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138章 初心拷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忙到一定份上,容易变成陀螺,被抽着转,停不下来。眼里全是事:下一个爆款、下一个活动、下一个增长点…… 脑子被各种报表、会议、问题塞得满满登登。这种状态,冲劲儿足,但容易跑偏,忘了当初为啥出发。

二零一五年的秋天,微商这摊业务,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团队捋顺了,制度建起来了,供应链也改造得七七八八,业务数据节节高。表面看,一切欣欣向荣。可我心里头,却莫名地感到一种空落落的疲惫。不是身体累,是心累。那种感觉,就像装修房子,敲敲打打、搬搬抬抬的体力活干完了,看着簇新的家,却突然有点恍惚:费这么大劲,图个啥呢?

那天晚上,应酬完回家,车开到钱塘江边,我让司机停了车。没别的念头,就是想一个人静静,吹吹江风。

江堤上没什么人,只有路灯孤零零地亮着,把影子拉得老长。江水在夜色里乌泱泱地往前涌,看不出流速,但你知道它一刻不停,力量巨大。声音不高,沉沉的,闷闷的,敲在心上。

我点了支烟,靠在栏杆上,看着这片看了无数次的江水。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把这几年的事儿,特别是搞微商这一年多的跌宕起伏,飞快地闪回。

我想起刚开始琢磨微商那会儿,心里那份纠结。看别人刷屏炫富,心里鄙夷,可又眼馋那传播效率。像个老学究误入菜市场,嫌吵嫌乱,又忍不住打量哪个摊子生意好。

想起力排众议开战略会,云飞、南希他们怀疑的眼神。我那会儿拍着胸脯保证,说咱们要搞“不一样的微商”,其实自己心里也打鼓,前路茫茫,只能摸黑往前走。

想起刘春宇带着一帮新人,热火朝天建群、培训,像个拓荒的工头,满身泥泞,眼里有光。

想起“云端发布会”那个疯狂的夜晚,手机烫得能煎鸡蛋,群里红包乱飞,订单像雪片,打印机吱哇乱叫,团队那帮小子丫头们兴奋的尖叫仿佛还在耳边。

想起被谣言攻击的那段日子,电话被打爆,微信炸锅,像被人堵着门骂街,还得强装镇定,组织反击。那滋味,像生嚼了一根黄连。

想起供应链告急,云飞顶着黑眼圈驻守工厂,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想起团队膨胀带来的混乱,开会吵架,互相推诿,搞得乌烟瘴气……

这一路,热闹是真热闹,难也是真难。就像这江水,表面看着平静,底下暗流漩涡多了去了。

我猛吸一口烟,问自己:汪小闲,你折腾这么一大圈,到底图个啥?

就为了多赚那几个钱吗?

好像不是。要说赚钱,当初守着网批那一亩三分地,日子也能过得挺滋润。没必要非跳进微商这摊浑水里,天天提心吊胆,跟人斗智斗勇,还得时刻提防自己别掉坑里。

那是为了“成功”?为了被人叫一声“汪总”“行业标杆”?

好像也有点虚。虚荣心这东西,就像江面上的浮萍,有点风浪就不知道漂哪儿去了,不踏实。

那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你在别人都捞快钱的时候,非要死守着“不压货”、“不忽悠”的笨办法?在团队抱怨增长慢的时候,还能顶住压力,坚持搞投入大、见效慢的“微学院”和内容创作?在被人黑得最惨的时候,还能咬着牙,选择最费劲的“用事实说话”的路子?

江风一吹,脑子清醒了点。几个画面突然清晰地跳出来:

是那个刚毕业加入代理的大学生,在群里怯生生地说:“汪总,谢谢你们,我靠卖SUdUhood,没问家里要钱,交了下半年房租。” 他那个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小骄傲的表情。

是那个买了我们衣服的客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衣服收到了,质量真好,跟图片一模一样!以后就认准你家了!” 后面还跟了个大大的笑脸。

是那次危机公关最艰难的时候,周红梅红着眼圈,却语气坚定地对客服团队说:“大家顶住!咱们的产品没问题,咱们的人没问题,不能让人看扁了!” 那帮年轻客服,一边抹眼泪一边疯狂打字的场景。

是云飞在工厂熬了几个通宵,胡子拉碴,却眼神发亮地跟我说:“老汪,这批货,保住了!没给SUdU丢人!”

……

想到这些,我心里那层迷雾,好像被江风吹散了些。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折腾来折腾去,图的不是钱,不是名,是这些东西背后,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是代理相信跟着我能赚到踏实钱,是客户相信买我的东西物有所值,是团队相信跟着我干有前途,是合作伙伴相信跟我做生意不会被坑。

这份信任,才是SUdU最值钱的家当,是咱们能在狂风恶浪里没翻船的唯一压舱石。

别人搞传销、压货、造假,那是把信任当一次性毛巾,用完就扔,所以他们的生意像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来就垮了。咱们辛辛苦苦,像燕子垒窝一样,一口泥一口草,搭建起来的,就是这个叫“信任”的东西。这东西,看着虚,但最禁得起折腾。有了它,代理才敢跟着你干,客户才敢掏钱买,银行才敢给你贷款,团队才愿意为你卖命。

原来,咱们做的不是服装生意,是信任的生意。

想通了这一点,我浑身一轻。之前所有的纠结、压力、委屈,好像都有了答案。值了!所有的坚持,都值了!

那种感觉,就像在迷雾里开车,突然看到了远处的灯塔,心里一下子亮堂了,方向也清晰了。

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了:

什么能巩固信任,就大力干!比如,死磕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加大对代理的赋能。

什么会损耗信任,就坚决不干!比如,为了短期业绩忽悠人,降低品质标准,或者搞那些歪门邪道。

微商只是工具,品牌只是外壳,“信任”才是咱们真正要打造的核心产品。只要这个核心产品立得住,SUdU这棵大树,就能经得起任何风雨。

我在江边站了很久,直到烟头烫了手才回过神来。江水还在流,不急不缓,但方向不改。我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空气,转身走向车子,脚步比来时踏实了许多。

做企业,做到最后,都是在做“人”的生意。而人与人之间,最硬通的货币,就是信任。这东西,积累起来慢,毁掉起来快。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刻,比任何资产都管用。

长期主义不是一句口号,是一种选择。选择那些见效慢,但能积累信任的事;放弃那些来得快,但透支信任的诱惑。这需要极大的定力,尤其是在周围人都靠捷径狂奔的时候。但只要你信这个理,并且坚持下去,时间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初心这东西,得经常拿出来擦擦。跑得快了,容易忘;遇到坎了,容易丢。时不时得像今晚这样,停下来,问问自己:当初为啥出发?只要这个根没丢,公司就歪不到哪儿去。钱塘江边那一晚,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这个“根”重新攥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