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2月12日,清晨的空气干冷刺骨,呵出的白气迅速凝结成霜。省实验中学门口,一辆中巴车引擎轰鸣,载着获得京北大学保送选拔考试资格的学生们前往机场。

姜羡坐在靠窗的位置,车窗玻璃映出她沉静的侧脸。不同于其他同学脸上难掩的紧张与新奇,她的目光中更多是一种沉淀后的熟悉与笃定。

她穿着轻便保暖的羽绒服,怀里抱着透明的文件袋。身边坐着的是同校另外几位获得资格的同学,气氛沉默而紧绷。

中巴车平稳启动,驶出熟悉的校园。姜羡闭上眼,脑中浮现的不是知识框架,而是初三毕业那个暑假的场景。

晨光熹微,为那座百年学府镀上金边。她跟着父母穿过古色古香的西门,喧嚣被瞬间隔绝。绿树成荫的小径,斑驳的阳光,爬满常春藤的红砖墙,空气中混合着青草和书香的独特气息。

未名湖畔的美景令人心醉,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她看到湖畔读书的学生,散步的教授,一切都美得像一幅油画。

那时她走得很慢,一步一景,贪婪地想将一切烙印在脑海里图书馆座无虚席的专注,辩论社的思想碰撞,艺术学院学生的说笑,运动场上奔跑的身影……一切都让她感到新奇与向往。

“真好……”她当时轻声感叹,眼底闪烁着羡慕与渴望。

最后,站在未名湖畔,望着博雅塔的倒影,她转身对父母说:“三年后,我一定要在这里读书。”那句话,清晰而有力,带着坚定的信念。

如今,三年之约将至。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仰望的游客,而是手握资格,即将在这里与其他顶尖学子同场竞技的候选人。

飞机冲上云霄。两个多小时的航程后,航班平稳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一行人乘坐学校安排的大巴,再次驶入京北大学校园。

冬日的校园显得更加肃穆而庄重,寒风刮过光秃的枝桠,却刮不走这里浓厚的学术气息。大巴车经过熟悉的未名湖(湖面已结了一层薄冰)、博雅塔,驶过那些红砖楼宇。

姜羡的心跳加快,但不再是出于陌生和敬畏,而是一种“我回来了”的熟悉感和即将在此兑现诺言的坚定。

第二天清晨,选拔考试正式举行。考点设在京北大学的一栋理科教学楼内。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学子汇聚于此。

姜羡按照准考证找到考场,安静入座。教室宽敞明亮,透着严肃的学术气息。监考老师是京北大学的教授和工作人员。试卷发放到手,厚厚一沓。

铃声响起,考试开始。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瞬间成为主旋律。题目难度极大,远超高考,注重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独创性。但姜羡却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镇定。

脚下这片土地她并非初次踏足,那份由时间沉淀下的熟悉感无形中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压迫感。她静心凝神,将殊的高维逻辑、衡的宏观视角与自身扎实的基础完美结合,流畅作答。

中午,她在京北大学的食堂吃饭。看着周围边吃饭边讨论问题的学子,她想起三年前自己也是那样羡慕地看着别人。而现在,她暂时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正在为成为这里真正的一员而奋斗。

下午的考试同样极具挑战。英语阅读的专业深度、综合能力测试的思辨要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姜羡全程保持专注,冷静应对。

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她放下笔,轻轻呼出一口气。疲惫感袭来,但更多的是完成一场高水平较量的充实感。她再次环顾这间考场,心情已然不同。

走出教学楼,傍晚的寒风吹在脸上。她沿着熟悉的路径慢慢走着,经过三年前拍过照的图书馆,经过曾让她立下誓言未名湖畔。这一次,她不再只是仰望,而是用一场全力以赴的考试,向自己的誓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周日早上,没有安排考试。同来的几个同学相约在校园里逛逛。

冬日的阳光难得明媚,洒在古朴的建筑上,温暖而宁静。他们沿着未名湖漫步,结冰的湖面在阳光下闪着光。路过图书馆,看到不少学生抱着书本进出,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

“感觉在这里读书压力好大,但也好充实。”一个同行的女生轻声感叹。

“是啊,”另一个男生接话,“能在这里待四年,应该会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

姜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感受着这座校园独特的氛围。与她三年前作为游客时的感受不同,这一次,她更像是一个预备役成员,用更加贴近的视角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下午,一行人踏上返程。回招待所取行李的路上,她拿出手机。

陈薇:「考完了?」

姜羡回复:「嗯。刚考完。感觉…像是回来赴一场三年之约。」

陈薇的回覆很快:「约定完成得如何?」

姜羡:「尽力了,无悔。」

陈薇:「嗯。」

紧接着,李艺的消息也轰炸过来:「考完了吗?是不是被京北的题目虐惨了?不管了考完就是胜利!等你回来敲你一顿大餐!」

姜羡笑着回复:「好。确实被虐了,但很值得。回去跟你说。」

周二返回学校,傍晚回到宿舍。

陈薇正坐在书桌前,台灯温暖。“回来了。”

“嗯。”姜羡放下包。

拿起杯子去接了一杯热水,双手捧着杯子,驱散了刚才在外面沾染的寒气。

“怎么样?”陈薇忽然问,指的不仅仅是考试。

姜羡放下碗,想了想,认真地说:“再一次觉得京北大学就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不是初时的向往和决心,而是一种经过实战检验后,更加清晰、坚定的归属感。

陈薇推了推眼镜,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很好。”

没有再多言。有些约定,既已立下,便只需用行动兑现。

夜深人静,姜羡进入学习空间。她没有学习,而是调出了模拟的京北大学冬夜场景。静谧的湖面,疏朗的星空,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

脑海中,初三暑假那个在京北大学立下誓言的女孩的身影渐渐清晰,与如今这个刚刚在此奋战过、正一步步走向誓言的自己重合。

旅程还在继续,但承诺从未如此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