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142章 静电噪音与“基石”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静电噪音与“基石”初现

那细微却清晰的静电噪音,如同冰冷的蛇信,舔舐着门板的缝隙,也撩拨着沈青紧绷到极致的神经。不是赵副科长习惯的沉稳脚步,也非周老师温和的敲门节奏,这是一种全新的、带着某种技术感的接触方式!

门外是谁?“棱镜”的人?还是……纸条上提到的、“基石”计划的成员?

沈青的手心瞬间沁出冷汗。她没有回应,也没有开门,只是屏住呼吸,将耳朵紧紧贴在冰冷的门板上,试图捕捉门外更多的动静。

静电噪音持续着,嘶嘶啦啦,带着一种诡异的规律性,仿佛在传递着某种摩尔斯电码,但她无法立刻解读。噪音中,似乎还夹杂着一种极其轻微的、像是金属物件轻轻刮擦门板的声音。

这种未知的接触方式,比直接的威胁更让人心悸。它代表着一种超出她认知范畴的技术手段,以及对方志在必得的掌控力。

时间在寂静与噪音的交织中缓慢流逝。几秒钟后,静电噪音戛然而止,那金属刮擦声也消失了。门外重新恢复了死寂,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她的幻觉。

但沈青知道不是。她依旧保持着警惕的姿势,一动不动。

又过了漫长的十几秒,她听到一声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嗒”声,像是某种很小的东西被轻轻放在了门外的地上。随后,一个刻意放轻、但速度很快的脚步声迅速远去,消失在走廊尽头。

走了?

沈青没有立刻开门。她等了足足五分钟,确认外面再无任何声息,才缓缓直起身,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开了房门!

走廊空无一人。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她自己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她的目光迅速扫向门口的地面——在门框与地面的缝隙处,躺着一个火柴盒大小、银灰色的金属薄片。

那金属薄片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标识或文字,只在边缘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凹槽。

沈青的心跳加速。她迅速弯腰捡起金属薄片,触手冰凉而光滑。她退回房间,反锁上门,背靠着门板,仔细端详着这个不速之客。

这是什么?存储设备?信号接收器?还是……炸弹?

她不敢轻举妄动。纸条上的指令是“静默潜伏”和“等待”。这个金属薄片的出现,是意料之外的变数。她应该如何处理?交给周老师?还是按照纸条所说,警惕一切未经确认的接触?

她的目光落在枕头下那本《电磁谐振场论》上。周老师让她去图书馆处理这本书,是否暗示着图书馆才是下一个安全的交接点?而这个金属薄片,是否是一个试图绕过周老师、直接与她联系的尝试?

敌友难辨。

沈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将金属薄片小心地藏在了另一个隐蔽处,与微型胶卷和钢笔分开放置。在情况未明之前,她不能贸然使用或交出任何一样东西。

这一夜,沈青几乎未曾合眼。门外诡异的静电噪音和那个神秘的金属薄片,像两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404厂的暗涌,似乎正以她无法理解的方式,变得更加湍急和复杂。

第二天,审计组正式进驻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传遍了全厂各个角落。厂区里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肃穆和紧张,穿着不同制服的陌生面孔偶尔会出现,保卫科的巡逻也更加频繁。

沈青如同往常一样来到资料室。周老师看到她,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看出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如常地点头招呼。孙大姐和李师傅则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对于审计组的到来既好奇又不安。

上午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和归档,相对清闲。沈青趁着间隙,拿起那本《电磁谐振场论》,对周老师说:“周老师,这本书我现在送去图书馆吧?”

