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32章 县城的旧棚乱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公社到县城,骑自行车要一个多小时。薇和陆衍带着图纸夹、卷尺,还有相机(是之前系统奖励的“民生记录相机”,专门用来拍林施工场景),一路迎着晨光,十点多终于到了县城老西街的农贸市场。

刚走近,就听见一阵嘈杂——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还夹杂着商户的抱怨。市场入口处,旧棚的帆布破了好几个洞,昨晚下过雨,帆布上还滴着水,滴在地面的泥水里,溅起细小的泥点。

商户们的摊位是临时搭的木板,有的木板歪歪斜斜,上面摆着的青菜、西红柿沾了不少泥,卖菜的大婶正用抹布擦着摊位,嘴里骂骂咧咧:“这破棚子,下雨漏雨,出太阳晒得慌,卖一天菜,身上又湿又脏,啥时候能修修!”

林薇拿出相机,把破帆布、歪摊位拍了下来,又掏出卷尺,沿着市场里的通道量了量:“通道才一米五宽,三轮车根本进不来,商户卸菜都得扛着,多费劲。”陆衍蹲在一个摊位旁,看着地面的积水:“你看,没有排水沟,雨水和洗菜水都积在这,又脏又滑,刚才我看见一个老太太差点摔着。”

两人往里走,走到市场中间,看见几个顾客围着一个商户吵架——原来顾客买了二斤肉,回家称了只有一斤八两,回来找商户理论,商户却不认账:“俺的秤没问题,是你自己回家弄少了!”顾客气得脸红:“要是有个公平秤,俺当场复称,也不用在这吵架!”周围的商户和顾客都附和:“就是,这市场缺个公平秤,买东西总担心缺斤短两!”

林薇把这一幕也拍了下来,又找了几个商户聊天。

卖肉的摊主叹着气说:“俺们也想好好做生意,可这旧棚子不遮雨,摊位不结实,通道又窄,有时候运肉的三轮车进不来,肉都捂坏了。之前也说要改造,可一直没动静,你们要是能来修,俺们肯定配合!”卖干货的大叔则说:“还有垃圾,都堆在市场角落,天热了臭得很,

陆衍把商户的话都记在笔记本上,林薇则在图纸夹上画了个简易的市场轮廓,标注出“破棚、窄通道、无公平秤、无排水沟、垃圾乱堆”五个痛点。正忙着,就看见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人,簇拥着一个穿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年轻人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走路昂首挺胸,眼神里满是傲气,路过林薇和陆衍时,还特意打量了他们一眼,见他们穿着印着“红星基建”的蓝布队服,嘴角撇了撇,露出不屑的神色。

“那是谁?”陆衍小声问旁边的卖菜大婶。

大婶压低声音说:“那是赵卫东,县城卫东建筑队的老板,他爹是县建设局的副局长,这市场改造的活,他早就盯着了,你们要是来竞争,可得小心点,他这人仗着爹的关系,霸道得很!”

林薇心里一动,原来这就是赵卫东,她不动声色地把相机收起来,跟陆衍说:“咱再去看看市场的尺寸,把防雨棚、摊位的大致位置记下来,回去跟大伙商量方案。”

两人又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把市场的长、宽,还有需要建的摊位数量、通道宽度都量清楚,才骑着自行车往回赶。

路上,陆衍说:“这市场的痛点太明显了,赵卫东要是只想着建棚,不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咱的方案肯定比他强。”

林薇点头:“没错,咱的优势就是懂乡亲们的需求,回去让张大爷把防雨棚的技术要点整理好,赵文山查下赵卫东队的过往项目,咱好好做个方案,后天准时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