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晓指尖抚过井栏青石板的纹路,指尖传来熟悉的脉气震颤——与连村脉主脉石的频率分毫不差,凹槽边缘还留着细微的凿痕,显然是人为雕琢,而非天然形成。

“这就是连村脉的脉引石凹槽!”苏晓摸出灵脉石碎末,撒在凹槽里,碎末瞬间亮起淡绿的光,顺着石板纹路往地下渗,“柳溪村的老井本就建在连村脉的支脉上,这石板是护脉人当年特意嵌在井栏里的,用来稳住支脉的脉气。”

丫蛋蹲在井边,伸手探了探井水:“那脉引石会不会在井里?之前清理井泥的时候,李柱叔好像捞上来过块带纹路的石头,后来又扔回去了,说占地方。”

苏晓眼睛一亮,立刻喊来柳溪村的几个村民,借来打水的木桶和长杆。村民们轮流下井打捞,木桶刚碰到井底的淤泥,桶沿就沾了层淡绿的灵气——正是脉气的颜色。折腾了半个时辰,一个村民突然喊起来:“摸到了!硬邦邦的,上面有纹路!”

众人合力把东西拉上来,是块半尺见方的青石板,石面上刻着完整的连村脉支脉图,纹路里还嵌着细碎的金点,与活灵册上的连村脉纹路完全重合。石板边缘有个凸起的榫头,正好能嵌进井栏石板的凹槽里。

“就是它!连村脉的脉引石!”苏晓把石板放在井栏凹槽旁,榫头刚对准凹槽,两块石板瞬间吸在一起,发出“咔”的轻响。淡绿的脉气顺着石板纹路往井里流,井水瞬间泛起金光,井底的淤泥里竟冒出细小的气泡,每个气泡都裹着丝脉气,往水面飘。

柳溪村的老村长闻讯赶来,看着发光的井水,激动得直抹眼泪:“老辈人说,井里藏着护脉的宝贝,没想到是真的!有了这脉引石,咱们村的护脉苗再也不用怕浊气了!”

苏晓掏出活灵册,让脉引石的光映在册页上,册页里的连村脉纹路瞬间加粗,往柳溪村的田间延伸:“您让人在井边种上三圈护脉苗,再把灵脉石碎末混在土里,脉气会顺着苗根往田里流,不出三天,村里的护脉苗和庄稼就能全活过来。”

安排好柳溪村的事,苏晓和丫蛋背着脉引石的拓片,往西北荒山赶。刚到山脚下,就看见王爷爷和刘二站在护脉棚前,棚周围撒满了溪谷村送来的灵草籽,已经冒出了细弱的绿芽,芽尖泛着淡金的光,像在守护棚子。

“晓丫头,你们可来了!”王爷爷指着棚后的封脉石,“刚才封脉石突然震了一下,石缝里渗出些黑浊,好在灵草籽的气把浊气压回去了,就是柏木雕的绿芽蔫了些。”

苏晓赶紧走到封脉石旁,掏出活灵册。册页刚贴近石头,石缝里的黑浊就“滋啦”一声缩回去,柏木雕的绿芽也重新亮了起来。她把柳溪村脉引石的拓片铺在石面上,拓片的光与封脉石的光缠在一起,石面上的脉路图又亮了几分:“找到连村脉的脉引石了,只要把三脉的脉引石都与封脉石相连,就能彻底封住黑浊,再也不用担心它跑出来。”

刘二扛着桃木杆,指着山顶的方向:“刚才我往山顶走的时候,发现荒山野脉的支脉旁有块带纹路的石头,藏在枯树底下,跟你拓片上的纹路有点像,说不定就是荒山野脉的脉引石。”

众人跟着刘二往山顶走,路上的枯树已经冒出了新绿,枝桠上缠着的黑丝全变成了灰,风一吹就散了。到了枯树底下,刘二拨开落叶,露出块黑褐色的石头,石面上刻着荒山野脉的支脉图,纹路里还嵌着些细小的石英,在阳光下泛着淡金的光。

苏晓蹲下身,摸出灵脉石碎末撒在石头上,石头瞬间亮起:“是荒山野脉的脉引石!只是被浊气缠了太久,脉气弱了些,得用灵泉水泡三天,再嵌在封脉石旁,才能激活它的脉气。”

丫蛋从布包里掏出个陶壶,里面装着灵槐院的灵泉水:“我带了灵泉水,先浇些试试!”她把泉水浇在脉引石上,泉水刚碰到石头,就冒出淡绿的烟,石头上的黑纹慢慢退去,纹路里的石英更亮了。

“太好了!”王爷爷高兴地说,“咱们先把这脉引石搬回护脉棚,等溪谷村的脉引石嵌好,再把三块脉引石一起与封脉石相连,这样三脉的脉气就能在封脉石里形成循环,黑浊就永远别想出来了!”

