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洪荒之北斗星君传 > 第36章 圣人讲道:天花乱坠启玄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章 圣人讲道:天花乱坠启玄机

此声宛如黄钟大吕齐鸣,每一声皆雄浑厚重,恰似自鸿蒙混沌深处滚滚而来,裹挟着开天辟地之磅礴伟力,仿若“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壮阔再现。钟声悠悠荡荡,在空中盘旋回荡,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化作实质,蕴含着无尽的天道玄机。那声音,似能穿透层层空间壁垒,直抵人心最深处,搅动人灵魂深处的每一丝悸动。徐隐元只觉心神一凛,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境,泛起了层层涟漪。

就在此时,灵宝大法师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凭空出现在徐隐元身旁,其神色间透着一抹凝重,语速急促地说道:“徒儿,你师祖敲响金钟,想必定是有至关紧要之事相召!你即刻随我前往昆仑玉虚宫!”话音未落,灵宝大法师长袖猛地一挥,一股磅礴而柔和的法力裹挟着徐隐元,二人如疾风骤雨般腾云而起,朝着昆仑方向风驰电掣般疾驰而去。

巍峨昆仑山,宛如自亘古岁月便沉眠至今的雄浑巨龙,横亘于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其磅礴气势,似要冲破九霄云汉的桎梏。山巅之上,云雾终年缭绕,仿若一群灵动俏皮的仙子,于山峦间轻盈蹁跹,姿态婀娜,如梦似幻,为这座神山更添几分神秘迷人的色彩。

众人在玉虚宫前稍作停留,徐隐元不禁抬头望向那紧闭的宫门,心中暗自揣测玉虚宫内部究竟隐藏着何种神秘力量。

眨眼间,灵宝大法师便带着徐隐元匆匆来到玉虚宫门口。只见大殿之前,已然伫立着数位仙风道骨、飘飘若仙的仙长。众人瞧见灵宝大法师前来,脸上纷纷绽露微笑,齐声唤道:“师弟!”

灵宝大法师赶忙快步迎上,态度恭敬地回应:“师兄!”旋即,他转过身,一把拉过徐隐元,开始逐一为其介绍:“这位是大师伯南极仙翁,那是二师伯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三师伯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四师伯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五师伯云中子,六师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七师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十三师叔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十四师叔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稍作停顿后,他又补充说道,“为师在十二金仙之中,位列第六。”

经此介绍,徐隐元方才知晓,大师伯南极仙翁与云中子师伯并不在十二金仙之列。十二金仙的排序依次为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现场之中,除却这些长辈,还有一位英气逼人的青年男子。他额头之上,赫然生有第三只天眼,身着一袭素雅道袍,气宇轩昂不凡。在这众多人中,除去徐隐元这位三代弟子,他便是仅有的另一位三代弟子了。经介绍,徐隐元心中的猜测得到证实,此人正是日后名震三界的二郎显圣真君杨戬。

诸位长辈们聚在一处,彼此寒暄,气氛热烈非凡。徐隐元无奈之下,只得与杨戬站在一旁。此刻的杨戬,身负血海深仇,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气息,只是静静伫立,不多言语。

正说着话,又有几人携手并肩而来,正是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而走在最前方,引领众人的,便是阐教副掌教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

灵宝大法师见状,赶忙又为徐隐元和杨戬介绍这几位仙人。徐隐元和杨戬赶忙恭敬地一一拜见。

恰在这时,玉虚宫那紧闭的大殿缓缓开启,白鹤童子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声音清脆悦耳地说道:“燃灯老爷,诸位师兄,圣人宣召各位入宫!”

众人听闻,赶忙恭敬地整理队伍,准备进入玉虚宫。徐隐元和杨戬身为三代弟子,依照规矩,只能走在队伍的末尾。

踏入大殿,元始圣人高坐于八宝云光床之上,面容凝重,目光如炬,从每一位弟子身上缓缓扫过,语重心长地说道:“封神之劫,乃天数注定,其间因果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尔等切不可随意招惹因果,以免深陷其中,贻误自身修行。”众弟子纷纷低头应是,神色庄严肃穆。

元始圣人目光再次扫过殿中诸弟子,神色平和却透着无尽威严,缓缓开口道:“吾已许久未为尔等讲道,今日机缘难得,便为尔等再开讲席!”言罢,刹那间,玉虚宫大殿刹那间光芒万丈,五彩瑞光仿若汹涌澎湃的潮水,自元始圣人周身喷薄绽放,宛如一轮绚烂夺目的骄阳,将整个大殿映照得如梦如幻,仿若置身仙境。

元始圣人轻轻张口,那声音仿若洪钟轰鸣,滚滚荡荡,又似蕴含着天地间最深奥的至理,悠悠回荡在玉虚宫的每一寸空间。随着这声音响起,殿外原本静谧的昆仑山仿佛瞬间被注入了无穷活力,顿时风云突变。山上的云雾如被一双无形的巨手疯狂搅动,急速旋转起来,渐渐汇聚成各种奇异而宏伟的形状,时而如祥龙盘旋,龙身蜿蜒,龙须飘逸,仿佛欲冲破云霄,直上九天;时而似瑞凤翱翔,凤羽绚烂,凤鸣清越,仿佛在向天地宣告圣人讲道的无上荣耀,发出阵阵低吟清鸣,仿佛在为圣人讲道而欢呼喝彩。

与此同时,玉虚宫大殿内更是出现了天花乱坠的奇妙景象,缤纷的花瓣如鹅毛大雪般纷纷扬扬洒落,每一片花瓣都散发着柔和而圣洁的光芒,带着丝丝缕缕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这些花瓣并非凡物,乃是蕴含着天地灵气的仙花所化,落下之后,竟如同灵动的精灵,纷纷融入众人的身躯,仿佛在为他们精心洗涤尘垢,助力增强感悟。

元始圣人所讲之道,高深玄妙到了极点,仿佛是从混沌初开之时便已存在的法则奥义,丝丝缕缕间,仿佛能将众人心中那重重叠叠的修行迷雾瞬间拨开。众人只觉眼前陡然一亮,仿佛有一道无比耀眼的光芒径直照进了心灵深处,让他们对天地法则、对自身的道途,瞬间有了更为深刻且透彻的领悟。此刻,他们仿佛置身于一片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道海之中,尽情地汲取着智慧的养分,如饥似渴,如痴如醉。

徐隐元本就对五行之道和星辰之道感悟颇深,此时聆听圣人讲道,更是如鱼得水,畅快淋漓。他只觉得圣人所言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将各种天地法则如同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一般,在他眼前徐徐呈现,细致入微地剖析每一个奥秘。那些长久以来萦绕在他心头的种种疑惑,瞬间如冰雪遭遇骄阳,纷纷消融瓦解。他对五行之道的感悟,从单纯的元素运用,深入到了对五行相生相克本质的理解,仿佛触摸到了五行之力的源头;对星辰之道,他不再局限于感知星辰的力量,而是开始领悟星辰运行与天地法则之间的微妙联系,仿佛窥探到了星辰大道的一丝真谛。原本停滞不前的修行境界,此刻也隐隐有了松动突破的迹象。

尤为奇妙的是,那天花落于徐隐元身体之内,沉醉在天地法则之中的徐隐元下意识地将其吸收。每一朵天花竟都可以为他带来百年的法力道行,而且吸收过程极为顺畅,毫无副作用。

渐渐地,圣人所讲的内容愈发深奥,徐隐元因境界所限,虽能听闻,却难以理解其中真意。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这些以神识记录在《玉清元始金章》之中,满心期望日后修为提升后能够参悟透彻。