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159章 新对手出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怕出名猪怕壮,企业也一样。你趟出一条路,赚了钱,亮了相,后面保准呼啦啦跟上一大帮抄近道的。他们不关心你路上摔过多少跤,只看你车上装了多少货,然后就想弄辆更便宜的车,走你压平的路,甚至还想把你挤到沟里去。

SUdU的“年度盛典”办得太成功了,风光无限,在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就像在寂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涟漪散开,也引来了不少盯着水花的鱼。2018年刚开春,湖面就开始不平静了。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冲在一线的刘春宇。他手下的地推和客服团队,陆续反馈回来一些消息:

“春宇总,华南那边冒出个新牌子‘潮品阁’,宣传语跟咱们以前特别像,也是‘原创设计、品质微商’,但价格普遍比咱们低一截!”

“宇哥,有个跟着咱们干了半年的中级代理,被一个叫‘型动派’的平台挖走了,那边承诺更高的返点,还不用囤货,门槛更低。”

“春宇,你看这个‘范克街区’的小程序,界面布局、功能逻辑,跟咱们的像不像一个妈生的?”

开始还只是零星的噪音,没过两个月,这种声音就汇成了刺耳的警报。市场上一下子冒出来好几个定位、模式、甚至宣传话术都跟SUdU高度相似的对手。它们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围着SUdU这支成功的舰队打转,专挑看起来最肥美的“代理”和“客户”下手。打法简单粗暴,就一个字:便宜。同样的卫衣,SUdU卖299,他们敢卖199;类似的代理政策,SUdU要求严格,他们几乎零门槛。

这种贴身紧逼,让团队内部开始弥漫一股焦躁的情绪。月度经营分析会上,数据报表显示,代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部分区域的活跃度有所下降。以前开会,大家讨论的是怎么“进攻”,现在话题不自觉变成了怎么“防守”。

一个负责华东区的运营主管坐不住了,语气带着火气:“汪总,春宇总,不能光挨打不还手啊!咱们是不是也该调整下价格策略?哪怕搞个阶段性促销,先把代理和客户稳住再说?不然市场都被他们抢光了!”

他这话,代表了不少一线兄弟的心声。甚至有个别当初就主张引入资本、快速扩张的年轻骨干,私下嘀咕:“看吧,当初要是拿了投资,现在规模做大,成本摊薄,打价格战也有底气啊……”

压力,像杭州春天湿冷的空气,无孔不入地渗进了公司。连一向沉稳的云飞,都私下找我聊过一次,语气担忧:“老汪,面料和人工成本年年涨,咱们的品质底线又不能破,价格上确实没太多空间。这么耗下去,利润压力很大啊。”

我知道,又到了关键时刻。这时候,领头人要是自己也慌了神,跟着节奏去降价,那就彻底掉进别人挖的坑里了。我没急着表态,而是让南希把最近三个月的详细经营数据拉出来,尤其是客户复购率、客单价、代理流失原因分析报告。我又让吴永浪去搜集了那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公开信息,仔细研究。

几天后,我再次召集了核心战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有点凝重。我没绕圈子,直接在白板上写了两个大字:价格,然后在旁边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最近,大家压力都很大,我都知道。”我环视众人,语气平静,“竞争对手拿着低价武器,在咱们门口叫阵,很多兄弟坐不住了,觉得不降价就要吃亏。今天这个会,咱们不吵架,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价’字。”

我先转向那个主张降价的华东区主管:“小王,你的心情我理解,前线打仗,最怕后方不稳。但你想过没有,咱们今天降50,明天他们就敢降80。咱们的成本摆在这里,品质要求摆在这里,跟他们在泥潭里打滚,最后会怎么样?”

小王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我让南希把数据投到大屏幕上:“大家看看这几组数。咱们的核心客户,复购率高达45%,平均客单价超过600元。流失的代理,大部分是加入不到三个月的新人,原因多是‘个人时间无法兼顾’或‘初期开拓困难’,因为价格问题流失的,占比不到10%。”

数据最有说服力,会场安静下来。

我敲着白板:“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核心客户和骨干代理,认的不是那个最低的价格,认的是SUdU这个牌子带来的综合价值!是咱们的设计、品质、服务,是‘微学院’的干货,是咱们这个圈子的氛围!这些东西,是那些靠抄袭和低价起家的速成品牌,短时间内根本学不来的!”

