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搞笑捉鬼秘籍 > 第135章 官方合作与“民俗展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官方合作与“民俗展演”

“数字幽灵”事件的余波还未完全平息,事务所的门再次被敲响。这次站在门外的,是那位笑容温和却眼神锐利的民俗研究中心李副主任,他身后还跟着那位表情冷淡的王研究员。

林凡心里咯噔一下,直觉告诉他,这二位“学术观察员”再次登门,恐怕不是来交流理论那么简单。

“李主任,王研究员,什么风又把您二位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林凡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热情,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最近的“业务”有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李副主任依旧是那副官方腔调:“林凡先生,不必客气。我们这次来,是有一个合作项目,觉得你们团队非常合适。”

合作项目?林凡、胖子和苏晓都竖起了耳朵。

“市里下个月要举办一场大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博览会’,”李副主任解释道,“我们中心负责其中一个‘民俗活力与创新’展区。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你们团队的……实践,非常能体现传统民俗在当代年轻人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林凡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所以,我们中心正式邀请你们团队,在博览会期间,于我们展区进行为期三天的现场展演。”李副主任微笑着抛出了真正的目的,“向广大市民展示你们独特的‘驱邪’方式,这既是对民间文化的宣传,也是对你们团队的一种肯定。”

**现场展演?!**

林凡脑子里“嗡”的一声。在博览会上?对着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表演……跳大神(搞笑版)?画奇葩符?用广场舞喇叭驱邪?

这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胖子张大了嘴,手里的快乐彩虹喇叭差点掉地上。苏晓也罕见地露出了些许迟疑的表情,推了推眼镜:“公开演示?需要考虑到社会影响和公众接受度……”

“这正是意义所在!”王研究员接过话,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将边缘性的民间实践,通过官方平台进行‘祛魅’和展示,本身就是一种学术介入和社会引导。我们会为你们的表演进行专业的学术包装和背景介绍,确保其在‘文化展演’的框架内进行。”

林凡算是听明白了。这是要把他们拉去“示众”啊!美其名曰“文化创新”,实际上可能就是把他们当成“奇葩民俗行为艺术”样板,用来体现官方机构的包容性和学术前瞻性。

“这个……李主任,您看我们这手法,它……它可能不太适合大庭广众……”林凡试图挣扎。

“非常适合!”李副主任打断他,笑容不变,“轻松、幽默、互动性强,符合现代展览的潮流。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或许能帮助你们接触到更多……潜在的,嗯,‘客户’?”

最后这句话,带着点意味深长。林凡捕捉到了那丝暗示——配合这次任务,或许能获得官方某种程度上的便利或默许,对于他们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事务所”来说,这很重要。

胖子凑到林凡耳边,压低声音:“凡哥,好像……不太好拒绝啊?而且说不定真能拉来生意呢?”

苏晓也低声道:“这是一个观察公众对我们行为反应、收集社会反馈数据的宝贵机会。”

林凡看着李副主任那看似温和实则坚定的笑容,又想了想可能带来的潜在好处(以及拒绝可能带来的小鞋),一咬牙,一跺脚:

“行!承蒙李主任和王研究员看得起,这活我们接了!保证完成任务,展现咱们新时代民俗工作者的……风采!”

“很好。”李副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具体流程和要求,王研究员会跟你们对接。排练和准备过程中有任何需要,可以联系中心。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送走两位研究员,林凡瘫在椅子上,感觉比打了一场硬仗还累。

“博览会……现场表演……”林凡喃喃自语,“咱们表演啥?集体跳《极乐净土》驱邪?还是现场给观众画‘桃花运暴涨符’?”

胖子倒是有点兴奋:“凡哥,这可是个大舞台啊!咱们得好好准备!我觉得可以把我的装备升级一下,搞个光影效果更炫的!”

苏晓已经打开了电脑:“我需要重新梳理我们的‘方法论’,将其系统化、舞台化,并准备通俗易懂的讲解词。同时,需要设计几个互动环节,收集观众数据。”

林凡看着瞬间进入状态的两位队友,叹了口气。得,这下不想出名都难了。只是这名气,怕是要朝着“民俗搞笑艺人”的方向一路狂奔了。

接下来的日子,事务所变成了排练场。林凡练习如何将尬舞咒语表演得更具观赏性,胖子捣鼓着他的声光道具,力求达到小型演唱会的效果,苏晓则负责设计流程和撰写“学术性”解说词。

偶尔有邻居听到动静过来投诉,都被胖子用“我们在为市里的博览会排练重要文化节目”给唬了回去,邻居们将信将疑地离开,眼神里写满了“现在搞民俗的都这么吵吗?”的疑问。

终于,在鸡飞狗跳的排练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博览会”开幕的日子,到了。

站在人头攒动、喧闹无比的博览会现场,看着“民俗活力与创新”展区那块不算太大但位置显眼的舞台,林凡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苏晓强行要求定做的、融合了道袍元素和现代街头风格的“演出服”,感觉心跳有点快。

这恐怕是他们接过的,最公开、最奇葩,也最……不容有失的“委托”了。

“凡哥,别紧张!”胖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己手里的彩虹喇叭却在微微发抖,“就当下面都是南瓜!”

苏晓最后检查了一遍耳麦和投影设备,冷静地汇报:“设备状态良好,流程已确认。三分钟后开始第一场演示。”

林凡看着台下好奇张望的市民,还有站在角落、面带微笑的李副主任和王研究员,握紧了手中那支特制的、能画出荧光色符咒的马克笔。

“好!”他重重吐出一口气,脸上扯出一个标志性的、带着点破罐子破摔意味的笑容:

“兄弟们,开工!让大伙儿见识见识,什么叫‘民俗文化的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