众人合力把脉引石搬回护脉棚,刚放下石头,就看见远处的溪谷方向飘来道淡绿的烟——是溪谷村的信号,说明溪谷脉的脉引石已经嵌好了。苏晓赶紧掏出活灵册,册页上的三条主脉纹路同时亮了起来,溪谷脉的纹路里还嵌着个小小的光点,正是溪谷村的脉引石。

“走!去封脉石那边!”苏晓收起活灵册,扛起脉引石,“现在三脉的脉引石都准备好了,该让它们与封脉石相连了!”

一行人往封脉石走去,路上的灵草芽已经长到了半尺高,叶片上的金纹与脉气呼应,形成了道淡绿的光带,跟着众人往山顶走。到了封脉石旁,苏晓把三块脉引石分别放在封脉石的三个角上,柳溪村的脉引石在东,荒山野脉的在西,溪谷村的在南,正好形成个三角形,把封脉石围在中间。

她掏出灵脉石碎末,撒在三块脉引石与封脉石之间,碎末瞬间化成了淡绿的光带,把四块石头连在一起。接着,她又把灵泉水洒在光带上,泉水刚碰到光带,就发出“轰隆”的声响,三块脉引石同时亮起,射出三道金光,落在封脉石上。

封脉石瞬间爆发出刺眼的光,石面上的脉路图全亮了起来,三条主脉的纹路在石面上缠成密不透风的圈,圈里的黑浊像被烈火焚烧,发出“滋啦”的声响,慢慢缩成了个小黑点,最后被脉气包裹,消失在了石缝里。

与此同时,活灵册从苏晓的怀里飞了出来,册页自动翻开,对着封脉石射出道金光,金光落在封脉石的“封”字上,“封”字瞬间亮了起来,变成了金色,还渗出淡绿的汁液,像在石面上形成了层保护膜。

“成了!”刘二激动地喊道,“黑浊被彻底封住了!三脉的脉气也连在一起了!”

丫蛋跑到封脉石旁,摸了摸石面:“石面变暖和了!脉气在里面流呢!”她把耳朵贴在石面上,能听到“哗哗”的声响,像脉气在石里流动。

苏晓收起活灵册,册页上的脉路图里,三块脉引石的光点与封脉石的光连在一起,形成了个完整的灵气圈,灵气顺着脉路图往两村和溪谷村的方向流,连路边的野草都重新冒出了绿芽,开出了细小的野花。

“咱们成功了!”王爷爷看着发光的封脉石,眼眶都红了,“老辈人盼了一辈子的事,终于在咱们这代成了!以后三村的脉气连在一起,再也不用怕浊气和脉蚀浊了!”

众人都欢呼起来,有的坐在封脉石旁,感受着脉气的流动;有的去摘路边的野花,插在护脉棚的角落里;还有的拿出带来的灵草糕,分给大家吃,庆祝这次的胜利。

苏晓坐在封脉石旁,护园芽的光团飘在她身边,尾巴上的淡金气与封脉石的光连在一起,光团里的灵纹也变成了金色,像在庆祝。她抬头看向远处的三村方向,能看到淡淡的灵气光带在三村之间流转,把三个村子连在了一起,像一条守护的项链。

“以后,咱们三村就是一家人了。”苏晓轻声说,护园芽的光团蹭了蹭她的手背,像是在赞同。

夕阳西下时,众人下山。路上,苏晓想起了传承玉牌里的画面,那个穿着粗布衫的护脉人,曾站在这荒山上,望着远处的村庄,手里握着块与封脉石相似的石头。她忽然明白,护脉人的使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从护脉人到王爷爷、老村长,再到她和丫蛋、刘二,还有三村的村民,都是这传承的一部分。

回到灵槐院时,溪谷村的陈阿木和柳溪村的李柱已经在院里等着了,他们带来了三村的灵草籽和护脉苗籽,准备在灵槐院周围种上,让灵槐院成为三村的护脉中心。

“苏姐姐,我们村的禾苗已经活过来了!”丫蛋跑过来,拉着苏晓的手,“李柱叔说,田里的禾苗长得比以前还壮,穗子都比往年大了一圈!”

苏晓笑着点头,看着三村的村民在灵槐院周围种护脉苗,撒灵草籽,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村子加入进来,一起守护这方土地的脉气,让灵气永远流转,让守护的故事永远传下去。

夜深了,灵槐院的灵槐树发出淡绿的光,与三村的灵气光带连在一起,在夜空中形成了道美丽的光网。苏晓坐在灵槐树下,翻开活灵册,在新画的三村脉路图旁写下:“三脉连,三村守;灵气流,万代传。”

护园芽的光团飘在册页上,尾巴的淡金气在字上轻轻划过,像是在为这新的传承,盖上属于灵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