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月二十的晨光,把校舍的玻璃窗擦得透亮。

林薇早早就到了工地,赵文山比她来得更早,正蹲在教室门口,用系统奖励的装订线,把一摞验收材料缝得整整齐齐。

竹篮里的识字卡片被分成几沓,旁边摆着张大爷写的“竹筋承重实测记录”,墨迹还带着点潮意。

“赵老师,资料都装订好了?”林薇走过去,递给他一块刚买的糖块。

赵文山接过糖,耳尖微红,指了指身边的档案袋:“都弄好了,施工记录、证言、检测数据全齐了,刘科长要查啥都能拿得出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俺还按系统提示的,模拟了验收问答,连‘桐油熬制温度’都记熟了,保证不出错。”

两人正说着,村口的自行车铃声就响了。

刘科长领着两个干事,还多了个戴眼镜的工程师,手里拎着个铁箱子——是用来测承重的专业工具。乡亲们都围了过来,李二哥攥着锤子站在梁架下,小声跟张大爷说:“叔,咱的活儿硬气,不怕查!”

刘科长没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今天先查硬件,再看资料,都实打实来,别藏着掖着。”

工程师立刻打开铁箱子,拿出仪器往梁架上靠,指针转了两圈,稳稳停在“合格”区间。“梁架承重达标,竹筋锚固牢固。”工程师喊了一声,乡亲们顿时松了口气。

接着查墙面和地面。干事用水平仪挨着量,墙面偏差不足一毫米;掀开墙角的防潮布,下面的鹅卵石铺得平整,灰浆填得严实。

刘科长翻着赵文山递来的资料,手指在“邻村补竹证明”上敲了敲:“上次说的朽竹问题,确实解决得彻底,比不少公社的校舍做得都用心。”

林薇趁机拿出系统奖励的检测报告模板:“刘科长,这是张大爷实测的竹筋承重数据,一根能扛六十斤,浸过桐油后防腐性也更好,您可以比对一下。”

刘科长接过看了看,又抬头扫了眼满墙的粉笔涂鸦——是娃们画的太阳和小花,歪歪扭扭却透着鲜活。他嘴角难得弯了弯:“行,硬件过关,资料也齐全,验收合格。下周就给你们批开学手续,局里再拨点粉笔和课本,让娃们早点上课。”

“太好了!”乡亲们瞬间欢呼起来,王翠花的小宝蹦着喊:“能上学啦!能认字啦!”

送走教育局的人,工地上立刻热闹起来。

陆衍领着壮劳力平整操场,把坑洼处填上黄土,用石碾子轧得结实;妇女们带着娃们除草,丫丫拿着小镰刀,蹲在墙角割野草,头发上沾了草叶也不在意;赵文山则在教室里排桌椅,按高矮顺序摆得整整齐齐,还在黑板上写了“欢迎入学”四个大字。

三天后的清晨,学堂终于开学了。娃们背着布书包,有的还拎着小板凳,早早站在门口。

赵文山穿着洗干净的中山装,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课本;林薇把识字卡片贴在墙上,每张都配着简笔画。张大爷扛着个旧木箱过来,打开一看,全是他攒的旧书:“给娃们当课外书,多认点字好。”

“上课!”赵文山喊了一声,娃们立刻坐直身子,眼睛亮晶晶的。他翻开语文课本,领着大伙读:“太阳升,照四方,我们上学堂……”

书声从教室里飘出来,落在刚平整的操场上,落在沾着晨露的窗台上,也落在林薇和陆衍的心里。

陆衍悄悄碰了碰林薇的胳膊:“你听,这声音比啥都好听。”

林薇笑着点头,眼眶有点热。这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校舍验收合格,正式开学!第二阶段第二单元任务完成!

系统升级为“文教协作型”,新增“课程规划辅助”“图书分类管理”功能;奖励“全新课本30套”“儿童课外读物50本”“操场平整工具包”;解锁“乡村扫盲班方案”,助力成人识字增收。】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娃们的脸上,也照在“红星队小学”的木牌上。

林薇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无比踏实——她的“后花园”,不仅有了结实的学堂,更有了朗朗的书声,这是比任何奖励都珍贵的收获,是红星队最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