周老师正在核对一份档案目录,闻言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好,去吧。直接交给借阅台的王管理员就行,他知道怎么处理。”

她的反应自然无比,看不出任何特别的暗示。

沈青压下心中的疑虑,点了点头,拿起书走出了资料室。

白天的厂区与夜晚截然不同,阳光炽烈,人来人往。沈青抱着书,刻意放慢脚步,混在来往的职工中,朝着图书馆走去。她能感觉到,在那些看似寻常的目光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多的审视。

来到图书馆,大厅里比平时安静许多,只有寥寥几个读者在查阅资料。她走到借阅台前,那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王管理员正低着头整理卡片。

“王管理员,您好。”沈青将书放在台面上,“资料室有本书破损严重,需要报损处理,周老师让我送过来。”

王管理员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看了看那本《电磁谐振场论》,特别是那开裂的书脊,慢悠悠地“哦”了一声。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在书脊开裂的缝隙处摸了摸,动作缓慢而仔细。沈青的心提了起来,紧紧盯着他的动作。

然而,王管理员只是摇了摇头,嘟囔了一句:“可惜了,好书啊……”然后便拿起旁边的印章,在书的扉页上盖了一个“报废”的蓝色印记,随手将书放到了柜台下面一个专门放置待处理破损书籍的竹筐里。

整个过程中,他没有看沈青第二眼,也没有任何多余的举动或言语。

就这样?沈青有些错愕。难道真的只是单纯地归还一本报废图书?周老师没有任何其他意图?那个微型胶卷的交接,已经在上一次完成了?

她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离开还是该再问些什么。

“还有事吗,同志?”王管理员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

“没……没事了。谢谢您。”沈青连忙说道,带着满腹的疑惑,转身离开了借阅台。

走在图书馆安静的回廊里,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青的心情有些失落,又有些莫名的轻松。或许,是她太过于敏感了,“静默潜伏”就意味着尽可能减少一切非常规的接触。

她决定直接返回资料室。

就在她即将走出图书馆大门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在靠近楼梯口的一个偏僻阅览区,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背影有些佝偻的老工人,正背对着她,弯腰在饮水机旁接水。

引起沈青注意的,不是工人本身,而是他左脚那只略显宽大的劳保鞋的鞋底边缘——那里,沾染着一小片与周围灰尘颜色不同的、深色的潮湿泥痕!

潮湿?!

沈青的脚步猛地一顿!心脏骤然收缩!

图书馆死投点的潮湿!文件销毁点那个工装男子的潮湿脚印!是同一个人吗?他就是“刘”?“基石”计划的幸存观察员?

她强忍住立刻上前确认的冲动,遵循着“静默”的原则,只是用余光紧紧锁定那个背影。老工人接完水,直起身,手里拿着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沈青,步履有些蹒跚地朝着楼梯下方走去——那是通往图书馆地下室的方向,那里通常是存放旧报刊和不常用档案的地方,平时很少有人去。

他去地下室做什么?

沈青的心跳得飞快。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或许也是唯一的、能够确认“刘”的身份,甚至直接获取信息的机会!纸条上虽然要求“静默”,但也提到了“刘”是可信的。而且,周老师让她来图书馆,是否潜意识里,也是希望她能与“刘”接触?

风险与机遇并存。

仅仅犹豫了两秒,沈青便做出了决定。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她装作随意浏览书架的样子,朝着楼梯口的方向慢慢挪动。确认四周无人注意后,她一闪身,也快步走下了通往地下室的楼梯。

地下室的光线远比楼上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发霉和灰尘混合的沉闷气味。一排排高大的、几乎顶到天花板的档案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投下大片的阴影,将空间分割成无数狭窄的通道。

沈青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循着刚才那老工人离开的方向深入。地下室里异常安静,只能听到自己压抑的心跳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像是老鼠啃咬东西的窸窣声。

她在一个堆满过期报纸的架子旁停下了脚步。前方不远处,传来轻微的翻动纸张的声音。

她悄悄探出头,朝声音来源望去。

只见在那个偏僻的角落,一盏悬挂着的、功率很低的白炽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刚才那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老工人,正背对着她,蹲在一个打开的、装满了泛黄图纸的木箱前,手里拿着一张图纸,似乎在仔细查看着。他的旁边,放着那个掉了漆的搪瓷缸。

借着昏暗的光线,沈青能更清楚地看到他那双沾着潮湿泥痕的鞋子,以及工装袖口处磨损严重的边缘。

就是他!文件销毁点的那个工装男子!

