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112章 平静之下与远方的召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平静之下与远方的召唤

礼堂事件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激起一圈剧烈的涟漪后,迅速归于沉寂。王干事和行政科那名老干事的“消失”,在红星三厂内部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官方的解释是二人因“严重违反保密纪律”被调离原岗位,接受进一步审查和处理。这种说法在保密单位并不鲜见,大多数人只是感慨几句,便将注意力重新投回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笼罩在厂区上空近半年之久的紧张阴霾,似乎随着这几条“毒蛇”的被清除而真正散去了。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显得更加纯粹,食堂里的谈笑声也多了几分轻松,连山间吹来的风,都仿佛少了些许沉重,多了一丝凛冽的清新。

沈青的生活,也随之进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平静”期。

她依旧是技术科的见习技术员沈青,勤奋,踏实,话不多,但交给她的工作总能完成得一丝不苟。吴工似乎更加倚重她,一些涉及核心工艺的初步设计和计算,也开始放心地交到她手上。她像一颗被仔细打磨的齿轮,正严丝合缝地嵌入红星三厂这台庞大机器之中,运转平稳,毫不起眼。

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那把藏在宿舍深处的手枪,被她更加小心地封存起来,仿佛要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一同埋藏。那本记录着加密符号的软面抄,依旧在使用,但上面更多的是纯粹的技术演算和学习笔记,那些属于“青苗”的隐秘记录,似乎随着危机的解除而暂时停止了。

她还是会偶尔拿出那支黑色的钢笔,在灯下凝视。笔帽内侧那个星辰刻痕,似乎因为无数次摩挲而变得愈发清晰。顾怀远的身影在记忆中不再仅仅是冰冷指令的化身,偶尔会浮现出他递过钢笔时那深邃难辨的眼神,或是滨江新城仓库外那句低沉的“保护好自己”。这些片段如同零星的火花,在她心底静谧燃烧,带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却也映照出更深沉的孤独。他们像是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星辰,那一次短暂的交汇,耗尽了她所有关于“靠近”的想象。

赵副科长依旧是那个严肃、不苟言笑的保卫科副科长。偶尔在厂区遇见,他的目光会如同例行公事般扫过她,没有任何多余的停留,仿佛那个雨夜篮球场的对峙,那个清洁工具隔间里的严厉警告,都从未发生过。沈青也学会了用同样的平静来回望,将所有的波澜都压制在心底最深处。他们像是两条短暂交汇后又各自奔流的暗河,深知彼此的存在,却默契地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日子在技术图纸、数据报表和车间的机油味中平稳滑过。山间的杜鹃花谢了又开,厂区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黄了又绿。沈青(林晓怼)有时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生来就是“沈青”,就是这片西南深山中一个普通的技术员,那些关于红星机械厂、关于滨江新城的记忆,才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然而,这种平静,并未让她感到完全安心。长期处于危险边缘所磨砺出的直觉,让她隐隐感觉到,这种平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非常态。风暴真的永远过去了吗?“信天翁”在遭受如此重创后,会甘心沉寂吗?还是说,有更大的风暴,正在更遥远的地方酝酿?

这种若有若无的不安,像一丝极细的蛛网,偶尔会缠绕上她的心头,尤其是在收到那封意外的信件之后。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厂办的工作人员给她送来了一封来自“老家”的信。依旧是那个模仿成年人笔迹的、略显稚嫩的字体,落款是那个并不存在的“表姨”。信的内容依旧是絮絮叨叨的家常,询问她的近况,叮嘱她注意身体。

沈青的心却微微提了起来。她仔细检查着信纸,寻找着可能的密写痕迹或特殊标记。然而,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一封真正的、普通的家信。

是“牧星人”彻底切断了与她的联系?认为她在这里的潜伏任务已经稳定,不再需要额外的指令和关注?还是……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静默”,意味着她将长期地、甚至永久地以“沈青”的身份生活下去?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她心中弥漫。有卸下重担的轻松,也有被遗忘的淡淡失落,更有对未来的茫然。如果“沈青”就是终点,那么“林晓怼”和“青苗”所经历的一切,又算什么?

她将信纸仔细收好,没有像对待密信那样销毁。这封普通的家信,仿佛是她与那个“正常”世界之间,一道虚幻而脆弱的桥梁。

时光继续流淌。沈青的技术水平在吴工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稳步提升,她甚至独立解决了一个困扰车间许久的小型工艺难题,赢得了同事们真诚的赞许。她开始真正地融入这里,开始拥有属于“沈青”的、微小而真实的成就感。

然而,就在她几乎要习惯这种平静,并开始思考或许这就是她未来漫长人生的缩影时,一个极其寻常的下午,吴工将她叫到了自己的小隔间。

吴工的神色有些复杂,不再是平时讨论技术问题时的专注,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他递给沈青一份盖着厂部红色印章的通知。

“小沈啊,”吴工推了推老花镜,语气带着惜才和不舍,“刚接到的厂部通知,上面下了调令,要抽调一批年轻技术骨干,支援兄弟单位的新项目建设。我们科里,推荐了你。”

沈青的心猛地一跳,接过那份薄薄的通知。纸张在手中仿佛有千钧重。调令?支援兄弟单位?在这个时间点?

她快速浏览着通知内容,上面写着的是一个位于西北地区的、代号“404”的工厂名称,要求她在一周内办理完交接手续,前往报到。

“404厂……”吴工叹了口气,“那边条件比我们这里还要艰苦,是真正的大西北,戈壁滩上。但机会也多,是新项目,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技术扎实,又肯钻研,去了那边,好好干,肯定能有更好的发展。”

沈青抬起头,看向吴工。他的眼神里有真诚的鼓励,也有长辈对晚辈即将远行的担忧。这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一次普通的工作调动,一次对年轻骨干的培养和锻炼。

但她知道,这绝不普通。

在她刚刚适应了红星三厂的生活,在她以为“沈青”这个身份将在这里长久扎根的时候,这纸调令,像一只无形的手,再次将她从既定的轨道上轻轻提起。

是组织的安排?是顾怀远或者赵副科长运作的结果?还是……真的只是一次巧合?

她无法确定。

但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她,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平静,果然只是暂时的假象。

她深吸一口气,将调令仔细折好,放进工装口袋,然后对吴工露出了一个符合“沈青”人设的、带着些许对未知的忐忑,但更多的是服从安排的坚定表情。

“我明白了,吴工。谢谢您这段时间的教导和照顾。我会办好交接,按时去报到。”

走出吴工的小隔间,技术科办公室窗外,夕阳正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色,壮丽得令人心颤。

沈青摸了摸口袋里的调令,又下意识地碰了碰内衣口袋里那支冰冷的钢笔。

西北,戈壁,404厂。

那里等待她的,会是怎样的天地?怎样的使命?怎样的……未来?

她知道,答案,就在那片遥远而陌生的风沙之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