我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价格战,是商业竞争里最懒、最没技术含量、也最伤元气的一种。它就像七伤拳,伤人也伤己。一旦开了这个头,就会形成惯性,利润越打越薄,品质越做越差,最后大家一起玩完,谁也别想好过。咱们不能用自己的短板,去碰人家的长处,那是自杀行为。”

我看到有些人眼神里还有疑虑,知道光讲道理不够,得给出路。我话锋一转:“那咱们怎么办?就干看着市场被蚕食?当然不是!咱们的打法,不是把自己拉低到跟他们一个维度去肉搏,而是要想办法,把竞争的维度升高!”

我在白板上“价格”两个字的上面,重重地写下了几个新词:品牌、体验、关系、价值。

“咱们的应对策略,不是降价,而是升值!”我斩钉截铁地说,“他们打他们的价格战,咱们打咱们的‘价值战’!”

我立刻部署了具体的“升值”行动方案:

第一,品牌再拔高。我让林夕团队,在新一季的产品设计上,更加大胆、更具前瞻性。“不要怕有人说贵,要让人一眼就觉得‘值’!要用设计说话,让抄袭者永远慢我们三步!”同时,加大在权威时尚媒体和设计师圈层的曝光,把SUdU的行业话语权立得更稳。

第二,体验再打磨。要求钟旭团队,对小程序商城进行新一轮体验升级,优化每一个交互细节,让购买过程更顺畅、更愉悦。让周红梅的客服团队,推出“专属穿搭顾问”服务,为高价值客户提供一对一深度服务。“我们要让客户觉得,在SUdU购物,享受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尊享服务。”

第三,关系再深化。强化“微学院”的精英社群属性,增加更多小圈层、高价值的线下私享会和资源对接活动。让核心代理和客户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要把我们的社群,打造成一个别人花钱也进不来的‘俱乐部’!”

第四,价值再输出。我要求吴永浪团队,我的个人专栏要持续输出更有深度的行业思考和管理心得,不谈价格,只谈价值,不断强化SUdU“行业清流”和“价值导向”的公众形象。

“兄弟们,”我最后总结道,“这帮模仿者的出现,是坏事,也是好事。坏在抢市场,好在逼进步!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优势,也提醒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它逼着我们,必须跑得更快,把护城河挖得更深!咱们要做的,不是回头跟野狗抢食,而是抬头看路,把自己的马车造得更坚固、更豪华,奔向更广阔的草原!”

这次会议,像一剂强心针,稳住了军心。大家明确了方向,不再焦虑,而是把压力转化为了行动力。

接下来的几个月,SUdU开启了一场“静悄悄的升值革命”。林夕的新系列叫好又叫座,虽然价格小涨,但设计感征服了更多追求品质的消费者;小程序体验升级后,好评如潮;微学院的精英活动,一票难求;我的专栏文章,被行业媒体频频转载。

结果呢?那些低价竞争者,热闹了一阵子后,渐渐后劲不足。因为缺乏核心产品力和品牌力,低价吸引来的多是价格敏感型客户,忠诚度极低,今天为你降价而来,明天就为别人更低价而去。代理们也发现,虽然门槛低,但赚钱并不容易,服务压力大,品牌形象low,很难持续。而SUdU的核心基本盘,不仅没被撼动,反而因为这次“价值坚守”,筛选出了一批更加忠诚的高质量客户和代理。公司的利润水平,在客单价提升和复购率保障下,不降反升。

市场竞争,最高明的手段是“定义战场”。不要被动地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接招,要想办法把对手拉进你擅长的赛道。SUdU擅长的是价值创造,就不是价格厮杀。

模仿者是最好的“免费教练”。他们逼着你不断迭代,防止自满。但对付模仿者,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要用创新拉开距离,让他们永远在追赶,从未能超越。

真正的壁垒,是体系的力量。一个点可以模仿,但品牌、产品、供应链、社群、文化构成的综合价值体系,很难被复制。守住体系,就守住了根本。

经过2018年初这一役,SUdU团队的战略定力经受住了考验。大家更加坚信:走正道,看似慢,实则快;拼价值,赢一时,更赢一世。这股信念,比任何短期业绩都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