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搞笑捉鬼秘籍 > 第132章 学术研究与“专业”评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学术研究与“专业”评估

中心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安静,走廊宽阔,地板是老旧但擦得锃亮的水磨石,两侧房间的门上都挂着小小的铭牌,写着“地方戏曲研究室”、“民间手工艺档案室”之类的字样。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灰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道。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的年轻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将他们引到了一间小会议室。会议室里摆放着深色的长条桌和布面椅子,墙上挂着几幅民俗风情画,气氛相当正式。

不多时,三位看起来像是研究员的中年男女走了进来。为首的是昨天打电话的那位,姓李,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身材微胖,笑容温和但眼神锐利。另外两位,一位是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教授,姓李,另一位是表情冷淡、拿着笔记本的中年女性,姓王。

双方寒暄落座,气氛一度有些凝滞。

李副主任率先开口,依旧是那套官面文章:“欢迎三位年轻人。我们中心一向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关注民间文化的新动态。你们团队最近在‘奇趣盲盒乐园’的处理方式,非常……新颖,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胖子立刻来了精神,压低声音对林凡说:“看,官方认证的新颖!”

林凡干笑两声,心里嘀咕:这“新颖”听起来怎么不像夸人呢?

那位王研究员推了推眼镜,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带着审视:“林凡先生,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有限信息,你们在处理所谓‘灵异事件’时,使用的方法似乎与传统民俗仪式或任何已知的宗教科仪都相去甚远。能否系统阐述一下你们的理论依据?”

来了!林凡精神一振,准备开始他擅长的胡诌……不,是阐述独门理论。

“这个嘛,王研究员问得好!”林凡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灵气……或者说某种未知能量场,本身就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咒语、符箓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为能量频率不匹配了!而我们的方法,核心在于‘情绪共振’和‘信息干扰’!”

老李教授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情绪共振?信息干扰?具体指什么?”

“比如欢乐、尴尬、搞笑这些强烈的情绪,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能量波,干扰甚至瓦解那些依靠负面情绪或固定执念存在的灵体结构!”林凡越说越顺,“就像用高频噪音干扰无线电信号一样!我们念的咒语,画的符,看似无厘头,其实都是在精准调制这种‘搞笑能量波’!”

苏晓在一旁配合地点头,补充道:“从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的角度,强烈的、不可预测的情绪刺激,确实有可能对脆弱的、依赖特定模式的能量聚合体造成结构性破坏。我们正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王研究员面无表情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偶尔抬头看苏晓一眼,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这姑娘长得挺清秀怎么脑子也不正常了”的惋惜。

胖子也忍不住插嘴:“还有装备!我们最新研发的‘快乐彩虹喇叭’,结合了特定频率的声波和视觉色彩冲击,对低等级怨念有显着的驱散效果!数据都记着呢!”他拍了拍自己带来的平板电脑,里面存着他瞎编乱造的数据图表。

李副主任始终保持着微笑,不时点头,看不出真实想法。他等几人说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很有意思的理论。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你们如何确保这种‘搞笑能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呢?毕竟,情绪这种东西,很难量化控制。”

林凡摊手:“这就是天赋和经验了!主要靠感觉,感觉对了,效果就好!安全性嘛……目前来看,顶多就是造成一些暂时的尴尬或者笑到肚子抽筋,还没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他心里补充了一句:委托人被二哈追着跑或者被迫跳广场舞算不算安全事故?

三位研究员交换了一下眼神。

老李教授慢悠悠地开口:“民间法脉,自古有之,多有奇效,亦多荒诞。汝等之术,看似胡闹,细思之下,倒也暗合‘以喜克煞’、‘不按常理出牌破执念’等古法精髓……只是,过于……活泼了些。”

王研究员合上笔记本,总结道:“从学术角度看,你们的现象可以归类为‘当代都市青年基于网络亚文化和解构主义思潮,对传统超自然认知进行创造性转化后形成的新型实践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和民俗学研究价值。”

林凡、胖子、苏晓面面相觑,这一连串名词砸下来,有点晕。

李副主任最后拍板:“感谢三位的分享。我们中心计划将你们团队的案例,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兴民俗实践样本’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希望以后能保持沟通,或许有机会邀请你们参与一些非公开的交流活动。这是今天的咨询费。”

他递过来一个信封。

林凡接过信封,厚度一般,但好歹是官方给的“咨询费”,意义不同。

离开研究中心,走到阳光下,三人都松了口气。

“感觉怎么样?”林凡问。

胖子摸着下巴:“好像……被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保护起来了?”

苏晓若有所思:“他们的分类和定义虽然与我们自身的认知有偏差,但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行为在更广阔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位置。”

林凡则想着李副主任最后那句“长期跟踪研究”和“非公开交流活动”。他总觉得,这个“民俗研究中心”的水,恐怕比想象中要深。那个王研究员记录时偶尔流露出的专业术语,可不像是普通民俗学者会用的。

“管他呢,”林凡把信封塞进口袋,“钱到手了,官方备案(大概算吧)也有了,以后咱们也算是有‘研究价值’的团队了!走,胖子,用这钱给你那破车做个保养去!”

“凡哥英明!”

与此同时,研究中心会议室内。

三位研究员并未离开。

王研究员调出电脑上的资料,屏幕上是林凡三人的简单档案,旁边还有一些模糊的监控截图,标注着能量残留读数(如果林凡能看到,一定会惊讶于他们的专业设备)。

“能量扰动确认,与‘乐园’事件残留匹配度87%。目标林凡,疑似具备‘非常规情绪能量操控’特质,潜力评级:c级(不稳定,效果奇葩)。团队成员苏晓,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倾向于科学解释灵异。团队成员王富贵(胖子),普通人,负责后勤与资金支持。”王研究员汇报。

李副主任点点头:“记录在案。纳入‘非传统应对资源’观察名单。通知‘相关部门’,这个‘搞笑流派’,暂时无害,且有初步合作价值,保持观察,非必要不接触。”

“明白。”

林凡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刚刚通过了一次来自“上面”的、披着学术外衣的初步评估。他们的“搞笑”事业,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被默许了。而更多的、奇奇怪怪的委托和事件,也正随着他们这略显诡异的名声,悄然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