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 > 第12章 漩涡与烫金请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暴雨在傍晚时分终于停歇,如同它来时一般突兀。西边的天际撕开一道口子,漏出几缕惨淡的霞光,映照着被蹂躏过的工地。基坑里积满了浑浊的黄泥水,坡道上遍布着滑坡和坍塌的痕迹,如同大地身上一道道狰狞的伤疤。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和雨水清冷的气息。

苏茉莉裹着那条散发着霉味的破麻袋,拖着几乎冻僵、依旧微微发颤的身体,跟着其他同样狼狈不堪的女工,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中,回到了那个潮湿阴冷的地窝子。

没有人说话,劫后余生的恐惧和深入骨髓的疲惫,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和泥水从裤脚滴落的啪嗒声。

地窝子里更是惨不忍睹。雨水从芦苇席和泥巴糊成的顶棚多处漏下,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洼,通铺上的稻草和芦席湿了大半,散发着更加浓重的霉烂气味。女人们看着这比之前更不堪的住处,脸上尽是麻木的绝望。

桂兰婶子帮着茉莉拧干湿透的头发和衣裳,看着她苍白如纸的脸色和依旧残留着惊惧的眼眸,叹了口气,低声道:“闺女,吓坏了吧?真是捡回一条命啊……多亏了……”她话说到一半,顿了顿,没再说下去,但眼神里的意味很明显——多亏了赵团长。

茉莉蜷缩在尚且干燥一点的铺位角落,用破麻袋紧紧裹住自己冰冷的身体,牙齿依旧不受控制地轻轻打颤。她没有回应桂兰婶子,脑海里反复回放的,是坍塌的土方,是冰冷的泥石流,是那只铁钳般抓住她的手臂,是那双在雨幕中锐利而坚定的眼睛,以及……他胸膛传来的、沉稳有力的心跳。

他救了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犹豫,甚至不顾自身安危。

为什么?

这个疑问,比身体的寒冷和疲惫更加让她心神不宁。是因为他身为部队首长的责任?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她不敢深想。那种可能性太过渺茫,也太过……危险。

然而,她不去想,不代表别人不会想,不会说。

第二天,尽管工地上一片狼藉,首要任务是清理淤泥和加固边坡,但关于昨天暴雨中那惊险一幕的种种细节和猜测,已经如同雨后滋生的霉菌,在工地的每一个角落迅速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昨天三号基坑塌方,赵团长亲自跳下去救人了!”

“救的是谁啊?这么大面子?”

“还能有谁?就那个长得特别俊的清水村来的姑娘,叫苏茉莉的!”

“我的老天爷!赵团长那可是金贵身子,为了个民工丫头……”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听说啊,这苏茉莉可不简单,之前就在村里跟赵团长传过风言风语,没想到到了这儿,还能勾搭上……”

“真的假的?看她那样子,挺老实的啊……”

“老实?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你看她那脸,那身段,就是个狐媚子相!不然能劳动赵团长亲自救她?”

流言蜚语如同带着毒刺的藤蔓,在食堂、在工棚、在劳作间隙的每一个角落疯狂生长。那些或好奇、或嫉妒、或鄙夷、或猥琐的目光,如同无形的针尖,从四面八方射向苏茉莉。

她去食堂打饭,原本嘈杂的队伍会瞬间安静几分,无数道目光黏在她身上,伴随着压低的窃窃私语。

她低头干活,能感觉到旁边其他女工刻意拉开的距离,以及李金凤那愈发不加掩饰的、混合着嫉恨和鄙夷的冰冷眼神。

“哼,有些人啊,别以为走了狗屎运被首长救了一次,就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该干的活,一样不能少!甚至……还得加倍!”李金凤叉着腰,站在茉莉负责的区段旁,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几个人听得清清楚楚。

茉莉紧紧握着铁锹,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低着头,一言不发,只是更加用力地将铁锹踩进尚未干透的泥土里。解释?辩解?在这种环境下,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只会越描越黑。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以及用更加拼命的劳动,来证明自己并非他们口中那种依靠姿色、企图攀附的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收工后,茉莉正和桂兰婶子几人拖着疲惫的步伐往回走,一个穿着四个口袋干部服、腋下夹着公文包的男人拦住了她们的去路。正是当初送她们来的那个孙干部。

孙干部脸上堆着一种过于热情、甚至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目光直接落在茉莉身上:“苏茉莉同志,请你等一下。”

众女工停下脚步,好奇又带着几分畏惧地看着孙干部。

茉莉心里一紧,有种不好的预感:“孙干部,有什么事吗?”

“呵呵,好事,大好事!”孙干部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东西,那是一个在这个环境里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刺眼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方印着红色的单位名称,看起来十分正式。

“这是赵团长让人转交给你的。”孙干部将信封递到茉莉面前,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仿佛要让周围所有人都听见,“赵团长关心工地民工的生活,特意嘱咐,对于在抢险中表现突出、或者遇到困难的同志,要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这里面是团部特批的一点生活补助,还有一封组织上的慰问信。苏茉莉同志,你可是独一份啊,这说明组织上对你很重视嘛!”

他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周围女工中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生活补助?独一份?”

“赵团长亲自批的?”

“我的天,这苏茉莉到底什么来头?”

惊诧、羡慕、嫉妒、难以置信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聚焦在茉莉和她手中那个烫手的信封上。

茉莉看着那个信封,只觉得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手心发疼。赵振国这是什么意思?补偿?怜悯?还是……坐实那些流言蜚语?

她几乎能想象到,接下这个信封,她将彻底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整个工地所有目光和唾液的焦点。

桂兰婶子在一旁悄悄扯了扯她的衣角,眼神里带着担忧和提醒。

李金凤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双手抱胸,冷眼看着,嘴角那抹讥诮的弧度几乎要咧到耳根。

孙干部见茉莉迟迟不接,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带着几分催促和不易察觉的压迫:“苏茉莉同志,这是组织上的关怀,也是赵团长的心意,你可不能辜负了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茉莉身上,等待着她的反应。

接,还是不接?

这不仅仅是一个信封的选择,更是一个立场,一种态度。

茉莉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屈辱和愤怒,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孙干部,声音清晰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孙干部,谢谢组织和赵团长的关心。但是,我只是做了一个民工该做的事,遇到了任何民工都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没有任何突出表现,不敢接受这份特殊的补助。请把它留给更需要的同志吧。”

说完,她对着孙干部微微鞠了一躬,不再看那个信封一眼,拉起还在发愣的桂兰婶子,转身,挺直了那纤细却异常倔强的脊梁,在众人惊愕、复杂、甚至带着几分佩服的目光注视下,径直朝着地窝子走去。

她选择了拒绝。

拒绝了那看似诱人的“关怀”,也拒绝了将自己置于更猛烈舆论漩涡的中心。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个选择,同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在不远处一顶军用帐篷的缝隙后,赵振国放下了望远镜,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清晰地映入了那个决绝离开的、纤细而倔强的背影,眸色深沉如夜,无人能窥见他此刻心中所想。

风,似乎更大了些,卷起地上的尘土,预示着另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