沈青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思考如何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发出信号,或者等待对方先发现自己时——

那老工人却仿佛背后长了眼睛一般,头也不回,用一种低沉而沙哑、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声音开口了,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里显得异常清晰:

“女娃子,跟了一路了,不累么?”

沈青浑身一僵,血液瞬间涌上头顶!他早就发现她了!

既然已经被发现,她也不再隐藏,从架子后面缓缓走了出来,保持着安全距离,警惕地看着那个依旧蹲着的背影。

“您……是刘师傅?”她试探着问道,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

老工人缓缓放下手中的图纸,却没有立刻转身,而是拿起旁边的搪瓷缸,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水,然后才叹了口气,用一种带着疲惫和沧桑的语调说道:

“姓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该下来。”

他顿了顿,终于慢慢地、有些费力地转过身来。

昏黄的灯光下,沈青看到了一张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皮肤黝黑粗糙,像是长年累月暴露在戈壁风沙中。一双眼睛却并不浑浊,反而透着一种与他的年龄和装扮不符的、异常锐利和清醒的光芒,此刻正静静地、带着些许责备地看着她。

“有人让你‘静默’,你忘了?”他盯着沈青,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沈青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纸条的内容!他果然是自己人!是“基石”!

“我……”沈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是看到潮湿的脚印才跟下来的。

老工人——刘师傅——摆了摆手,打断了她:“好奇心太重,会害死猫,也会害死人。”他目光扫过沈青全身,最后停留在她装着钢笔的口袋位置,眼神微动,“东西,收到了?”

他问的是微型胶卷!

沈青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收到就好。保管好,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刘师傅的语气依旧没有什么起伏,他重新转过身,面向那个木箱,开始将图纸慢慢收回去,仿佛沈青的存在已经无关紧要。

“刘师傅,”沈青忍不住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杨振华的数据篡改,还有核心区域的事故,到底……”

“那不是你该现在问的。”刘师傅头也不回,声音低沉却斩钉截铁,“你的任务,是‘静默’,是‘等待’,是扮演好你的角色。其他的,有该操心的人去操心。”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沈青僵在原地,一股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蒙住眼睛的棋子,只能被动地移动,却永远看不清整个棋局。

刘师傅将木箱盖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拿起他的搪瓷缸,看了一眼沈青,那锐利的目光中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怜悯,有关切,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无奈。

“回去吧,女娃子。”他低声说道,像是告诫,又像是叹息,“回到阳光底下去。这地下的灰尘,呛人。”

说完,他不再理会沈青,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地朝着地下室更深处走去,很快便消失在密集的档案架阴影中,只有那轻微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鞋底与潮湿地面接触的细微声响,渐行渐远。

沈青独自站在昏黄的光晕下,周围是沉默的档案架和发霉的空气。刘师傅的出现和离开,像一场短暂的、不真实的梦。他确认了她的身份,确认了她收到了胶卷,却也给她套上了更紧的“静默”枷锁。

她握紧了口袋里的钢笔,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回到阳光底下去……扮演好角色……

她深吸了一口地下室沉闷的空气,转身,沿着来时的路,走上了返回地面的楼梯。

当她重新站在图书馆大厅,沐浴在炽烈的阳光下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回头望了一眼那通往地下室的、幽暗的楼梯口,那里仿佛隐藏着这个基地所有的秘密和沉重。

然后,她迈开脚步,朝着资料室的方向走去。

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沈青”应有的、带着些许疲惫的平静。

只是在她低垂的眼眸深处,一丝更加坚定的光芒,悄然凝聚。

静默,并非退缩。

等待,是为了更精准的出击。

她相信,那个时机,就快到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