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8章 方案优化与试产成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行车驶进县城时,晨光已把街道晒得暖融融的。林薇怀里抱着装订整齐的竞标方案,帆布包边角被方案撑得鼓鼓的,陆衍特意放慢车速,怕颠坏了里面的图纸:“报名处设在县建委一楼,刘厂长说找王干事,他知道咱的情况,能多通融下。”

两人刚到建委门口,就见马老板已经在台阶上等了,手里拿着自家建材厂的资质证书,见到他们赶紧迎上来:“林同志、陆队长,俺早来了!资质证书带来了,咱联合体报名,得把两家的材料放一起,王干事那边俺也提前打过招呼了。”

三人一起走进报名处,王干事接过材料,翻到“联合体报名”那一页时,眉头轻轻皱了皱:“你们这情况有点特殊,红星基建队还没拿到乡镇基建资质,单靠马氏建材的资质,承接农贸市场改造,说服力不够啊。”

李二哥(一早主动跟着来帮忙搬材料)立马凑过来:“王干事,俺们红星队有实绩!盖过抗震校舍,修过防渗水渠,现在乡卫生院的扩建活也快完工了,验收报告都在这,您看看!”

说着就把验收报告递过去,里面还夹着校舍和水渠的现场照片,红砖墙笔直,水渠里的水清亮,一目了然。

林薇也补充道:“王干事,俺们虽然没拿到正式资质,但技术和经验都够——这次用预制板做顶棚,比传统石棉瓦安全,还能提前在厂子里生产,施工时不用停业,分区域搭临时顶棚,商户损失能降到最低,这是其他施工队做不到的。”

王干事翻着验收报告,又看了看预制板的设计草图,沉默了片刻:“实绩确实不错,方案也挺务实。这样吧,材料我先收下,报给领导审核,你们等通知,最晚明天给你们答复,能不能通过报名,就看领导怎么定了。”

走出建委,李二哥松了口气:“没直接拒绝就好!俺就说咱的实绩管用,比空喊口号强!”

正说着,一辆黑色的摩托车突然停在他们面前,车后座上跳下来个穿着皮夹克的男人,头发梳得油亮,正是赵卫东。

他斜着眼睛扫过林薇他们的蓝布队服,嘴角勾起一抹嘲讽:“这不是红星基建队的吗?怎么,没资质还敢来县城报名?我早跟王干事打过招呼了,你们这材料,审核肯定过不了——农民队就该在乡下挖渠砌墙,县城的活,不是你们能碰的。”

李二哥立马火了,撸起袖子就要上前:“你说话别太过分!俺们靠本事吃饭,比你靠关系强!”林薇赶紧拉住他,眼神平静地看着赵卫东:“赵经理,能不能通过报名,是建委领导定的,不是你说了算。再说,施工队好不好,看的是活干得怎么样,不是看谁的关系硬。”

赵卫东嗤笑一声,拍了拍自己的摩托车:“关系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我父亲是县建设局副局长,农贸市场的项目,早就内定给我了,你们来也是白跑一趟。识相点,赶紧回乡下,别在这丢人现眼。”

马老板也忍不住开口:“赵经理,做生意讲究公平竞争,你这样打压同行,算什么本事?俺跟红星队合作,就是看好他们的手艺和信誉,就算这次不成,以后总有机会!”

赵卫东见说不动他们,脸色沉了沉:“行,你们等着!就算让你们报上名,招标会也别想中标,到时候可别哭着回乡下!”说完就骑上摩托车,“嗡”的一声开走了,尾气呛得人皱眉。

“这人也太嚣张了!”李二哥气得攥紧拳头,“仗着他爹是副局长,就这么欺负人!”林薇却没生气,反而笑了笑:“他越嚣张,越说明他没底气——怕咱的方案比他好,怕咱抢了他的活。走,咱去市场再看看,把方案再优化下,就算报名通过了,招标会也得拿出真东西。”

四人又去了农贸市场,这次重点看了排水明沟的走向——之前没注意到,市场西北角的明沟坡度太小,雨天积水最严重,卖菜的大婶说:“每次下雨,这都能积半尺深的水,俺的菜都泡坏过两筐!”

林薇蹲在沟边,用树枝量了量坡度,跟张大爷(提前让人捎信叫过来的)说:“张大爷,暗沟得调整下坡度,西北角改成1:50,比其他地方陡一点,排水更快,再在旁边多装两个地漏,这样就不会积水了。”

张大爷点头附和:“没错,坡度不够,再好的暗沟也没用。俺再琢磨下临时顶棚,用帆布加竹架,轻便还防雨,拆旧棚的时候,先把临时棚搭好,商户不用挪摊位,一点不耽误做生意。”

赵文山(负责记录)赶紧把调整的地方记下来,还补充道:“咱把每天的施工区域、进度,还有负责的队员名字,都写在公示板上,贴在市场门口,商户和居民一看就明白,也放心。”

下午,几人又去了农具厂,看陆衍之前改造的预制板模具试产。

工人把拌好的水泥沙子倒进模具,压实、脱模,没一会儿就出来一块平整的预制板,比之前的模具快了近一半,工人笑着说:“陆队长,你这模具改得好!效率提了不少,还省料,一块板能省半斤水泥!”

陆衍拿起预制板,掂量了掂量,递给林薇:“你看,硬度够,重量还比之前轻,运到市场安装也方便,不用太多人手。”林薇摸了摸板边,没有毛刺,满意地点头:“太好了,试产成功,招标会的时候,咱还能把样品带过去,让领导和商户亲眼看看。”

傍晚回去的路上,马老板又带来个好消息:“俺表哥那边说了,临时顶棚用的帆布和竹架,他按成本价给咱,比市场价低两成,还能先供货,等工程款下来再结账,垫资压力又小了!”

回到队部时,刘婶已经熬好了红薯粥,还炒了盘青菜,队员们围坐在院子里,等着听消息。

林薇把白天的情况跟大伙一说,从报名的小波折,到赵卫东的挑衅,再到方案优化和预制板试产成功,大伙的情绪跟着起伏,听到试产成功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太好了!预制板效率提了,临时顶棚也有着落了,就算赵卫东耍花样,咱也有底气!”李二哥兴奋地说,手里还拿着那块试产的预制板,像捧着宝贝。

陆衍给林薇盛了碗红薯粥,又帮她剥了个鸡蛋:“今天跑了一天,累坏了,先吃点东西。不管明天报名结果怎么样,咱的方案已经够扎实了,就算这次不成,以后县城的活,咱也能接。”

林薇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在胃里散开。她看着眼前的队员们,看着院子里的预制板模具,心里满是踏实——赵卫东的挑衅、资质的短板,都是挑战,但只要团队齐心,有技术、有实绩、有伙伴,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夜色渐浓,队部的煤油灯还亮着,林薇和张大爷还在改图纸,赵文山在整理公示板的内容,陆衍则在检查明天要带的预制板样品。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红星基建”的队旗上,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们的县城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