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一早,兆佳氏果然遣了两个妥帖的婆子并四个小厮,抬着两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就来了。

婆子们打开一看,青禾不由得咋舌。

箱子里竟是满满的皮子与厚实的布料。

有毛锋厚实的紫貂皮,有绒毛细密、光泽油亮的银鼠皮,还有几块颜色稍浅的羊羔皮。

布料则是厚实的哔叽缎和哆罗呢,都是顶顶御寒的好材料。

“福晋说西北苦寒,冬日里冻掉下巴也是有的。这些皮子、料子虽不算顶顶名贵,却是实实在在挡风保暖的。请姑娘千万别推辞,早早寻了好裁缝做起冬衣来,等到入秋就能托人带去了。”领头的婆子笑着传达兆佳氏的话。

青禾看着这一箱物事只觉得一阵眼晕。

刚进盛夏,暑气正浓,就要开始张罗数九寒天的行头了?但是转念一想,从京城到西北漫长的路途和这时代感人的运输效率,似乎......现在准备还真不算早。

她心里默默吐槽了一番清朝的生活节奏,面上百般感激地收下,又让采薇封了赏钱给两个婆子。

打发走了来人,青禾对着两箱皮料发了愁。

天气一日热过一日,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别说缝了,光是抱着都觉得燥得慌。再者,她那点针线功夫缝个香囊、补个扣子还成,要做成能穿出门的皮袄,怕是难为死她了。

算了,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只吩咐了冯嫲嫲先收进库房里妥善放着,等她哪天有心情了再琢磨。

东西收走,她心里立刻轻快起来。

难得今日无事,天气也好,逛街去吧!

“采薇,今儿个咱们出门逛逛。”青禾一句话让四个丫头眼睛都亮了起来。

采薇稳重,立刻去通知赵木根安排车马和准备随行人员。

杜若则已经开始琢磨该给姑娘打扮成什么样才既符合身份又不失灵动。蘅芜和含英也忙不迭地去准备出门要带的荷包、手帕、备用衣物等零碎东西。

青禾被杜若按在妆台前,开始了隆重的梳妆仪式。

更衣是头一桩。

杜若取来了抬旗前新做的那身月白色苏罗常服袍。袍子料子极好,既轻薄又透气,上面用同色丝线绣着疏朗的玉兰与翩飞的蝴蝶纹样,雅致又不失活泼。

穿在身上,行动间裙裾微漾,如有清风相随。

接着是梳头。

因着身上清爽,就没有梳过于繁复沉重的两把头,只梳了一个较为轻便的小一字头,杜若的手极巧,将青禾乌黑浓密的长发挽得既利落又秀气。

青禾的首饰匣子实在算不上丰盈。

她挑拣了一番,最后只取出了舒兰格格送的那支玉兰簪子。

簪身是素银,簪头却用上好的和田玉雕成一朵半开的玉兰花,花瓣薄如蝉翼,形态逼真,与袍子上的玉兰刺绣遥相呼应。

她将簪子斜斜插在发髻一侧,又拣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坠戴上。

穿戴完毕,自恋地对镜自照,镜中人一身月白,清雅如出水新荷,唯有发间一点玉白与耳畔微光点缀,恰如点睛之笔,素净中透出典雅的韵致。

“姑娘这样打扮真好看!”杜若由衷赞叹,“像是从画儿里走出来的。”

青禾也颇为满意,这身装扮既不逾制,又充分体现了她自己的审美,比穿那些大红大金让她自在多了。

打扮停当,青禾让采薇取来了自己的小钱匣子。

她如今虽有了大宅和仆役,但现钱确实不算宽裕。当初离开十五爷府时,她带上了自己攒下的所有体己,约有三十多两银子。

在十三爷府上住的时候,虽说是客居,但胤祥和兆佳氏待她极厚,月例份子都是按一等宫女的最高标准给的,偶尔还有赏赐,她又没什么大花销,竟也攒下了近四十两。

如今两下加起来,她的小金库里稳稳地躺着七十多两雪花白银。

在康熙年间,对于她这样一个无甚庞大开销的独身女子来说,也算是一笔能让人安心的巨款了。

她取了十两碎银并几张一两的银票放在随身荷包里,想了想,又让采薇额外带上五两,以备不时之需。

一切准备就绪,青禾带着采薇和杜若两个小尾巴,钱贵和孙福照例跟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门去了。

马车直接往鼓楼大街去。

这里商铺虽不如前门大街那样鳞次栉比,却多是些针头线脑、布匹绸缎、胭脂水粉、书籍文具、日常杂货等铺子,符合青禾今天的采购清单,而且价格也更亲民些,正适合青禾目前的消费水准。

青禾先逛了几家首饰铺子。

她想着今后要应酬,总要有些撑场面的东西,但又不想显得暴发户似的浑身金光闪闪。

挑挑拣拣一番后,她才在一家老字号银楼里看中了一支绞丝银镯。镯子整体做工细致,款式简洁大方。

又搭配着买了一对点翠小花的银插针,想着日后不管用什么首饰,都可以随意点缀在发髻上,灵动又不张扬。

还给四个贴身丫鬟一人买了一对小巧的银丁香耳环,算是主子给的赏赐。

统共花了不到八两银子,她自觉十分划算。

至于衣服,她看了看成衣铺子里的衣裳,总觉得不如兆佳氏府上绣娘的手艺,而且她抬旗前绣娘们已经给她做了好几套常服、吉服,料子做工都是上乘,足够她轮换着穿很久了。

她如今又不用做粗活,衣料不容易磨损,这些衣服足够穿好几年了。

接着,她便去了药铺。

西北战场刀剑无眼,药物是最实用的。她本想自己配伍些效果更好的金疮药,奈何最近诸事缠身,根本没空回怀柔庄子采药。没有好的草药来源的话,自己做的和买的可能也查不了多少了。

为着追求药物质量,她径直去了京城里最大的药铺仁济堂,挑了些品质上乘的金疮药和止血散,又额外买了一些防治风寒、调理肠胃的常用成药。

这些药材花费不小,足足用了五两多银子。

从药铺出来,本来准备直接回家了,可是闻到隔壁点心铺子传来的香甜气息,青禾的脚步还是有点挪不动了,只好又进去称了几样新出的时兴点心,其中藤萝饼和玫瑰酥青禾准备自己尝一尝,其他的就带回去给院子里的众人分食。

一圈逛下来,日头已近中天。

青禾看着钱贵孙福手里拎着的大包小包,心里涌起属于普通女子的购物满足感。回到马车旁,她甚至没忘记给赶车的钱贵和孙福一人一包酥糖。

盘点着今日的收获,她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想着冷面王给装的宅子真的太好了,好到她逛了半天竟觉得没什么需要添置的大家具或摆设,软装硬装均已经是好上加好,无可挑剔的程度了。

“装得太好了......”她无声地叹了口气,这哪里是赏赐,分明是沉甸甸的人情债。想到这里,她像是泄了一股气,不禁靠在车壁上揉了揉眉心。

今天是不成了,明日......明日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去雍亲王府谢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