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48章 工程收尾与情定三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章 工程收尾与情定三生

资质到手破桎梏 反制卫东显底气

1986年6月的晨光,刚把县建设局的青砖墙染成暖黄色,林薇、陆衍已攥着鼓鼓的资料袋站在门口——里面装着公社推荐函、4个项目验收报告(卫生院、双村石桥、农贸市场)、张大爷的技术笔记、赵文山熬夜写的工程总结,还有15张施工照片,每一份都按系统“资质办理指南”整理得整整齐齐,连骑缝章都盖得规范。

“别紧张,咱的材料全、案例实,合规得很。”陆衍轻声安抚,指尖却不自觉收紧——赵卫东昨天还放话“你们根本拿不到资质,等着停工吧”,这话像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林薇深吸一口气,摸了摸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陆衍之前送的定情物),表盘的凉意让她镇定:“咱靠本事办事,材料没问题,建委没理由卡着。”

走进办事大厅,负责资质审核的李科长正翻着文件,见他们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红星基建队是吧?赵卫东昨天还来反映,说你们没资质违规施工,你们的材料我看看。”林薇把资料袋递过去,李科长逐页翻看,从公社推荐函到张大爷的技术笔记,再到农贸市场的验收报告,眼神渐渐从审视变成认可。

翻到施工照片时,李科长停住了:“这农贸市场的防雨棚,坡度1:12,还加了挡雨板;公平秤配了看管表,想得挺细致,比不少县城施工队考虑得周全。”林薇赶紧补充:“这些都是商户们提的需求,俺们就是把民生需求落到实处。另外,俺们还发现,赵卫东的建筑队去年修县城东小路时,用细沙代替水泥,有村民投诉记录,这是投诉信和小路的照片,您可以核实。”

她从资料袋里拿出村民联名的投诉信,还有陆衍特意去拍的小路照片——路面开裂、石子裸露,看得李科长眉头紧锁。“这事我们会核查,”李科长放下照片,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红色证书,“你们的材料齐全、案例真实,符合乡镇基建资质的要求,准予颁发,以后可以承接县城小型民生项目了!”

接过资质证书的那一刻,林薇的手微微颤抖——红色封皮上“乡镇基建资质证书”几个金字格外耀眼,这是红星队从“公社施工队”到“正规基建队伍”的标志。陆衍握紧她的手,眼里满是激动:“咱红星队,终于有正规资质了!”

从建设局出来,两人刚走到门口,就撞见赵卫东带着助理赶来,看到林薇手里的资质证书,赵卫东的脸瞬间沉了下来:“不可能!你们怎么可能拿到资质?一定是你们走了后门!”林薇举起证书,语气平静却有力:“资质是俺们凭实打实的材料和案例换来的,合规合法;倒是你,用细沙代水泥修小路,村民投诉都递到建委了,你还是想想自己的麻烦吧。”

赵卫东脸色煞白,指着他们半天说不出话,助理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角:“老板,别跟他们置气,建委还等着咱呢。”赵卫东狠狠瞪了林薇一眼,灰溜溜地走进建委,没过半小时,就被李科长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批评:“靠关系抢活,还偷工减料,以后县城民生项目,优先排除你们队!”

走出建设局,阳光洒在身上格外温暖,陆衍忍不住举起资质证书,对着太阳看:“以后咱红星队,在县城也算有‘身份证’了,再也不怕别人说咱是‘农民队’了!”林薇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这只是开始,红星队的县城之路,才刚刚站稳脚跟。

市场验收获优秀 商户致谢传口碑

县城农贸市场改造项目的验收日,天刚亮,市场里就挤满了人——商户们自发把摊位收拾得干干净净,王大婶的3号摊位摆上了新鲜蔬菜,挂钩上挂着菜篮子,挡边拦住了滚落的青椒;李叔的肉案擦得锃亮,储物空间里整齐放着刀具,公平秤旁贴着看管表,上面写着“今日值班:李叔”。

验收组由建委王干事带队,身后跟着市场管理处主任、财政局科员,还有两位村民代表。赵卫东也来了,站在人群外围,眼神阴鸷,等着看红星队出丑。

验收从防雨棚开始,王干事拿着水平仪,测了测棚顶坡度:“1:12,符合设计要求,透光玻璃瓦安装牢固,没缝隙,下雨不会漏。”张大爷凑过来,指着棚檐下的挡雨板:“这挡雨板宽15厘米,雨水不会滴到摊位上,商户们卖菜不用总擦台面。”

走到摊位区域,王干事蹲下来,用小锤敲了敲砖墙:“咚咚”声清脆,没有空心,又用靠尺测了测垂直度:“误差不到1毫米,砖缝均匀,抹缝平整,比图纸要求的还规范。”王大婶赶紧上前,笑着说:“王干事,您看俺这摊位,挂钩、挡边都有,台面高度也合适,俺现在卖菜,腰不酸了,菜也不会掉了,红星队真是办实事的队伍!”

