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的风吹在脸上,已经带上了浓浓的年味。尽管水利工程正值攻坚阶段,春节不放假,但指挥部还是想方设法要让坚守工地的同志们过个好年。各项准备工作早早地就提上了日程,工地上下都弥漫着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气氛。

食堂作为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更是进入了“战备”状态。苏茉莉和胡彩霞带着女工们,忙着制定春节期间的食谱,清点库存,计算需要采购的年货数量。光是想想那几天要准备的饭菜,就让人头皮发麻。

“猪肉起码得这个数!”胡彩霞伸出两个手指,比划着,“白菜、萝卜管够!粉条、豆腐也不能少!还得有点鱼,年年有余嘛!”她如今俨然是食堂的“技术总监”,对伙食安排颇有心得。

“油、盐、酱、醋都得提前备足,可不能到时候抓瞎。”茉莉拿着小本子,一项项认真地记着,眉头微蹙,“就是这白糖和芝麻酱的配额,怕是有点紧巴巴。”

老王头叼着旱烟袋,眯着眼出主意:“要不,咱们派人去附近村里转转?看看老乡家里有没有多余的,咱们用粮食或者工业券换点?”

正当大家为年货绞尽脑汁时,孙干部兴冲冲地跑来,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同志们!指挥部体谅大家辛苦,特批了一笔专项资金采购年货!除了常规的肉菜,还额外争取到了一批白糖、花生油,甚至还有——带鱼!”

“带鱼?!”食堂里瞬间炸开了锅!这年头,内陆地区能见到海鱼,可是天大的稀罕事!

“太好了!今年过年有鱼吃了!”

“指挥部万岁!”

女工们欢呼雀跃,连胡彩霞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茉莉也松了口气,白糖和油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然而,喜悦没过两天,一个意想不到的“风波”悄然降临。

这天下午,后勤处负责采购的老李愁眉苦脸地找到食堂,对着茉莉和胡彩霞大倒苦水:“哎呀,两位主任,可了不得了!咱们批下来的那批带鱼,在运输路上出了点岔子,被兄弟单位截走了一多半!送到咱们这儿的,就剩这么几筐了!这……这哪够分啊!”他指着角落里那几筐冻得硬邦邦、但数量确实不多的带鱼,急得直搓手。

消息传开,食堂里顿时一片唉声叹气。

“啊?就这点?一人连半条都分不到!”

“白高兴一场了!”

“这年过得,差点意思了……”

胡彩霞的火爆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叉着腰对老李嚷道:“你们后勤处是干什么吃的?到嘴的鸭子还能飞了?这点鱼够谁吃的?这不是糊弄人吗!”

老李被怼得满脸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茉莉心里也着急,但她知道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她看着那几筐有限的带鱼,又看了看垂头丧气的众人,脑子里飞快地转着。

“李干事,除了带鱼,咱们还有其他能替代的,或者能增添点花样的东西吗?”茉莉冷静地问道。

老李苦着脸摇头:“该批的都批了,临时再加,难啊……”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食堂门口响起:“怎么回事?”

众人回头,只见赵振国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显然是听到了里面的动静。他穿着军大衣,眉头微蹙,目光扫过那几筐带鱼和一脸愁容的众人。

老李像看到了救星,连忙上前汇报情况。

赵振国听完,脸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他走到那几筐带鱼前,看了看,又抬眼看向茉莉和胡彩霞:“你们有什么想法?”

胡彩霞气鼓鼓地别过脸不说话。

茉莉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团长,带鱼不够,能不能想办法弥补?比如,咱们食堂自己动手,多做点花样?可以用红薯和糖做点甜食,炸点麻叶、馓子?虽然比不上鱼,但也能添点喜庆。再把有限的带鱼做成炸鱼块,混在菜里,让大家都能尝到点腥味儿,图个年年有余的吉利?”

她的话条理清晰,既正视了现实困难,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赵振国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上,停留了几秒。他注意到,即使在这种突发状况下,她也没有慌乱抱怨,而是在积极寻找解决途径。

“可以。”他点了点头,语气果断,“就按苏茉莉同志说的办。后勤处配合,需要什么额外材料,尽快调配。人手不够,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年,一定要让大家过好。东西不在多少,重要的是心意和气氛。我相信食堂的同志们有能力办好这件事。”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食堂。

他这一锤定音,仿佛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老李松了口气,赶紧去落实材料。胡彩霞虽然还是有些不爽,但也开始琢磨着炸麻叶的配方。女工们也重新振作起来,纷纷议论着该怎么做才能既省钱又好吃。

茉莉看着赵振国离开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和一种被信任的鼓舞。他总是这样,在她遇到困难、提出想法时,给予最及时、最坚定的支持。

“还愣着干啥?”胡彩霞捅了捅她,“赶紧合计合计,这麻叶咋做?糖油果子能不能搞?”

“能!”茉莉用力点头,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咱们一定能让大家过个热闹年!”

小小的“年货”风波,就这样在赵振国的果断支持和茉莉的灵活应变下平息了。食堂里再次忙碌起来,只是这次,大家的脸上不再是愁容,而是充满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干劲儿和迎接新春的喜悦。

这个春节,注定会因为这份共同的努力和智慧,而变得更加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