。他最能理解这些想参军的孩子们心里的火和痛。

而且,他学习能力极强,无论是枪械拆解还是文化课,进步都飞快。由他来带这些童子军,既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也能让他们明白,反抗侵略、追求和平与尊严,不分男女老幼,是人心所向。”

少帅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看着海辰,仿佛透过他看到了那个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少年。“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十岁的‘老兵’,十岁的‘团长’…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好,海辰,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让‘小野狼’来当这个童子军团长!咱们有最好的基础训练和文化教员!”

食堂里,将领们的讨论声不高,却仿佛蕴含着改变未来的种子。窗外,春日的阳光似乎也明亮了几分,照在那碗已经快见底的、温润的虾仁鸡蛋羹上,也照在几位决定东北抗联、乃至未来,中国命运的核心人物脸上。

一个由孩子组成的、名为“童子军”的特殊军团,就在这顿简单的午餐中,悄然孕育。他们稚嫩的肩膀,终将扛起属于他们的那份,沉重而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