检查到公平秤时,村民代表拿出标准砝码,放在秤台上,显示屏数字精准对应,误差为零。“3级准确度,符合规范,还有看管表,商户轮流值班,放心!”村民代表满意地点头,转头问围观的市民:“大伙觉得这市场改得咋样?”

“太好了!通道宽了,三轮车能直接进来,再也不用倒着走了!”“下雨不淋雨,菜也不会被泡了,买着舒心!”“公平秤管用,再也不怕缺斤短两了!”市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此起彼伏,赵卫东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悄悄挤出了人群。

验收组最后汇总意见,王干事站在市场中间,大声宣布:“红星基建队承接的县城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工程质量达标、施工规范,民生需求考虑周全,资料齐全,综合评定为‘优秀’!后续县城小型民生项目,优先考虑红星队!”

“太好了!”队员们和商户们瞬间欢呼起来,王大婶、李叔带着商户们,捧着一面锦旗走过来,上面“匠心筑品,为民便民”八个金字格外耀眼。“林同志、陆队长,这面锦旗是俺们商户凑钱做的,谢谢你们把市场改得这么好,让俺们卖菜舒心,让市民买菜放心!”

林薇接过锦旗,心里满是温暖——从最初的公社卫生院,到现在的县城农贸市场,红星队靠实打实干,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陆衍看着她眼里的光,悄悄握紧她的手,眼里满是骄傲。

情定小院许终生 团队蓄力启新程

傍晚,收完尾的队员们都回了队部,林薇和陆衍留在县城租的小院里,收拾着施工工具。小院不大,种着几棵青菜,墙角堆着整齐的图纸,月光洒进来,给一切镀上了层柔和的光。

陆衍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递给林薇:“打开看看。”林薇疑惑地接过,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和她手上戴的那块一模一样。“之前送你的那块,你总戴着管工程,这块留着,平时戴,别总把那块磨坏了。”陆衍挠了挠头,语气有些笨拙,“俺嘴笨,不会说好听的,就想跟你说,以后县城的活,俺跟你一起干;家里的事,俺也跟你一起扛,俺一辈子都跟你一起。”

林薇看着手里的手表,又看了看陆衍真诚的眼睛,眼眶突然发热。她摘下手上的手表,把两块表并排放在手心,月光下,表盘的指针仿佛同步转动,像他们并肩走过的路。“谁要跟你一起扛活啊,”林薇故意吐槽,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不过,看在你手表买得还不错的份上,就勉为其难答应了。”

陆衍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一把把她揽进怀里,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俺记住了,一辈子都听你的,你指哪,俺就打哪!”林薇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水泥味,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携手一生的人,有实实在在的事业。

回到队部时,院子里早已热闹起来——张大爷正带着年轻队员改良竹筋防腐工艺,用桐油加石灰浸泡,嘴里念叨:“这样防腐期能延到五年,以后干活更耐用;”刘婶把食堂升级成“每日两菜一汤”,正给队员们盛刚炖好的鸡汤;赵文山则在整理“红星基建施工标准手册”,把地基开挖、砌墙、养护流程都写得清清楚楚;李二哥拿着图纸,正跟队员们讲解“每米埋2根钢筋,间距50厘米”,再也不会把“竹筋间距”看成“黄瓜间距”。

林薇和陆衍走进院子,队员们纷纷围过来,李二哥举着酒杯:“林姐、陆哥,恭喜咱拿到资质,市场验收优秀!俺敬你们一杯,以后咱红星队,要接更多县城的活,让更多人知道咱的本事!”张大爷也笑着举杯:“丫头、小陆,好好干,俺把一身手艺都教给你们,让红星的名声,传遍全县!”

林薇举起酒杯,看着眼前的队员们,心里满是憧憬——这一阶段征程落幕,红星队不仅在县城立足,拿下了正规资质,打响了品牌,更凝聚了人心,收获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