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的夜晚,灯火璀璨,如同黑丝绒上散落的钻石。姜羡身着那件由林师傅精心制作的月白色真丝旗袍,旗袍上绣着若隐若现的缠枝莲暗纹,剪裁完美地贴合着她的身形,勾勒出含蓄而优雅的东方韵味。她外搭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羊绒披肩,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简约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整个人仿佛从水墨画中走出,清雅绝尘。
顾青宇在剧院门口等她,看到她时,眼神明显亮了一下,随即化为温润的欣赏。他今天穿着深蓝色的定制西装,气质沉稳内敛,与姜羡站在一起,宛如一对璧人。
“你今晚……非常美。”他接过她的披肩,动作自然流畅,声音低沉而真诚。
“谢谢。”姜羡微微颔首,与他并肩走入这座艺术的殿堂。他们的座位在二楼正对舞台的包厢,视野极佳,私密性也好。侍者悄无声息地送来香槟和节目单。
灯光渐暗,序曲响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怆与激情在芭蕾舞者足尖流淌开来。姜羡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中,她欣赏着舞者精准的控制力、饱满的情感表达,以及音乐与舞蹈水乳交融的震撼。她不再需要去分析什么,只是纯粹地感受着艺术直击心灵的力量。
顾青宇坐在她身边,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舞台上,但偶尔,他会微微侧头,视线轻轻掠过姜羡沉静的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捕捉她随着剧情微微变化的眼神和细微的表情。他没有打扰她,只是安静地陪伴,共享着这片艺术营造出的静谧空间。
中场休息时,他们留在包厢内,喝着侍者重新斟满的香槟。
“首席的朱丽叶,情感层次非常丰富。”姜羡轻声评价道,“从初见的悸动,到秘密婚礼的坚贞,再到最后诀别的绝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看得很仔细。”顾青宇微笑,“她确实是近年来最有灵性的朱丽叶之一。音乐的处理也很棒,尤其是阳台私会那一段的弦乐。”
两人就着舞剧的细节交流着看法,观点竟出奇地契合。他们聊着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聊着不同版本《罗丽叶》的演绎差异,话题自然而深入。
姜羡发现,顾青宇在艺术领域的修养远超她的预期,并非附庸风雅,而是有着真正深刻的见解。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让她感到愉悦。
下半场,当朱丽叶在墓室中醒来,发现罗密欧已服毒身亡,那段绝望凄美的独舞时,姜羡感到眼眶微微发热。就在这时,她放在扶手上的手,被一只温暖干燥的手掌轻轻覆盖。
她微微一怔,却没有抽回。顾青宇的动作很轻,带着试探,更带着一种无声的安慰与共鸣。他的手掌宽厚,温度透过皮肤传来,驱散了剧情带来的那一丝悲凉。黑暗中,谁也没有说话,只有交叠的手传递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悸动。
直到演出结束,掌声雷动,灯光亮起,他才自然地松开了手,仿佛只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但两人之间流动的那种微妙气氛,已然不同。
走出剧院,晚风带着凉意。顾青宇细心地将披肩为她披好。
“饿不饿?我知道附近有家很地道的港式糖水铺,这个时间应该还开着。”他低头问她,语气带着自然的关切。
“有点。”姜羡点头。经历了情绪起伏的观剧,一碗温润的糖水听起来正好。
糖水铺隐藏在一个安静的胡同里,店面不大,却干净温馨。这个时间点,客人不多。他们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杏仁茶和芝麻糊。温暖的甜汤下肚,驱散了夜寒,也缓和了观剧后激荡的心情。
“今天谢谢你,剧很精彩,糖水也很好喝。”姜羡捧着温热的瓷碗,真诚地说。
“是我该谢谢你,愿意陪我来看。”顾青宇看着她,灯光在他眼中映出柔和的光点,“和你一起欣赏艺术,是种享受。”
他的话并不露骨,却比任何直白的赞美更动人心弦。姜羡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节奏微微加快。她低头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的芝麻糊,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只是唇角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
回程的车上,两人都没有多言,车内流淌着舒缓的古典音乐,气氛安宁而融洽。车子停在姜羡公寓楼下。
“晚安,姜羡。”顾青宇看着她,眼神专注。
“晚安,青宇。”姜羡自然地回应,用了更亲近的称呼。她看到他眼中瞬间闪过的惊喜,微微一笑,转身下车。
回到安静温暖的公寓,姜羡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顾青宇的车子缓缓驶离。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耳边回响着他那句“是种享受”。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如同春夜悄然绽放的花苞,无需言说,彼此心照。
她没有去分析这情感的走向,也没有去考虑任何现实的牵绊。此刻,她只想遵循内心的感受,去体验这份逐渐清晰的好感与吸引。拥有着绝对底气的她,完全可以从容地享受一段纯粹的情感历程,无需算计,只需感受。
手机里,墨渊发来了关于“星海”最新资料片在海外再创佳绩的简报。她只是扫了一眼,便关闭了屏幕。帝国的荣耀是她稳固的基石,而此刻窗外的月色,和心中那份悄然滋长的暖意,才是她真正沉浸其间的、鲜活而真实的人生。
夜色温柔,心亦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