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隔了两日,雍亲王府上的高福果然如期而至。他先恭敬地去正房回了十三爷的话,说是奉王爷之命,要领青禾姑娘出去办趟差事。

胤祥从善如流,很是爽快地应下了,还特意将青禾叫到跟前叮嘱。

“既然四哥安排了,你便安心跟着高福去。若是事情办得晚了,不必急着赶回来,就在庄子上住一晚也无妨。横竖我的腿如今还算平稳,换药观察都有云珠在,你也都交代清楚了,不必过分悬心。”

青禾连忙应下,又趁着机会跟胤祥报备了一下接下来的治疗计划。

“十三爷放心,奴才省得。等奴才回来,便可开始着手处理您腿上窦道闭合的问题了。待窦道彻底长好封口,您的腿疾便算是去了大病灶,往后只需按时服用壮骨解毒丸,好生将养些时日,稳固疗效就可以了。”

胤祥听得连连摆手,脸上带着笑,语气却故作嫌弃:“知道了知道了,青禾大夫!您的医嘱爷都能背下来了!赶紧办你的正事去。早去早回,晚了别回,踏实住下!”

青禾这才笑着告退,随着高福往外走。

她跟在半步之后,悄悄打量着眼前这位雍亲王心腹。

高福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普通,是那种丢进人堆里很难立刻找出来的长相,他的身形十分精干,步伐轻盈而稳健,落地几乎无声,是长期练武之人特有的协调与力量感。

他眉眼平和,看不出什么情绪,但偶尔抬眼扫视四周时,目光锐利如鹰隼,让人不敢小觑。

青禾边看边在心里发呆琢磨。

她在宫里当差时,隐约只听说过雍亲王身边最得用的是苏培盛,却从未见过这位高福。联想到前世看历史小说、电视剧的时候,说雍正一登基就设立了一个类似特务机构的“尚虞备用处”,民间俗称“粘杆处”......

想必这位高福便是类似的人物吧,专为胤禛处理一些不便宣之于众的秘密事务,故而平日极少在人前露面。

想着想着,已来到了府邸正门外。

门外停着两辆青篷小车,样式普通,很不起眼,拉车的马匹也是常见的蒙古马,并非什么神骏之物。

青禾心下赞了一声细心,这显然是预备着一会儿悄悄接了人,让她与张保家人分开乘坐,既能避人耳目,也全了礼数,免得两位女眷与她同车不自在。

高福侧身,无声地做了个“请”的手势。

青禾会意,弯腰上了前面一辆马车。

马车骨碌碌行驶起来,车厢内陈设简单却干净。青禾本以为要去西城阜成门内,怎么也得走上一阵子,谁知感觉才过了一会儿,马车便缓缓停了下来。

她刚想掀开窗帘一角看看到了何处,车外已传来高福压低的声音:“青禾姑娘,请您在车上稍候片刻。”

“前日我已经先递了口风过来,让府上有所准备,收拾行装。此刻若人多眼杂,反为不美。容我先上前悄悄将老夫人和李夫人接出来,姑娘再下车相见不迟。”

青禾觉得高福的脑子肯定比她自己的好使,连忙在车里应了一声:“但凭高公公安排。”

于是她便乖乖坐在车里,听着外面偶尔传来的细微动静,耐心等待着。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车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青禾轻轻将车窗帘掀开一道细缝,向外望去。

只见高福引着两人从小巷深处一道不起眼的侧门走了出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由高福虚扶着。

她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藏青色万字不断头纹缎面棉袄,外罩同色比甲,面容虽然带着大病之后的憔悴虚弱,脸色也有些苍白,腰背却挺得笔直,手里拄着一根光润的紫竹拐杖。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眸,眼角布满了细密的皱纹,眼神却依旧清亮锐利,透着历经风雨而不倒的坚韧与沉着,仿佛家中骤变并未击垮她的心智,反而激起了她骨子里的硬气。

这定然就是张保的祖母,张府的老封君了。

紧随其后的正是张保的母亲李氏。

与青禾记忆中那个温婉娴静的官家夫人相比,眼前的李氏清减了不少,为着掩人耳目,她特意穿着一身素净的藕荷色棉袍,未施脂粉,脸上满是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忧色。

即便如此,她的发髻依旧梳理得纹丝不乱,衣衫整洁,行走间虽步履匆匆,却不见多少慌乱失措。她的嘴唇紧紧抿着,那双与张保有几分相似的明亮眼眸里盛满了忧虑,却并无泪痕,反而透着临危受难的镇定与韧性。

青禾看着她们在高福的引导下走近,直到她们走到离自己约十步远的地方,她才下车快步迎上前,对着两位夫人略福了福身子,压低声音道:“老夫人,李夫人,奴才青禾前来接应。”

说着,她便上前一步,与高福一左一右搀扶住老封君的胳膊。

老封君抬眼,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却并未多言,任由她搀扶着登上了马车。李氏也紧随其后,只不过在上车前她回头看了青禾一眼,眼神复杂,低声道了句:“有劳姑娘。”她的声音微微有些沙哑。

待到两位夫人都安稳上车,青禾这才松了口气,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高福在外面对车夫低声吩咐了一句,两辆不起眼的青篷小车便一前一后,悄无声息地驶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